贵阳地名及方言地名的生成与演化
2017-01-12谢红生
谢红生
所谓地名,即是一定地域或空间实体用以彼此相互区别的符号或标志,它是由人类主体历史地赋予客体对象的称谓。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地名就无处不在。没有地名的指向,人类生存活动的展开就无法想像。
贵阳由于建城时间较久,地名的生成千变万化,比如西湖路是因为甲秀楼处的河湾叫小西湖而得名,白沙巷是因为该巷的白沙井井底有白沙而得名。贵阳的地名归纳起来有多种情况:或是因为地形地貌及物产而得名(如斗篷山、蒿芝塘、四方河、凤凰村、相宝山、枣山路);或是屯军文化遗存(如罗汉营、南厂、燕楼关、营盘坡、箭道街、大营坡、扎佐);或是少数民族语言音译形成的地名(如则溪、阿哈寨、甲定);或是与当地主要特征和标志物有关(如铜像台、纪念塔、双槐树、三浪坡、六座碑);或是与战争有关(如息烽县、护国路、合群路);或是因为行业而得名(如黔陶乡、汤粑关、打铜街、石板哨、煤矿村、丝线街、轿夫巷、棉花街、粑粑街);或是生肖甲子地名(如狗场、羊昌、牛场、鸡场、马场);或是因为历史人物得名(如中山路、忠烈街、状元巷、一品泉、夏状元街、太子桥、汉相路、西成路);或是因为信仰理想或追求而得名(如三民路、太平路、民权路、民生路、民主路);或是因为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得名(如北京路、遵义路、瑞金路、延安路);或是纯粹与姓氏有关(如王二寨、黄家巷、薛家井、郭家冲、余家坝、蔡家坊、华家山);或是方位定名(如东山、西望山、北门桥、南岳山、府前街、后坝、中院、仓门口、下五里、北新区路、河南庄);或是以追求道德伦理境界定名(如君子亭、博爱路、文明路);或是以文化特征命名(如修文县、开阳县、毓秀路、传书巷、文昌路);或是因为外来移民集中居住得名(如四川巷、江西村、成都路、广东街);或是因为神话传说而得名(如铜鼓山、藏甲岩、观风台、鲤鱼田);或是因为行业分类、机构、国家单位而得名(如省府路、湘雅村、铁局巷、法院街、电台街、市府路、盐务街);或是因为宗教活动场所得名(如白云区、紫林庵、蟠桃官、普陀路、飞山街、铜佛巷、圆通街、观音洞);或是用数字的地名(如三岭湾、头桥、拐九、七冲、幺铺、九间房);或是用其他地方地名或异地已有地名各取一字组合成为路名(如贵定路、兴义路、武汉路、长沙路、金清路、兴关路、瑞花巷、香狮路)等等。
至于贵阳的地名演化,则情况较为复杂。仅仅因为方言而带来的变化就有很多。贵阳虽然属于北方方言区,但是其发音与北方明显不同,而且保留古汉语音律的读法较多,往往平仄不分、清浊不分,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区别明显。因此,错读和以讹传讹的地名俯拾皆是。比如威清门读作“威西门”;次南门称为“市南门”;都司路念作“都市路”;正谊路演化为“正义路”;喷水池念作“粪水池”;“嘟喇营”变为“都拉营”;“党兀”变成了“党武”;汉相街演化为“汉湘街”;“云崖”讹变为“云岩”;“青崖”讹变为“青岩”;“矩州”演化为“贵州”,等等。
“六冲关”的地名也因为方言的缘故有不同的说法。因为用贵阳话来讲,“绿”、“鹿”和“六”的发音都是“陆”字音;而“冲”和“葱”、“春”、“疃”及“舂”的发音差不多,由此,“六冲关”这个地名一直存在多种解读。将“六冲关”或读为“六春关”或“鹿疃关”或“绿春关”或“鹿冲关”,这都是因为贵阳方言导致的结果。此外,还有将“六冲关”错写成“六舂关”的情况。洪边门城门“隔岭田耕乌党近,插云山拥鹿瞳高”的对联描绘了有鹿出没于关隘和村寨间的景象。有学者以此为据,将六冲关称为“鹿疃关”。1942年出版的《贵阳市指南》将“六冲关”称为“六春关”;有人因为那里旧时有鹿出没,称之为“鹿冲关”;还有所谓六座山峰高耸环峙,形如葱尖,而叫“六葱关”的说法;也还有人因为这里四季长绿而称其为“绿春关”。其实,“关”是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场所。“六冲关”地名在于设关之地有“六冲”。“冲”在贵阳方言中的含意为面南的山坡或三面、四面环山有平地或圆形小盆地的山地。“六冲关”的“六冲”分别是:猫冲、瓜冲岩、建筑冲、蛤蟆冲、磨刀冲、吊颈冲。
在贵阳,地名演化变样、以讹传讹的还有许多,如南明河也是由南门河演化而来。贵阳城建于宋朝,因为河水从城南门外流过,因此称作南门河。南门河未建桥之前人们过河要乘船,城南门前的渡口因此叫“南津”。此地建了襄阳桥后,老百姓俗称其为“南门桥”,这在明代的地理志中有明确的记载。由于贵阳方言“门”和“明”的发音相近,久而久之,城南门外的河也在贵阳人的口中演化成为了“南明河”,“南门桥”也最终成了“南明桥”。还有,洪边门是因为出此门可以通往洪边州而得名,久而久之亦演变成了“红边门”。
(选编自《贵阳地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