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教学中的表演艺术
2017-01-12邹世东
邹世东
摘要:发展声乐艺术,提高演唱技术水平,使我们的声乐艺术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是声乐工作者,尤其是声乐教学工作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当然,发展和提高声乐表演艺术,需要研究和涉及的问题很多,如声乐艺术的基本功与艺术修养问题,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结合,通俗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结合问题,声乐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如何保护嗓音问题等。
关键词:声乐教学;声”与“情”;技法运用;表演艺术
一、表演在声乐教学中的地位
在声乐演唱中,表演可以促进艺术想象的完成。艺术想象力是艺术创造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功能,它始终和形象思维、情绪情感等心理过程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作用。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是歌唱艺术的精髓,是歌唱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掌握好影响歌唱中情感表达的内外因素,是对歌曲进行情感处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歌唱艺术水平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在声乐教学中,表演是尤为重要的。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声”与“情”的完美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而表演又进一步促进了演唱者声情并茂地演唱。“声乐艺术诸多主观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其在矛盾中变化,在变化中求得统一”。表演者通过艺术想象力的功能,依据作品提供的想象材料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积累进行表演,让自己在想象的环境中生活,在这种状态中表演者通过自己真实的体验获得真实情感,从而把作品完美的表现出来,可以促进声情并茂。
二、声乐表演的艺术特性
1、声乐表演的模仿性特征。声乐表演的模仿性特征,指的是在声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通过言语、面部表情以及音色等多个维度仿造某一个对象完成声乐艺术作品的过程。这是声乐表演的最初阶段,在声乐表演的模仿阶段,表演者能够通过效仿其他表演者的先进经验,为自身的表演积累一定的基础,为今后表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声乐表演的模仿性特征对表演者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2、声乐表演的特殊性特征。声乐表演的模仿性特征,指的是声乐表演者自身所具备的个性化特点。尤其表现在声乐表演者自身所固有的一种特定风格以及特殊潜能。声乐表演的特殊性特征是声乐表演者个性化嗓音以及个体腔体结构等条件的重要表现,是表演者自身所独有的一个特征。
3、声乐表演的创造性特征。声乐表演的创造性特征,指的是声乐表演者在对声乐作品进行充分理解与把握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声乐作品进行创造性再现的一个过程特征。声乐表演艺术就是在声乐作品创作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使得原创声乐作品在更高层次上得以充分表现。
三、培养声乐表演中的表现力及形体表现力
声乐表演中的表现力建立在对作品的完整认知和深刻理解基础上,仅仅认识了曲谱、记熟了歌词,还需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和作品主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才能让自己的表现力有根可循。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即什么样的条件下写出来的歌曲,往往和曲中主人公的故事密切相关;其次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这样可以明白作者的性格和经历,是在怎样的遭遇之下写出的作品,作品中体现了什么。最后就是要把握好作品的主题,作品想要讲述的是什么,有的作品不仅仅有一个主题,而是通过起承转合、对比再现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和主题,具有一定的调性布局和曲式结构,这种脉络和情感是演唱者必须事先了解把握好的,否则就会失去歌曲的中心。
现代歌唱表演是听、视合一,既要有感人动听的声音形象,也要有优美大方的形体动作。歌唱的形体动作是辅助歌唱表演的一种手段。形体动作与歌声一样,要发自内心,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就是一切歌唱的外部形体动作,都来源于内心的感受,都从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出发,切忌在外形上故作姿态,无目的的乱动。形体动作只是作为歌唱的一种辅助,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能喧宾夺主。形体表演也是需要训练的,平时练唱时就要注意歌唱站立的姿势,要端庄大方,精神充沛。可适当做一些形体训练,使手势、形体动作优美协调,既要有精、气、神,又要自然放松,不能全身紧张僵硬。除了平时的形体训练时,还应多观摩一些优秀的歌唱舞台演出,学习别人在表演上的长处,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面部表情主要是通过眉、眼直接来表现。如喜悦的眼神、悲伤的眼神、愤怒的眼神、慈祥的眼神等等。这些眼神主要是通过心理情绪和情感而提供的,有什么样情绪和情感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眼神。形体动作是为了使观众明白歌词内容,控制观众的情绪和注意力,加深观众对歌曲情感的理解等。所以形体动作一定要做到恰到好处,要简练、大方、准确。总之,形体动作越精炼,越有实际意义,表演就会更加生动感人。
四、声乐表演中的“声”与“情”
在数年的声乐教学工作中,发现许多学习声乐的学生及演员,往往只单方面注重声音技巧的运用,忽略了在训练中“情”的运用,以及艺术表现的运用。有许多人练起声来呆呆板板,练声只练声,唱歌只唱歌,毫无生气与朝气,缺乏奋进的激情。声与情,技与艺,从来都是歌唱艺术中的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发声、咬字、吐词和内容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又是不可分割的三部分。好的歌唱不仅技巧好,更重要的是内容表达的好,比如:演唱《骑着马儿过草原》。这首歌曲,作者根据词意体验草原牧民赞美家乡美好生活与秀丽景色的奔放感情。歌颂今日的美好生活,充分表现内心欢快的幸福豪情。如果演唱者没有到过草原,那么就可以间接从看到过的电影,图片或其他资料中去丰富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加深自己对草原的感受。
声乐不仅仅是听觉艺术,在现代社会,更是听觉与视觉结合的艺术。歌曲写的好,还要*歌者唱的好,才能激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好的歌唱应当是声音优美悦耳,感情真挚动人,语言形象准确,技法运用自如,形体动作大方,成为多种因素汇集于一体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极富感染力、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在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唱声”与“唱情”也有不同的看法,这种不同看法的存在,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溶化的过程。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我主张技、艺结合,声情并茂、以情带声、以声表情、寓情于声。因为“声”是基本功,没有唱“声”之功,也无法达到唱“情”的目的,也就没声乐艺术。声与情是相辅相成的。精湛的声音技巧可以促使艺术感染力的产生,没有“技”,也就无所谓绝妙的“艺”,没有纯熟的声音技巧,就不可能有完美的艺术表现。对于声乐工作者来说,“声”与“情”、“技”与“艺”是完美的艺术结合。
五、声乐教学中表演的教学艺术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单方面注重了声音的运用,声音技巧的运用。而忽略了在训练中“情”的运用,以及艺术表现的运用。声与情,技与艺,从来都是歌唱艺术中的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好的歌唱不仅要技巧好,更重要的是怎样把作者要表现的内容表演得好,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声乐不仅仅是听觉艺术,在现代社会,更是听觉与视觉结合的表演艺术。歌曲写的好,还要靠歌者唱的好,才能激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好的歌唱应当是声音优美悦耳,感情真挚动人,语言形象准确,技法运用自如,形体动作大方,成为多种因素汇集于一体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就是说,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极富感染力、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表演重要声音技巧不重要,声音也是不能少的的,没有声音技巧就谈不上演唱。“演”和“唱”是“声”与“情”的统一。没有声音技巧,就无从谈以“声”传“情”。声音技巧不是目的,但声音(尤其是美的声音)是传达语言及作品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声音技巧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声音技巧越高,就越有演唱再创作在表演的条件,你的演唱综合水平,就会有飞跃的提高。
在声乐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歌唱技巧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亦要注重表演(形体、修养,感情、韵味)的总体艺术效果。教者应该把技、艺结合,声情并茂、以情带声、以声表情、寓情于声。因为“声”是基本功,没有唱“声”之功,也无法达到唱“情”的目的,也就没声乐艺术。学生的声音需要训练、培养,而歌唱中的情感运用和表现也同样需要训练和培养.只有训练有素的演唱者,登台时才有可能自如地表达歌曲内容的内在美,这样才能真正把作品演唱好,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歌唱情感是演唱者对自己演唱的作品所持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也是一种能带给听众美感、给人以教化的艺术。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表演的技巧,训练歌唱情感,发挥其在声乐艺术中的价值,这些主要在于是否能够充分认识到表演艺术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能够具有良好的扎实的演唱技法、丰富的音乐修养,就能为演唱者提供更好发展艺术才华的基础,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和研究表演在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样才能使声乐演唱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升华。
参考文献
[1] 曹明明.论声乐中的“情”[J].黄河之声.2011(11).
[2] 王均栋.谈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J].大众文艺.
[3] 徐黎钟.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中国音乐2013.07.
[4] 唐红英.艺术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探析[J].大众文艺,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