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中的“创新”也需要思考
2017-01-12陈娟
陈娟
【摘 要】 新课程正改变着学生学习生活,新课程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课改后的新课堂应受新理念的指导,但知识的学习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及接受规律。新课程中的音乐课应该是没有琴声吗?教师的话该不该讲,讲多少?律动、歌表演能不能教授动作?课堂纪律要不要组织?新课程追求的是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不是课堂的形式。
【关键词】 琴声;语言;适当示范;艺术组织
前段日子,开展了“音乐课改”竞赛课。我也参加了此活动,在活动中我也听了不少教师富有创意的音乐创新课。这些课体现出音乐艺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巨大作用。听了让人受益匪浅,然而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现象也颇值得让人深思。
现象之一:音乐课该不该用琴?
我们知道一堂音乐课中不能缺少音乐,当然也就少不了动听的琴声。琴也就成了教师音乐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也成为课堂上学生的“第二教师”。用琴声的高低可以代替教师的表扬和批评,用琴声可以带领同学们去自主的学习新歌,用琴声可以表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用琴声……总之音乐课中的琴声,能带给师生许多听觉上的享受,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时的一个“好朋友”、“好伙伴”。
但现在的有些课上,已经看不见“琴”的踪影。有的教师一堂课从始至终都在借助多媒体电教手段。这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了辅助、丰富和深化作用。虽然录音机或VCD的音响效果丰富,配乐动听,但调式音高是不是适合学生?伴奏的旋律声部是不是很突出?
因此,一味地强调让学生自己自主地学唱歌曲,完全抛开琴去教学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呢?
现象二:教师上课话该讲多少?
新课改中体现:要对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进行根本性的转换,教师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激励者、服务者、引导者、促进者,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我认为音乐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中,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语言的生动形象,就能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地展现出来,激发学生想象力,使他们真正融入音乐情境中,接受音乐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现象之三:律动、歌表演能不能教授动作?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我们都有同感,这就是参与了音乐能力培养的结果。所以课堂中应该加强律动和歌表演。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审美素质。律动和歌表演是最能表达的欢乐心情的实践活动。是听觉和动觉训练的结合,从而达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和谐。
现象之四:课堂上组织教学还要不要?
音乐课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也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有些老师主张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学生参与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力却又忽视了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但我认为课堂上纪律组织也是必要的。不一定是命令式的语言:坐好,回位置等等。可以用一个眼神,一组动作,一串跳动的音符。让学生明白是停下来还是回到座位。正如一位教师在课堂中这样对进行表演的孩子们说的:“我们学小鸟飞时,同学们每个人飞的动作不一样,做得真好!现在你们能排好整齐的队伍跟鸟妈妈一起飞翔吗?”教师扮演鸟妈妈,学生很自觉地就跟在教师的身后进行表演。课堂上又恢复到井然有序的状态。这样有艺术地组织,使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得到很好地发展,又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因此,我觉得作为教师应灵活理解新理念,不能偏激。我们提倡的音乐创新教育应结合实际及音乐学科的特点,使音乐创新课充分体现音乐性,情感性,让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中得到更大程度地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