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协同下的幼儿园家长工作坊探索

2017-01-12王晓菊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工作坊家园幼儿园

王晓菊

“家园协同”是主要通过家庭和幼儿园两个达成效果最优化的一种协同教育模式,具体是指由幼儿园、幼儿家庭、幼儿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的教育联合体。三者是平等的协作伙伴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通过幼儿园和家庭双方多层次多维度的双向互动形成教育合力,最终指向幼儿的发展。家长工作坊活动是我园在家园协同的实践与探索中的全新尝试。根据我园特色和家长资源,我们分别成立了四个工作坊,即:语言坊、美术坊、生活坊和游戏坊。每一个工作坊由一位坊主担任,各班级2名家长自主报名参与,在幼儿园园长统领下,开展教师、家长、幼儿三方互动活动。其流程一般为“启动会—开展活动—问卷调查与访谈—分享小结—主题沙龙”。通过家园合力,形成有效的教育共同体,共同关注幼儿成长,实现家园协同。

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思考家园深度协同的核心价值,探讨活动与幼儿园课程的真正融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持续的研究与尝试,让我们的工作坊活动初见成效,特色更加凸显。

一、大力挖掘家长资源,深度融入课程

家长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长与优势,依托家长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义工义教活动,是工作坊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活动之初,我们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们的职业、特长、兴趣、爱好,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家长工作坊最开始是以单个活动进行推进的,活动内容随意、零散,教育目标不够清晰,和幼儿园课程缺乏衔接。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进行调整,在学期初根据幼儿园课程内容进行规划,让工作坊活动与幼儿园课程真正融合。

1.大胆尝试领域活动

不同工作坊的家长们特色凸显。例如:美术工作坊的家长有的是专业美术教师,有的毕业于美术院校,有的家长对美术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幼儿园课程中也有相关的领域活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引领家长们大胆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美术坊的家长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物品,鼓励小朋友大胆尝试,创意表达。例如:小班开展了充满趣味的手指点画、蔬果印画、手印画;中、大班开展了充满创意的写生画、花瓣粘贴、立体制作、刮画、折纸等活动。活动真正体现了领域活动的特点,并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

2.共同建构主题活动

家长们的职业优势也是有力的家长资源。因此,我们思考将工作坊活动和主题活动真正结合起来。5月,幼儿园各年龄段的班级都将结合劳动节开展《各行各业》的主题活动,因此,从主题网络到具体活动,我们和工作坊的家长们进行多次的交流沟通,共同建构主题活动。建筑师爸爸走进幼儿园,为孩子们介绍有趣的建筑;医生妈妈引导小朋友了解病菌和传染病的预防;导游妈妈介绍自己的工作,以及世界各地的独特风光;教师妈妈结合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为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孩子介绍小学生活。家长们精心的准备,结合自己职业生动的讲解互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互动体验中,丰富了对职业的认知。

3.全方位融入特色活动

特色活动也是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活动中,我们也邀请家长们全方位参与。例如:我园的“六一”艺术节特色活动,工作坊的家长们组团来到幼儿园开展活动。“欢乐恰恰恰”歌舞活动中融入了生活坊家长和宝贝们带来的亲子环保创意时装秀,生活化的取材,精美的制作,创意的设计,带给观看小朋友视觉的震撼,思维的开拓;在“缤纷七彩秀”美术活动中,融入了美术坊的活动,家长们的参与丰富了活动内容和形式;在“开心演演演”语言活动中,不仅融入了语言坊家长的童话剧表演,还有有趣的英语歌曲互动,精彩的表演、有趣的互动让孩子们意犹未尽;在“欢乐游戏城”游园活动中,游戏工作坊的家长们承担了所有游园项目,和小朋友们一起在游戏中接受挑战,分享快乐。全方位的融入,让我们的特色活动更加精彩纷呈。

我们还深度挖掘家长亲戚、朋友、社区资源开展活动。例如:一位语言工作坊的妈妈有一位好朋友是交巡警,于是她专门邀请了交巡警到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方面的活动;一位妈妈的老公是埃及人,于是邀请他为小朋友介绍了埃及的风光、习俗,还一起学习用阿拉伯语数数……工作坊活动与幼儿园课程的深度融合,让活动目标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初步凸显成效。

二、创新拓展活动形式,聚焦儿童发展

最初的工作坊活动,形式单一,活动效果欠缺。家长们活动前兴趣高涨,活动后灰心沮丧。于是我们深入思考活动的有效性和核心价值,不断创新拓展活动形式,并指向幼儿的发展。从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环节的设计到活动材料的准备,坊主教师都和家长们进行深入的探讨,教师以儿童专业认知的角度给予实施建议,家长从资源优势方面提供专业参考。通过有效的双向互动,让工作坊活动真正聚焦儿童的发展。

1.游戏互动,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游戏化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很注重创造游戏情景来开展活动。例如:小班语言工作坊的活动,结合绘本阅读的内容,家长穿上了巧虎的服装,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带领朋友们进行互动阅读,大大提升了幼儿阅读的兴趣与愿望。在大班关于世界各地文化了解的活动中,爸爸为每位小朋友带来了导游旗,全程和小朋友们共同扮演导游的角色,带领大家共同“周游“世界,感知不同国家著名的风光、美食、问候语言……互动交流也是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方式。职业介绍活动,家长们往往以介绍讲述为主,和幼儿之间缺乏沟通与互动,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因此,我们逐步调整增加多样的互动环节,真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中班《特警来了》的活动中,特警叔叔先介绍了自己的服装、装备,为孩子们播放了特警训练的宣传片,最后专门设置了提问的环节:让小朋友和特警叔叔互动,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最后,还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特警擒拿拳。游戏互动的形式,让孩子们参与活动积极踊跃,特警叔叔也被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的童言趣语所感染。

2.参观体验,丰富幼儿感知经验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我们依托家长的职业优势开展参观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场景中获得丰富的感知经验。在《参观绘本馆》体验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不同种类的图书,图书借阅的方式,一起整理、修补图书,还一起阅读绘本故事,大大增强了对图书的了解和兴趣。中班孩子们对银行的角色游戏产生了兴趣,于是家长带领孩子们参观银行,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认识钱币,学习自动取款的流程,通过活动,孩子们获得了最直观的感知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游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操作尝试,支持幼儿创意表达

在工作坊活动中,我们借助家长特色优势,创新开展活动,让幼儿能够通过操作尝试,获得全新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生活坊的家长们擅长烹饪,于是组织了《创意水果沙拉》的活动,家长们精心挑选,特别注意水果的颜色搭配,尽量体现丰富性。同时还通过网购提供了可以造型的工具,让幼儿制作出的水果沙拉可以呈现出星星、桃心、小兔、苹果等不同的造型。在制作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充分鼓励幼儿大胆参与,自主选择,最后,每位幼儿制作的水果沙拉造型,色彩都不一样,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创意表现。油画,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画家妈妈带来的油画活动《春天的树》,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创意的体验。画家妈妈,带来了自己的油画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从不同的视角感受油画的美;接下来,还带来了各种油画的作画工具:画框、画布、颜料、画笔——让幼儿认识了解。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分成两次来参与尝试。第一次:主要尝试为油画涂上自己喜爱的底色,初步感受油画的创作方法;第二次活动中,画家妈妈首先请小朋友欣赏了各种春天里的树的造型、姿态、色彩,为幼儿创意的表达奠定基础。最后,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想象,自主创作。活动结束后,三十多幅油画作品呈现在眼前时,没有一幅是重复的、雷同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孩子们富有个性化的创意表达。

三、多维度分享交流,实现观念协同

在家长工作坊活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幼儿园与家长双方多层次、多维度的互动交流,不仅仅探讨活动的本身,同时也注重探讨教育理念,分享教育感悟。因为深度的活动参与,幼儿园和家长之间有了更多共同关注孩子的机会;有了更多感悟孩子成长的话题。在交流与碰撞中,我们和家长的教育观念达成共识,逐步实现观念协同。

1.主题沙龙,分享教育感悟

每一期家长工作坊活动结束后,我们首先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家长们活动中的收获、感悟以及问题和建议。为开展主题沙龙活动做好准备。主题沙龙中,紧紧围绕教育的话题,园长、教师、家长共同分享教育感悟,碰撞教育理念。在第一期家长工作坊活动结束后,我们开展了题为《家园携手 共筑幸福成长》的主题沙龙活动。活动中,我们通过视频短片回顾分享了工作坊活动的精彩瞬间;园长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活动案例,解读工作坊活动的价值,分享教育感悟,从而引发家长,教师们关于儿童发展,教育方式,儿童成长的互动对话。最后,孩子们用童言趣语以及亲手制作的精美贺卡表达了对工作坊爸爸妈妈的感谢,让工作坊的每一位成员都倍感幸福!

2.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成长

在常态的活动中,家长和坊主教师们利用双向互动交流,共同制定学期活动计划,筛选活动内容,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活动,反思活动效果。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能够为家长们提供基于幼儿教育的专业引领,而如今的家长们素质高,对教育高度关注,职业优势、专业特长、思维方式对于教师们来说也是一种跨界的学习。例如:在《写生画》的活动中,孩子们来到小区开展对一棵小树的写生画活动。活动前,教师和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画家妈妈对写生画的开展环节提供了专业建议:绘画的主题是一棵小树,为了让幼儿进行细节的观察,画家妈妈制作了数字挂牌挂在小树不同的部位,引导幼儿有序观察;同时还为每一位幼儿准备了取景框,让孩子们绘画前放在眼前进行取景构图;活动的专业性设计,不仅让活动效果凸显;同时让作为幼儿教师的坊主教师也受益匪浅。在活动结束后,坊主教师和画家妈妈共同探讨儿童的作品,通过对比不同的作品来分析解读儿童的发展。一位小女孩的作品,观察细致,连小树上面的数字挂牌都表现到位;一位小男孩的作品,看似凌乱,但是是有故事的:刮风了,下雨了,小树的树叶被风全部吹掉了,原来是充满想象的作品。画家妈妈也深受启发,被教师的专业所打动。因此在多种方式的互动交流中,家长和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碰撞,实现共同成长。

在家园协同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怀着一颗教育的初心,通过家园携手,深入挖掘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元的环境;通过家园配合,营造起轻松愉悦,充满关爱的氛围;通过家园互动,形成合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童趣自在的天空,为孩子们的成长播种下幸福美好的种子!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巴蜀幼儿园)

猜你喜欢

工作坊家园幼儿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寻找失落的家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爱“上”幼儿园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