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

2017-01-12高凡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磁铁科学儿童

高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所谓探究能力,就是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主动获取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由此,《指南》对“科学探究”的三个目标提出了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强调了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和科学活动的多样性,尤其是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依托区域活动中的自由探究和一日生活中的随机渗透。学前阶段的幼儿有着独特的年龄特点,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科学学习更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进行。长时间以来,集体的探究活动、区域的科学探究,以及生活中的探究活动都是老师们实现科学教育价值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但从实施的效果看,仍存在一些问题:

1.问题浅显、简单,不利于深入的探究

在集体的科学探究中,教师按照课程预设的内容安排活动,没有真正关注到儿童感兴趣的、有需求的话题和问题,无法激起儿童主动探究的内生动力。活动中,满足于一个接一个的教师提问,儿童回答,问题封闭,形式单一,科学探究流于表面,无法深入、持续地开展。

2.材料随意、生硬,不具有探究性

在区域科学探究中,教师不假思索、随意投放各种材料,没有明确的指向目标,无法唤起儿童的操作热情。同时,教师不太关注儿童对材料是如何在操作、使用,也没有相关的过程记录,无法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

3.情境单一、固定,不适宜唤起探究

在生活环节中,教师更注重解决生理问题,培养生活习惯,不太注意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常常错失一些科学教育的契机。

为进一步落实《指南》精神,实现科学探究和儿童的学习、生活全面渗透和有机联系,我们在实践工作中进行了不断反思和尝试。

一、集体的科学探究活动: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儿童探究

集体科学探究活动是教师和全体幼儿共同参与、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方式,具有较高结构的特点,但通过全班、全体的共同参与,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学习、探究的热情,分享探究实验的方法、成果,促进同伴及师幼间积极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幼儿科学核心经验的形成与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我们通常会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儿童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

集体的科学探究活动中,重要的关键核心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是否能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兴趣。

1.将封闭的问题变成开放的问题

封闭的问题外延较小,答案单一,不利于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例如在“好玩的磁铁”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的问题是“试一试,哪些可以被吸起来?”儿童只需要一个操作动作就能回答老师“铁钉吸起来了”“勺子吸起来了”……而如果换成外延丰富,答案多样的开放的问题,如“玩玩磁铁,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儿童就会有更多发现:

“他的勺子吸起来了,可是我的没吸起来。”

“我一下吸起了一长串的回形针。”

“磁铁还没碰到铁钉,它就自己‘跑过来了。”

“两块磁铁碰不到一起,好像有人在拉开它们!”

……

开放的问题引发儿童更多元、自主的探究发现,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富有价值意义的个性经验。

2.将操作性问题变为探究性问题

操作性问题指向儿童的实际操作动作,例如:“试试怎样才能用手捉住泥鳅,不让它滑落?”或者:“哪些东西可以浮起来或者沉下去?”这些问题具有操作性,幼儿只需要重复一个动作的尝试,便能获得答案。而如果我们将问题调整为:“怎样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怎样可以让木头沉到水底?”便更能引发儿童顺着已有经验线索,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究与追踪。他们可能会发现: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状况是不一样的;除了改变物体本身的形态外,借用其他辅助工具也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况;沉下去的可以浮上来,浮上来的可以沉下去,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超级大船在海上自由航行……由此还可能引发新的话题,生发出新的探究活动。

3.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关键性问题

关键性问题就是活动中要解决的重点与难点,指向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完成,因此教师要先分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确立重难点,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活动的各个环节,分解转化为具有探究性的关键性问题。在我执教的“好玩的磁铁”活动中,课程预设的目标是:了解磁铁的特性,发现磁铁能够吸铁的现象。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儿童对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对“硬硬的、亮亮的”东西存在误区,觉得只要具备“硬硬的、亮亮的”特点的东西就能被吸起来。为此,我们调整了教学目标,将其定位在探究解决“硬硬的、亮亮的反而就能被吸起来吗”这一关键问题上,通过投放不同材质的同一物品,如勺子、硬币、扣子等,帮助儿童从关注物品的表面,到检核内里材质,从而获得客观、真实的答案,也再次强化了“磁铁能够吸铁”的教学目标。

二、区域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幼儿与材料有效对话

幼儿园活动区域是儿童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材料与玩法的广阔天地,也带给儿童更多发现与探索的空间。在区域科学探究活动中,儿童通过操作、使用各种有价值意义的材料,来实现科学探究的目的。

区域中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关键在材料应具有探究性,能够支持儿童探究物体和材料的物理特性、相互关系和有趣的科学现象。教师应针对幼儿已有的经验,创设有利于科学探究的空间条件,并根据幼儿的不同需要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材料。

1.将玩具材料变为探究材料

许多具有声、光、电特点的玩具,总会吸引孩子的目光,忍不住去摆弄、玩耍,但因为不具有探究性,孩子很快会失去兴趣,不再问津。教师要避免在区域中投放类似的玩具材料,将其调整为易于操作的探究材料。例如,在“多彩世界”主题活动中,老师在科学活动区里提供了八音盒的玩具,因为外观精美,且声音清脆,孩子们都争着去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操作就是拧动发条这一简单动作,无法引起有意义的探究,而如果我们提供一些废旧的纸盒、橡皮筋、吸管等材料,在墙上展示自制八音盒的操作方法,让儿童自己探索八音盒发声的原理,就能让简单摆弄玩具的动作变为有价值意义的科学探究,带来儿童积极的心智活动。

2.将成品材料变为半成品材料

成品材料既包括上面提到的玩具材料,也包含教师已制作完成的操作材料,如果老师能够根据儿童的实际水平特点,更多地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势必更引导儿童在制作、参与的过程中去发现事物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概念。上面提及的自制八音盒就是成品变为半成品的实例之一。再如:在探索音阶瓶的声音变化时,教师完全可以将瓶子、水桶等试验材料依序提供在区域中,让孩子在不断尝试、调整中发现水位高低与声音高低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自制出更多能发出不同音色、音高的音阶瓶,这种发现的惊喜是老师简单提供一个成品材料所无法替代的。

3.将原生材料变为科学材料

专门的、典型的科学材料或工具,能够提高儿童探究的准确性、有效性,不少科学区都会投放诸如天平秤、放大镜、量杯等材料。除了这些专门的、典型的科学材料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儿童探究的需求和进程,将原生材料变为科学材料,扩展儿童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利用放大镜对昆虫进行观察的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的特点,同时提出了“盥洗间的镜子为什么不能放大呢”的问题。老师顺势提供了凹镜、凸镜、多棱镜等原生材料,引导儿童进行观察比较,由此获得了更多更丰富的相关信息。

三、生活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在生活情境中生成新的科学知识

儿童好奇、好问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即便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有问不完的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半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过渡环节、游戏时间,引导交流,延伸话题。

幼儿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连,熟悉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唤起科学问题的生发,从而生成新的科学知识。

水果时间:每日上午的水果时间,老师有意识地在切开水果之前,引导儿童猜测:“里面有几瓣?”“会有几颗籽?”对观察——猜想——检核经验的运用,让儿童开始学会从橘皮外隐约可见的痕迹去猜想果肉的瓣数,多数时候他们也越来越熟练地能大致猜到苹果里有5或7颗籽。

饭后散步:在松散的生活或过渡环节,儿童漫步在校园,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有些树的叶子落下来了,有些又没落呢?”“操场边上为什么总是湿湿的,而中间又是干的?”“这么大的太阳,为什么不可以像夏天一样穿裙子呢?”……我们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检核等方式,回应儿童的话题,也从中生发出新的探究内容,获得更丰富的经验。

照顾植物:我们在自然角投放了生、熟不同的南瓜籽、葵瓜籽等,让儿童进行观察比较。同时,鼓励儿童通过种植活动,记录、验证对其生长情况的猜测是否正确。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区级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磁铁科学儿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科学拔牙
玩磁铁
衰落的科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