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心育之路 追求教育本真

2017-01-12于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心育本真心理健康

于光

【摘 要】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明确了“积极心理学”理念植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通过深入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充实教师、活跃课堂以及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教学与管理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和老师的幸福感,形成独具特色的和谐校园氛围,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社会、家长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育本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发展性的心理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旨在优化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心理机能,促进人的整体素质发展,形成健全人格。我校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育心为根本,着力探求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心育之路,实现了学校跨越发展。

一、以“新”育“心”,树立心育新理念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中,我们不断思考这样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如何真正落地生根,使学生心理素质不断强韧, 并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反思追问、曲折探索中,我校明确了引入“积极心理学”这一理念支撑,实现了从关注问题学生到关注个体和全体相结合、从被动心理矫正到主动给予、正向引导、从关注教师工作状况到重视全体教师职业幸福的转变。具体体现是:关注全体学生。主动培育“仁爱、公正、智慧、节制、勇气、卓越”六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以全新的角度诠释心育的内涵。关注个体学生。聚焦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和教育引导,使学生轻装上阵。关注全体教师。营造信任、欣赏、尊重的工作氛围,提升教师幸福层次,引领教师在专业成长及学生、家长的信任爱戴中收获高层次的精神幸福。

二、以“心”促“馨”,探索心育新路径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教师的个体咨询、孤军奋战走向了全面系统、日常渗透、教师和家长合力支撑的联动局面。一是精心打造特色课堂。我校设有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心理课堂。学生课堂在4-6年级开设,隔周一节。自主研发了分年级校本心育教材。教师课堂以“增强幸福力”、“释放压力”、“读懂孩子”等为内容.与我市专业咨询公司合作开设“教师心理工作坊”,每月一次。邀请张丽均等专家走进校园,请五十多岁的我校老顽童杨建功分享快乐生活智慧。邀请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田东红等人进行《了解儿童心理,导航心灵成长》等系列讲座。家长课堂以省重点课题《中小学家长学校的创新与发展》为核心,进行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每个生命都是一粒种子,静待花开”、“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等等探索、学习培训;与保定市电视台合作录播“走出困惑 赢取未来”家长学校课堂,引导家庭教育从“心”开始。二是推进教师实施心育。每年开展心理优质课交流活动,引导教师把团体心理辅导、萨提亚沟通模式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开展寻找“我最喜爱的教师”、“我最喜爱的课堂”、“最难忘的教育瞬间”、“那一刻,我很温暖”、评选“阳光班级”、“阳光少年”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将每堂课、每次谈话、每个举手投足都作为积极的心育过程。三是积极建设校园环境。学校设有心育节,广播站设有“心灵鸡汤”栏目,促进教师、家长不断调整冰冷、强硬的是非对错、道德判断的思维.态度惯性,走向肯定、悦纳、尊重,体会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校园环境充溢积极心理暗示、涵养高雅品格,师生、亲子、生生关系融洽,教育更加得心应手。

三、由“馨”架“芯”,厚植心育新力量

打造专业团队,做好硬件支撑,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专项培养,2007年,我校优秀班主任潘丽英参加心理健康专业培训及考试,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成为我校第一位专职心理老师。2009年我校推出心理教师培养计划,持续加大力度,先后8人获得专业资质。今年,又有14名教师走上心理专业学习之路。优先投入,2009年8平米的“阳光小屋”诞生,一年后扩大到19平米,今年在局领导关怀下建成了有100多平米的学校、竞秀区阳光成长指导中心,设有团体活动、沙盘、个体心理辅导三个区域,正在搭建包括心理素质测评、心理能力训练、脑电神经反馈训练、在线咨询等的心理健康管理网络平台。服务社会,每年到社区进行“有效赞美”等系列心育讲座、训练;多次应邀到大学、部队进行心理指导,主动到农村手拉手进行心育支教。今年应邀到衡水安平培训骨干教师。

四、以“芯”迎“欣”,彰显心育新成效

浇树浇根,教人教心。心育的实践赢来了欣欣硕果。一是孩子的童心得以呵护。教育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灌输,而是感知学生内心真实世界,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二是教师工作潜能得到激发。校本心理健康课程被评为河北省精品课程;潘丽英老师成为了《保定晚报》心灵导航栏目特邀撰稿人、国培项目专家团队教师。王亚卿老师在河北省心理健康课堂比武中荣获一等奖,董毅老师多次受邀外出做课,并做《用心成长》的学术分享。三是教育的本真得以追寻。以学生为本的心育工程,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探求教育内在本真,为教育更好地引导、服务和促进学生发展,搭建了实践平台,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四是学校赢得社会赞誉。湖北邵阳塘田镇学校、望都、顺平、华电、金融专科学校等多所学校来我校学习;《保定晚报》架设桥梁,全市100多名小学生家长多次齐聚我校参加心育课堂。近年来,学校多项工作进入国家、省级先进行列,2名学生荣获“中国骄傲”称号。2015年获得全省首批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殊荣,被赞誉“有良知的教育,有温度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和潜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激情,使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充分发挥“育心”功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这正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心育本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