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赏识滋润学生的心田

2017-01-12于长英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李平优点心态

于长英

老师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那就是赏识学生。即接受生学的全部;尊重学生;同时也注重赏识自己;抓住教育时机;帮助学生做出积极的自我评价;多加鼓励和表扬,不排斥评批。最终愿赏识教育成为成功教育的良方。

所谓赏识,是充分认识别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的赞美。赏识学生,实质上就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的发展潜力很大,可塑性很强,而自我评价能力却较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赏识学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促使其努力进取,化短处为长处而且能以更高的热情去接受新的事物。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善于赏识学生的“伯乐”,对学生毫不吝惜自己的赏识。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要善于欣赏,发掘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优点,让学生扬起奋进的风帆。

赏识教育具有如此的教育效果,那么作为老师该怎样学会赏识学生呢?

调整心态,转换角色。教师总是扮演学生活动“教导者”的角色;这个角色透射出教师的居高临下的教育心态,不适合学生的接受心理。美国人文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必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其实,人在精神上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教师以欣赏者的角色进行教育管理,与孩子们共同构建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学习环境,才能吸引孩子们更深入地探究问题、热爱学习;班主任从孩子的“发现者”“欣赏者”的角度切入学生的学习活动,班级管理才会处于自然、平和、亲近的状态,才会更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赏识教育主张接近孩子、关注孩子、信任孩子,这是一种平和、欣赏的教育心态,它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以一种平和、欣赏的心态对待孩子,从一个平等、引导的角度认识孩子。所以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不是“好为人师”地尊严说教与训斥;而是蹲下身来,坐近学生身边,走进学生,融进学生生活,稍有发现,——像冒险家发现新大陆而赞叹不已,像父母亲发现新生儿的微小进步那样及时夸奖鼓励,宽容小错,望大方向上夸奖、引领。所以我们要做学生长处、亮点、优点、美点的“发现者”。

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因此,班主任的心里应充满赏识阳光,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点,甚至要将学生目前的缺点也看成是未来的优点,不断去发现和创造学生的优点,不断夸大学生优点;只有扬长才能补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鼓励、表扬,以促其形成燎原之势。不断创造机会,抓住时机,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发挥自我教育和群体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在“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心态中不断进取,向着更高、更远、更美好的目标努力!以低位态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至少要平等对待学生;多问他们的想法,多倾听他们的诉说,多体会他们的感受,多听听他们的解释;即使是强词夺理的辩解也要听完后问问他们还有没有要说的,还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说为什么,怎么样,还有什么,等等。倾听并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肯定赞扬,委婉指出问题所在,让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承认差异,宽容学生。学生因家庭教育环境不同、性格不同,肯定存在差异,如果没有差异,那么教出来的学生相当于批量生产,没有个性,像个机器。教师要承认差异。只有承认差异,才能“对症下药”,不断帮其提高,助其进步。面对学生遇到的失败和困难,应以包容的态度对待。一方面是现在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有些学生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失败之后失去自信,长时间处于低迷状态,这就需要班主任的关心和开导;另一方面是班主任对学生期望值过高,学生一旦达不到所期望的,就严厉斥责学生,甚至不再给学生机会。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甚至对老师产生畏惧感或激起学生的叛逆心态。当学生面临失败和困难时,教师应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关心和开导,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鼓励他们走出失败与困境。

赏识要适度、避免放纵。有的老师偏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对班干部有特殊照顾,好的方面多加赏识和赞扬,坏的方面就避开不谈,那么这部分学生就有了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得他们更加骄纵,甚至放纵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背离赏识教育的初衷。赏识学生是要让学生有价值感,而非优越感,赏识教育也并不是赏识学生的全部,盲目的赏识会使学生难辨是非对错,因而作为老师要避免这种放纵与骄纵。

李平学习成绩总是在班上倒数前几名,老师、同学都认为他是个“差生”。经测试,他的智商水平并不低,于是专家们建议他的父母对他少责备、多赏识。其父母采纳了这一建议,确实收到了积极效果,李平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成绩也提高了。但遗憾的是李平父母在尝到赏识孩子的甜头后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家时,李平无时无刻不在受到表扬,既听不到批评,也听不到任何忠告或指点。这种过度、过滥的赏识带来的最大危害是:孩子被自己的一时成功冲昏了头脑,甚至因过度自负而不能正确或准确地评估自己。当在学校里听不到老师和同学如此赏识的环境中,他产生了比以前更强烈的失落感,结果一蹶不振,甚至发展到厌学、逃学。

教育专家指出,对刚刚摆脱了心理困境的孩子来说,掌握赏识的“度”尤为重要。赏识不足会使他们自卑;但仅仅为增强其自信而不断做出的过高评价,极可能将心理尚未成熟的孩子诱入自视过高的幻想中,甚至制订出完全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这样一旦再次遭到失败,极可能面临一次心理上的“灭顶之灾”。

总之,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多作赏识的话语感悟学生,让赏识滋润学生的心田,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每位同学都能尽情挥洒自己的才能。

猜你喜欢

李平优点心态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四季的美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THE OSCILLATION OF THE POISSON SEMIGROUP ASSOCIATED TO PARABOLIC HERMITE OPERATOR∗
还是“看掐架”心态
李平艺术作品欣赏
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