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干预

2017-01-12陈艳婷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干预心理特点学困生

陈艳婷

【摘 要】学困生的转化干预工作始终是教育的重要话题,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努力的去帮助学困生,没有放弃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对学习充满自信,使学困生得到了很大进步。下面就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干预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特点;干预

每个班级中都有学困生,虽然学困生的人数不多,但是对班级造成负面影响却很大,非常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工作,转化学困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数学教师研究的主要问题。面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将转化学困生作为教学的重要工作,只有这样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特点分析

(一)贪玩懒惰

贪玩懒惰类学生智力正常,但是十分的好玩,缺少学习的动力,经过老师的说教会表现出悔过的决心,但是玩起来又无法自控。这类学生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差,对于自己的行为无法用理智去控制,意志力极为薄弱,同伴邀请参加不良活动时,大部分是不会拒绝的,盲目的接受。坐下来学习就会烦躁、不舒服,急于求成,想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任务。这类学生喜欢动口去说,但是不愿意动笔实践,通过老师的帮助会有所改善,但如遇到外界因素诱导,仍然会我行我素,长时间下去学习成绩逐渐下降。

(二)学习方法不得当

小学数学学习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就是学习方法不得到。这一类学生学习刻苦努力,记忆力也很好,但是对于数学公式、法则死记硬背,而不是真正的理解数学公式是怎样来的,所以学习到的知识非常的零散无序,缺少知识的连贯性,进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很差,缺少举一反三、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这类学生只要遇到稍有难度的数学题,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学习新知识时也表现出非常的吃力。

(三)情感中断型

数学学科要求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而小学生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这两者间的矛盾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较为困难,成功的体验也很少,常常会面对失败,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会逐渐的减弱,学习兴趣很低,便逐渐的疏远了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这便出现了学习数学情感与师生关系情感的中断。

(四)缺乏明确的目标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缺少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对未来的远大报复,在学习中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对数学内容也提不起兴趣,对于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左耳朵听右耳朵冒,而对于同学和家长对自己的看法更是不放在心上,课上不会主动的发言,也缺少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自己想做什么做什么。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干预策略

(一)精心备课,激发学困生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手段多样化,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式。通过课前精心准备,激发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教学活动更直观化。小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注意学困生的参与,使学困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进而学习到知识,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插入数学故事、发展史,以及数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师应当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由于学困生的学习水平有限,教师对他们的要求要得到,循序渐进的引导,适当对学困生降低要求标准。

(二)创造良好环境,激发学困生

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另外,要掌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课上可以先由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由差生进行补充,两个层次的学生教师都要鼓励。简单的问题可以由学困生回答,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并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精彩的课堂活动使得学生们更愿意参与其中,进而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三)激励性评价,增强自信心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成功体验,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给学生一点关爱,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提问学困生,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小小的进步,教师也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困生的学习能有一个良性的循环,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多鼓励学生。在课下要做学困生的朋友,多与他们接触,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对于学困生的错误要适当宽容,不能过分指责,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使学困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使得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有效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干预工作,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总结有效的干预手段,使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为学困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困生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困生在学习中端正态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不断的前行,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郭涛.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改进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153+148

[2]张立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学周刊,2015.14:162

(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大布小学)

猜你喜欢

干预心理特点学困生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