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01-12李春风
李春风
【摘 要】计算是数学教学里面教师不可避免的需要学习的一个内容,对于它的教学,不同的计算点具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无论是哪一种,它的教学方式一定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总结和借鉴中提取出来的,那么,它的有效与否也是教师比较关注的点。计算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因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比较注重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实践
数据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体现着学生基本的数学意识,而且也是学生掌握数学方法的实操性表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数学里面,学生需要了解且掌握的计算知识离不开最基本的加减乘除,比如十以内的加法减法,百以内的加法减法等,在未知数方面,小学生学的最高级别的也就是一元一次方程,这些计算类型的学习,都是为学生以后的中学、大学学习进行铺垫,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到的就是做好基础性计算教学,通过有效的实践去帮助学生学好基本的加减乘除,以及对加减乘除的相关应用。而本文所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笔者会提出一些个人对小学计算教学的一些方法,以求达到互相学习,相互借鉴的作用。
一、计算中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1.感知粗略
小学生进行计算,必须首先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略、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加上计算本身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动笔算。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
2.记忆错漏
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
3.情绪不稳
小学生的情绪不够稳定,不同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计算过程,学生都希望算得又对又快,由于动机过强、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算式简单则麻痹轻视;计算复杂,又表现出厌烦、畏难情绪、导致错误。
二、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
1.通过计算小游戏来增强学生计算乐趣
小学里面的计算内容往往是加减乘除的循环运动,很多小学生对于这样的循环运动往往感觉到厌倦不耐烦,从而在计算题目时,不走心,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本来会计算,但却因为不走心马虎的原因,出现了计算性的错误。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在考试时因为这样的原因而丢分是很懊恼的,因而,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改变学生这样的计算心态,并且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计算时,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的做题训练。游戏教学往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讲解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计算小游戏来丰富课堂教学,比如,“招驸马游戏”:古时候某国的国王有个漂亮的女儿要招驸马。有意的,符合条件的有102人入围。国王让这102个人排成一列,1,2,1,2的报数,报1的出局,报2的留下,直到最后一个人成为国王的女婿。问这位幸运的青年最初多少号?第一次留下的是2的倍数,第二次留下的是2×2的倍数,第三次留下的是2×2×2的倍数,……,如此类推,最后留下的是2×2×2×2×2×2的倍数,也就是2的6次方,即64,因为总人数只有102人,所以不可能再有64×2的数了,所以这位青年最初排在第64位。
2.通过计算专题,来提升学生计算熟练度
计算能力是一个熟能生巧能力,学生在拿到一道计算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一般是对于一些符号、运算法则运用不充分,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一些小错误,而正是因为这些小错误,出现了不必要的丢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生在教师讲解例题时听懂了,但到了自己计算时,又不知道怎么做了,这种情况直接的说明了,学生的计算熟练度还不够。因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一些专题性的计算题来锻炼学生计算的熟练度。例如,下列的一些计算等式:45+15×6=135;250÷5×8=400;6×5÷2×4=60;30×3+8=98;400÷4+20×5=200;10+12÷3+20=34;(80÷20+80)÷4=21;70+(100-10×5)=120;360÷40+10=19;140×20-200=600;(80-25)×2=110;70+45=115。上面的这些等式,包含了小学数学里面的很多知识点,比如基本的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乘法加法结合律等运算法则,以及连等式等,这样的计算题专题练习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且又能够极大的培养学生对于计算的熟练度。
3.通过一定的延伸性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
一定的知识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时做一定的思考,且能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不妨给学生做一些一元一次函数方面的延伸,比如对于未知数的教学,教他们通过设未知数来进行应用题的解答,比如基本的“鸡兔同笼”问题,又比如,下面的一个计算小游戏:魔术师说:“在座的各位,只要告诉我一个数,我便知道你的鞋子的大小和年龄。”“随便说一个数码?”人们问。“自然要与你自身有关系的。”董荛听后迅速地计算着,他鞋码25,198年生,按要求计算是:(25×2+39)+56-1983=4450+56
-1983=4506-1983=2523。他将这个数报出以后,魔术师立即告诉他:今年23岁,鞋码25。接着一些人纷纷报出结果,魔术师都一一猜中,无一失误。问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很简单,设鞋号为x,出生年份是1900+y,那么这个数值是(2x+39)X50
+56-1900-y=100x+1950+56-1900-y=100x+106-y所以前两位就是鞋号,后两位是106减去出生年份。
计算教学所涉及到的方法有很多,教师需要借鉴的应当是适合自己的教学的,因而,在这一条路上,教师需要走的路程还很远。
【参考文献】
[1]陈刚林.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6)
[2]何朝霞.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