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瓦纳库:安第斯山脉中的前印加文明
2017-01-12欧文·加鲁斯石姝慧
欧文·加鲁斯+石姝慧
玻利维亚的蒂瓦纳库古城坐落在的的喀喀湖附近。古城海拔约4000米,是人类建造的海拔最高的中心城市之一。蒂瓦纳库古城大部分地区群山环绕,在公元500年至公元1000年达到鼎盛,占地面积超过5平方千米,呈网格形态,至少有10000人居住。目前,考古学家只发掘了古城遗址的一小部分。
尽管蒂瓦纳库居民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系统,但考古遗迹显示,蒂瓦纳库的文化、政治影响范围很广,从安第斯山脉南部一直延伸到现代的秘鲁、智利、阿根廷。
今天,一个现代城镇在蒂瓦纳库古城附近发展起来。相比之下,蒂瓦纳库古城就是一座伟大的废墟。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馆长玛格丽特·杨·桑切兹在自己的著作《蒂瓦纳库:印加文明的先驱》(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2004)中指出:“蒂瓦纳库古城是人们用石头在平地上堆砌起来的,很壮观,四周都是用雕刻精美的石头紧密排列而成的长方形大平台。”
古城起源
现代人已经无法得知蒂瓦纳库最早的居民出现在什么时间,但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大约4000年前,居住在的的喀喀湖周围的人就开始在蒂瓦纳库永久定居。
杨·桑切兹指出,4000年前,蒂瓦纳库人已经开始驯养美洲驼、羊驼、骆驼。美洲驼用于载重,羊驼毛受到人们的青睐。此外,农民学会了种植耐寒、抗霜冻的农作物,如块茎植物、藜麦;用雨水及从山坡上流下的冰雪融水灌溉。”1000年后,这些种植技术因采用“培高田地农业技术”而得到改进,后者是一种开凿水渠、培高土地进行种植的技术。
采用“培高田地农业技术”后,越来越多的不同地区的人们选择定居在这座城市。其中的一支定居者,蒂瓦纳库人,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美国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教授约翰·韦恩·杰纳塞克著有《古老的蒂瓦纳库》(剑桥出版社,2008)一书,书中写道:“为什么是蒂瓦纳库人?在不同程度上,变幻莫测的气候环境、不断变化的贸易线路、竞争激烈的政治实践、充满活力的宗教仪式等因素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书中还指出,蒂瓦纳库的兴盛与初期扩张更大程度上是基于人们意见的统一及文化归属感,而非高压政治或军国主义。
古城
2007年,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研究员帕特里克·瑞恩·威廉姆斯及其研究团队成员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考古发掘显示,蒂瓦纳库的人们居住在界限明显的聚居区,不同的聚居区由许多土坯复合墙体隔开。城市人口密集。
帕特里克及其研究团队的成员还指出,这些“聚居区的特征是多个房屋(如厨房、寝室、储藏间)聚集在一起,一些构造似乎还围绕着私人小庭院”。他们补充道,这些居民群体似乎能够“进入举行公共庆典仪式的更大的户外广场”。
这些研究人员谨慎地指出,考古学家还没有对蒂瓦纳库古城的任何居住区进行全面发掘和深度勘测。但是,考古学家考察最全面的一个地方是古城中心,那里有很多纪念性的建筑物。杨· 桑切兹在书中写道,蒂瓦纳库古城中心被人工挖掘的护城河围绕。
下沉式神庙与卡拉萨萨雅神庙
护城河环绕的地区有许多建筑,这些建筑似乎有重大的宗教意义。
杰纳塞克教授指出,蒂瓦纳库最早的建筑可能是一座下沉式神庙,这个建筑规模较小,沿着神庙北侧的台阶往下行走即可抵达。下了台阶,就能看到位于神庙中心位置的巨石雕像。考古学家认为,该雕像极有可能是集体社区中比较古老、比较有影响力的神话人物。
下沉式神庙的墙壁上装饰有一些雕像,有的是神像,面孔毫无表情,头饰复杂精美,其他的雕像“似乎是眼窝凹陷、皮肤干瘪的骷髅,还有一些雕像似乎是哀号的幽灵,就像爱尔兰传说中的女鬼”。下沉式神庙是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度约为27米。
毗邻下沉式神庙的是一个复杂的平台,考古学家将其称为卡拉萨萨雅神庙。该神庙长130米,宽120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平台的规模逐渐扩大,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平台建立在一片早期居住地上,居住地可能是一些享有较高地位的蒂瓦纳库创建者的家园。掌权者企图通过建立卡拉萨萨雅神庙,在蒂瓦纳库早期宗教仪式中享有更高的威望,成为仪式的正当继承人。
阿卡帕纳金字塔
蒂瓦纳库古城里还有一个建筑物也被护城河包围。鲍尔与斯坦尼斯称这一建筑为阿卡帕纳金字塔。这一纪念性的建筑底部呈长方形,长约250米,宽约200米,塔高16.5米。金字塔是用石头建造的,共6层。阿卡帕纳金字塔是蒂瓦纳库古城里规模最大的建筑物,同时也必然是最重要的政治与宗教活动场所之一。
挖掘阿卡帕纳金字塔西北角时,考古学家发现了21具尸体残骸,这些人可能是蒂瓦纳库人的俘虏。与这些尸骨同时出土的还有美洲驼的骨骼、彩绘陶器。几具尸骨上有很深的砍伤痕迹,还有的是压缩性骨折。这肯定是人为猛力殴打造成的。这些人很有可能在死亡之前就被砍伤,或者是死亡不久后受到重击。说得残忍一些,这些人被埋葬在金字塔底之前,身体各个部分被沉重有力的大刀砍得几乎分离。
普玛彭古神庙
蒂瓦纳库古城的西南部是一个尚未勘测完毕的巨大平台,位于护城河外侧,考古学家称它为普玛彭古神庙。平台很宽,从东到西的长度超过500米,包含很多台阶,台阶层层叠加,大致呈T 形。
普玛彭古神庙的主要入口在西侧。沿着台阶往上走,进入石头正门,门楣上雕刻着一捆一捆的高香蒲芦苇。穿过正门,就会进入一条狭窄通道,通道两侧有墙壁。通道通往一个带着“用石头铺的下沉式天井”的“内庭院”。
杰纳塞克教授提到,在平台上举行庆典仪式时,水源似乎非常重要。肖克巴夏泉水位于普玛彭古神庙的西南部,泉水周围有用石头堆砌而成的水渠,这暗示这一地区是“精心设计的建筑物的遗迹”。
没落与复兴
公元1000年,蒂瓦纳库开始走向没落,这个城市最终也被遗弃。蒂瓦纳库衰败的时间与瓦里文化衰落的时间几乎相同。这不禁让科学家猜测,会不会是安第斯山脉的气候变化导致了它们的同时崩溃。
尽管蒂瓦纳库古城已被遗弃,但安第斯人的神话中,依然留存着对这座城市的记忆。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考古学家阿列克谢·弗兰尼奇在《考古学杂志》官网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蒂瓦纳库古城被人们遗弃后,仍是当地人的一个重要宗教活动场所。蒂瓦纳库后来融入印加神话,被视为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在蒂瓦纳库古城废墟旁边,人们建立了印加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