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职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2017-01-12次仁玉珍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逐渐严格,尤其对于从中职学校走出来的“技师型”人才,更是如此。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更应深刻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传授知识,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而加强语言文字知识训练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语言文字知识;语文素养;提高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参与学习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那么,中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跟大家分享:
一、备课要充分,教学形式要突出“动脑动手”
在上每堂课之前,首先要把这堂课学生可能会涉及的生字词标记出来,把学生容易读错的音、容易写错的字,以及容易相混淆的字都做上标记。拼音中的声母韵母,常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主语、宾语和名词、动词等语法概念、比喻、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等等,这些基本功在帮助学生完成课文活动中布置的任务时会用得上,对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和培养新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其次,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突出“动脑动手”。语言文字知识主要是“教师照书讲、学生拿本记”,这也就往往使语文课变得“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其实语言文字知识绝不是一些只需要死记硬背的条文,而是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鲜活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尝试着把过去“告诉式”的讲课转变为“参与式”的活动。一方面每篇课文本身都是联系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现象的实例,这些内容本来就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另一方面这些课文也不再是一些死记硬背的条文,而是需要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脑甚至动手参与才能完成的“任务”。“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合理规范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做文明人”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是开展学校德育及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在需要。学校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主阵地。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尤其是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和培养,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课上教师讲课,学生回答,师生、生生交流,都统一使用标准普通话。这是规范语言文字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的普通话是给学生示范,所以教师的字字句句首先要绝对的规范正确。上课时一旦发现学生发言中的字音没到位,就应及时进行提醒纠正。讲授新课时,读通顺课文是最基本的要求。要读通读顺文章,就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每个字都掌握的很好。尤其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学生接触语言文字有很多渠道,而课堂是检验他们掌握情况的最关键的一站。所以,我们每个教师都应重视课堂,很好的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有效规范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兴趣。
很多中职学生一听到“字词句”这些东西就头疼,觉得没意思,甚至觉得没用处。这跟过去语言文字教学内容枯燥、方法死板有关,也跟学生还没有真正走进语言文字的神奇世界有关。其实,语言文字现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言文字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其中有无穷的奥妙。比如古人和今人为什么说不同的话,方言是怎么来的,汉字为什么不改用字母,一个词为什么会有好多意思,语法是谁规定的,怎么看待网络词语,怎么从语言中透视历史和文化,等等。如果学生想知道答案,或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他就一定会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三、设计好课堂提问
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1.适宜性。 是指设计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问题的难度适宜,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如果问提设计得太深,学生就会一头雾水,连问什么都不知道,就更加不用提要他们回答你的问题了。提问太简单的话,也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没有什么挑战性,继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针对性。指设计的问题必须针对教学的关键、知识的重难点,该问的一定要问,不该问的不多问。问得多了,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很啰嗦。
3.启发性。即引导诱发。要求教师的设问能启迪学生思维,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
四、磨练学生阅读意志,有效阅读经典文本
中职学生普遍语文基础较差,没有坐下来静心读书的习惯,对他们来说,阅读经典是个艰苦的过程,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因此,经典阅读不能完全迁就于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注重磨练学生的阅读意志,促使学生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提升。中职学生喜欢读轻松的大众读物,比较漠视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作品,更没有边读边思考或作笔记、批注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指导,让学生对名著有兴趣,让学生读名著有发现,让学生读名著成习惯。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经典作品阅读计划,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将阅读任务分解到每个年段、每个学期,甚至是每个周,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实际阅读中,很多经典作品不易读懂,语文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赏析精彩章节,为学生经典阅读提供最实际的帮助,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摘抄、旁批,并及时地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可以每周安排两节专门的阅读课,一是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二是保证教师的指导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监督中形成一种自觉。
总之,加强中职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训练,既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增强中职学生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表达水平,推进学生全面均衡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玉聪.注重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02期
[2]章妙娟.在语文教育中提升语文素养[J].考试(教研版),2009年12期
【作者简介】
次仁玉珍,学历:大学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已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