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课程改革理论从事初中语文教学
2017-01-12刘昱
刘昱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理论应用;初中语文教学
1.新课改下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浅显思考
领导要带头学习新课程改革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校之长应当通过电视节目、信息网络、文件资料和培训考查的条件和机会,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理解其中内涵,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依据制定出符合于本校本土教育教学转变理念的详细实施方案,把政策灵活机动地落到实处,在写出实施方案时,有力有据的论证,使之符合政策,符合实际,也符合发展方略。领导要先决策后民主,使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方略大从化、现实化和合理化,校领导应该把已经掌握的资料、思考的成果、书写的方案公之于众,也就是以这些资料为载体,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交流、总结、更改,把个人决策体现出来,把集体智慧融纳进去,形成全校实施纲领性文件,要符合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和目的、适应本校本土现实环境的发展、融汇全体一线教师总体思路和智慧光点、达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后的发展水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好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科学发展与科学实践之路。
教师要认识到一所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是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转变成功与否的实施者、实践者、操作者。教师既要遵守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大政方针,又要具体实践校本结合的纲领性文件,还要了解、掌握、分析、总结一系列政策、策略、规定、文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效果,为此,教师要在学校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中敢于更新自我。教师要在学生、学校、家长三者之间起到表率作用。教师要把学生发展的状况作业详细记录,全面评判;对学校要真实上报严肃负责,使学校准确把握某一个集体单位——班级的发展进步信息;教师还应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多搞家访,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达到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综合了解与管理,促进学生整体与个体素质全面提高。
一切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长足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一要靠家长理性的认识与支持,二要靠教师倾心的培养与引导,三要靠学生主动地参与合作。
2.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理解
新课改理论认为,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自主实践;因为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的教育与学习活动都具有很多个课题需要学生选择,殊不知,了解和理解的自主性开化了学生的思维、思想和思路,使学生在教材指导下更加明确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教师只有以课程为指导性,给予“约束”、给予“帮助”和给予“引路”。
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的教育与学习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强调学生亲自思考、亲自制作、亲自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思考”的基础上“制作”、在“设计”的基础上“考察”、在“探究”的基础上“想象”、在体验的基础上“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提出问题,这样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增长知识、实现跨越。
语文综合性的理解极为可观,既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有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性发展,还有对思想感情的陶冶与升华,所以说,语文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不易,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综合性指的还有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也有与社会的、自然的、科学的综合、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的互相促进与发展;在含有语文量与语文性质上作出思考,自然、社会、科学,以及文化的素养全面提高,都是让学生把所有学到的知识“转换”为能力才是贡献社会的能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社会需要、运用于社会发展,这才是我们培养一代新人的真正目的。我们说,文化的运用面积广容量大,整个社会都缺少不了“文化”这一核心、普遍、必要的问题;数学与科学的初步认识少不了文化(也就是语文)对文字资料的介绍,所以,语文是任何一门科学与学科的“眼睛”和“思维”与“记录”及“资料”。
3.新课改下研讨性教学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教师必须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不厌其烦、三番五次地阅读、精读、分析、钻研,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新课改前后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比较,并且能够比较准确地比较,有句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而研讨比较更能深入细致的发现作为教师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施教的不足或严重不足;研讨自己就是要改变自我,适应新教改理念和教育教学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应用与发展,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不但要在思想上、方法上改变自我,而且还要在“位置”上彻底改变,把机械式教法变为灵活式,把灌输式教法变为引导式,把课堂式教法变为实践式,把教师身份变为学友式身份等等。
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激励学生,使学生佩服老师、尊敬老师、学习老师,以因材施教继承古意创新今意,全面性提高学生素质,既不能死板硬套、墨守成规,也不能灵活无规、超出章程,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遵守,在遵守的原则下发展;教师要一改过去板着面孔讲课,执着教鞭教学,罚在门外惩处,变着法子不理等等不良教育行为,要树立民主平等意识,关心热爱学生,宽容理解学生,鼓励欣赏学生等“以人为本”的新型方法。
教师应该“知生莫如师”,若要“知生”必须“研讨”学生,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要达到整体班级、个体学生和特殊学生的了解,了解的程度必须详细和深刻,了解的方法必须亲自调查、具体真实、全面准确,了解的内容必须面面俱到,事实俱到和人人俱到;一个班的学生从出身爱好、家庭经济、文化环境、接受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甚至还有很大差别,不了解就不能因材施教、不了解就不能“研讨”学生、不了解就不能提高学生,了解是必须的;把学生当学生看,把学生当朋友看,为了使学生学有发展,还必须把学生以成人看待和要求,使学生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