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朝: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2017-01-12蔡晓梅向燕妮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本刊记者 蔡晓梅 图/本刊记者 向燕妮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王本朝: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文/本刊记者 蔡晓梅 图/本刊记者 向燕妮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物简介:王本朝,男,文学博士。1965年10月生,重庆市梁平县人。现为西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红岩杂志社编委,重庆市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出版学术专著6部,参与主编著作、教材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8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刊物全文转载、复印40多篇,被学术研究界评论和引用500多篇次。
王本朝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对重庆有着深厚的情感。约见前,王本朝似乎“没空”理我们,我甚至担心他不好交流,可当见面的那一刻起,才发觉是“自寻烦恼”,他真的只是太忙而已。他不拘束,相当和蔼,还有一点可爱;他很理性,对待学术严谨认真,不能容忍一丝的懈怠;他也感性,会因为一颗树联想到动植物的生命平衡;他会“一针见血”,“今天的,我爱你,不是一种感情,是一种修辞。”
他曾说:“现在我背靠鲁迅,仰望吴宓。他们二位也是我们西南大学文学院的精神领袖,他们的精神和学问也是我们的立院之本。”对于西南大学文学院,王本朝可以说是深爱,因为在那里有他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无限记忆。
他爱文学,也爱美学,从业几十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现代美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都说以文学为业的人,离温暖更近,王本朝就是其中之一,言语中充满着对文学和生活的热爱。
梦想与文学
生活中的王本朝有着双重性格,他的内心深处喜欢宁静的状态,为了适应周围的世界,他也会“好动”,用他的话说:“生活中比较活泼,工作研究很严肃,只要不是学术上的就活泼。”谈到与研究、论文相关的事宜,他的学生都很怕他,因为他追求的是“完美”,但在生活中,他却很随和,你可以跟他开任何玩笑。
上世纪80年代初,王本朝梦想进入公安系统,所以他想着报考西南政法学院,但在那个年代,读政法学院要交学费、生活费等费用。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考量再三,他“被动”地进入了师范的领域,“因为师范不需要学费和生活费。”
这是被动的开始,却是主动的努力。王本朝属于做一件事情就会认真投入的人,无论是什么事,就算是与梦想擦肩而过,只要有了选择就必须全方面的接受它,全身心的投入它。
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王本朝也依然坚守着教书育人的阵地,期间也曾有无数的机遇。90年代初,王本朝就被推荐到《人民日报》担任职务,“当时我也没去,我就觉得干教育,就得一直待在高校,必须执着于自己的高校工作。”
命运是带着曲折的开始,但是进入西南师范学院(现为西南大学),却成就了王本朝的文学事业,以至于他此后的研究生、博士都是选择的文学专业。在这个专业中,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读书、思考和研究。
王本朝与斯洛伐克汉学家高利克合影
王本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参加老舍国际学术研讨会
王本朝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王本朝几十年都围绕着中国现当代文学,如今也研究中国现代美学。在他看来,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不同于古代文学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它的贡献和作用是巨大的。
文字与力量
除了学术论文,王本朝最喜欢写散文,他曾经在重庆日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等报纸上都发表过自己的散文。“我写散文是对学术研究的一种互补,学术研究很花心力和精力,又花时间去查阅资料,还要苦思冥想,最后写出一篇好论文要花很长的周期。”
一部科研成果著作完成后,王本朝不喜欢其他的娱乐方式,就喜欢写散文。对他而言,写散文是一种调剂,也是一种回忆,一种感慨,同时在心灵上也是一种平衡。“写一个散文出来,会感到温润,我们要学会用记忆来弥补碎片。”
2011年,王本朝纪念岳父的散文《沉默的父亲》发表在重庆晚报上。他的岳父是一个沉默的人,干活多,说话少,“世事无常,自然无情,10年前的春天父亲去世了。生前沉默的父亲就永远沉默了,如同悄悄地出门远行,让我们在悲伤中一点一滴地记忆起他所有的故事,父亲生前并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无法睹物思人,只能在内心里深藏着无言的敬意和永远的怀念。”
在发表这篇散文之前,家人其实也质疑过,“搞文学的有什么用?”可当王本朝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回顾,把一个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的人写活了,将岳父从记忆中打捞出来,家人全都泪流满面,这是一股无形的力量。
王本朝接受本刊记者蔡晓梅采访
名家与偶像
当王本朝回过头看这一切,至于当初为什么会进入这个领域,王本朝有自己的三个理由。
现当代文学以文学的方式参与了现代社会的变革,推动了现代中国的发展和转型。它彰显了一种现代价值、现代理念,比如个人主义和爱情自由,它以文学的样式参与现代社会变革,推动现代社会发展,这是一个吸引王本朝的地方,“文学与现代中国历史变迁保持着紧密联系。”
在采访中,王本朝说他的偶像是鲁迅,因为他有最复杂的个体和最丰富的灵魂。王本朝也直言不讳,“鲁迅达到的高度,所蕴含的深度,是其他作家所不能比拟的。”现代文学,一些作家严格意义上讲可以称作经典型作家,比如鲁迅、沈从文,诗歌中的穆旦、徐志摩,散文中的朱自清,他们的文学成就绝不输于古代作家。特别是鲁迅,王本朝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从屈原、李白、杜甫到曹雪芹,再就是鲁迅了,只有这五个人是成就最高的。那么现代作家只有短短的50年,它能有这么恢弘的成就,文学本身把我吸引了。”
在研究现代文学领域,王本朝在投入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现代思想、现代文化的轨迹,也能够把握着现代社会变化的痕迹,他认为,现代作家所表现的现代人生是最丰富的,比如关于希望与绝望、关于孤独与抗争,以及现代的多种感性经验,“在我们现代作品中,可以很容易地从作品中对象化自己的个人经验。和古代作家不同,现代作家和我们的生命经历很相似,能够从作品中触摸到人生的一些经验,好像在写自己,写自己感受到的这个世界,和本人的生命形态。”
虽然研究现代文学数十年,但是王本朝对它的认识并没有完全清晰化,也还处于一种变化中,“它值得我们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
追忆与坚守
在王本朝的人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父母。直到现在,80多岁的他们依然生活在农村,因为热爱那片土地,他们无法远离庄稼而生活在钢筋水泥筑造的生活里。
王本朝的身上流着农民的血液。在父母身上,他也得到了一个认识,不断的劳作总是有收获的。王本朝的老家在梁平县的一个半山腰上,庄稼都生长在山上,粪桶都不能平放在地上,只能用手提着桶浇灌农作物。他的父母不管日出下雨都在外劳作,太阳大了,带着草帽;下起雨来,披着斗笠……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做好农民这个工作,每天到地里去看庄稼,守护庄稼。他们只要没生病,就算有轻微的感冒也风雨无阻。他们没有什么学问,字也不认识,也教不了我学问,但是做任何事情你只要不断去劳作,全身心地扑在这个事情上面,就会有收获。只要生命存在一天,我就会写东西,一直看书。”王本朝认真地说道。他把学问当作自留地,努力种好它。在他的家里藏书多达一万多册,除了书房,客厅也放了不少书。
王本朝的父亲从不抱怨,认同自己的身份,不好高骛远,也不怨天尤人,就脚踏实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谈劳作,不问其他。他也一样,老老实实地做着自己的学问,在西大的校园里,陪着一批又一批菁菁学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