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四转一改 实施三创一强重庆市大足区推动存量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和思考

2017-01-12周少政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6年6期
关键词:存量升级转型

文/周少政

开展四转一改 实施三创一强重庆市大足区推动存量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和思考

文/周少政

作者近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就区域经济而言,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存量经济的挖潜增效对“稳增长”至关重要;又由于存量经济中的无效供给问题突出,其转型升级已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和关键。因此,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都必须高度重视存量经济的转型升级。

2013年以来,大足区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做大增量调结构,一手抓转型升级、盘活存量稳增长。在全力引进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着眼于存量经济的转型升级,系统开展市场主体“四转一改”(“无证经营转为有证经营”、“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限下商贸企业转为限上商贸企业”、“规下工业企业转为规上工业企业”及“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企业“三创一强”(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等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近三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2.1%。

全力推进存量经济转型升级

大足工商业起步早、民营经济活跃,市场意识较强;大足存量经济规模较大,是稳增长的重要基石,是做大增量的重要基础;大足产业特色鲜明,以汽摩、五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旅游为支柱的产业基础较好,产业内部的协同能力较强。但是,市场主体结构不优、产业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企业“低散弱”等问题较突出。一些企业仍在走低层次技术、低水平管理、低附加值产品、低价格竞争的老路,导致增值空间较小、市场份额不高;一些企业还停留在“作坊式”生产、“背篼式”经营状态,

缺乏现代营销理念,无商标、无品牌、无畅通销售渠道现象突出。

针对以上问题,在全面调研基础上,我们先后出台了推进市场主体“四转一改”、“1+5”文件和推动企业“三创一强”、“1+3”文件,按照“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分步推进”原则,全力推进存量经济转型升级工作。

系统设计,重在盘活盘强。一是明确转型路径。分两步交叉推进:一方面,按照市场主体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路径系统推进“四转一改”,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在结构上、组织形式上完成转型;另一方面,筛选一批优质企业开展“三创一强”,切实增强以创新为核心的内生动能,引导“草根”企业逐步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真正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二是确立转型目标。分别制定3年目标任务,分阶段、分行业、分区域立体推进,力争通过系统培育,使市场主体主要结构性指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同时,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将转型创新变为企业自发行为,从而有效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空间、提升企业市场占有份额和综合竞争力。三是突出转型重点。“四转一改”是普遍性、基础性工作,主要对广大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帮扶市场主体克服先天劣势、提升发展层次。“三创一强”以规上工业企业和限上商贸企业为主,突出创新驱动战略,对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全程进行帮扶引导,推动企业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推引协同,突出政府引导。一是全面简政放权。探索推行“并联审批”等审批改革,相关审批和服务部门全部开通“绿色通道”,并实行“转企”身份认定,“一证通”办理相关手续。在行政服务大厅开设专门窗口、联合办公,确定专人和代账公司实行全程跟办和代办服务,做到“一次性提交材料”和“一次性办结证照”,切实帮助转型企业简化手续、缩短时间。二是减轻税费负担。税收方面,确保3年培育期不增加转型企业税负水平,对因生产经营规模扩大的,税收增量区级分成部分全额返还企业;对办理转型登记过程中缴纳的税款,由区财政全额补贴。规费方面,免除转型涉及的过户、证照变更等工本费;对转型过程中发生的验资、评估等,由区财政采购中介机构统一实施并支付费用;每年拨付专项工作经费,免收转型涉及的组织机构代码费用等等。三是强化政策扶持。打捆使用科技、商贸、民营经济、微型企业等专项资金,原则上向转型和创新企业倾斜;对完成“个转企”并规范财务制度的,3年内每年给予会计补贴;对“限下转限上”、“规下转规上”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进入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或成功上市的,给予200万元以内的补贴和奖励;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转型企业贷款进行专项贴息。通过坚持企业主体与加强政府引导两条腿走路,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引导作用,有效解决了“不愿转、不敢转”等问题,最大限度调动了企业转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立足创新,激发内生动能。一是结合实际找准创新关键。技术创新突出“机器换人”,以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改造升级为核心,根据生产实际和企业承受能力,对老式机床、冲床等进行单机改造或引进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管理创新同步引导企业加强生产、质量、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规范的生产管理体系、资金监管和成本控制制度、薪酬管理制度等,推动企业从传统家族管理为主向现代企业管理为主转变。营销创新主要帮助企业从营销策略、营销方式、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加快企业营销从末端配套为主向全程融入为主转变。二是搭建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围绕技术改造、设备升级,建成大足区自动化设备改造中心、自动化技术服务中心等平台,引进重庆华数机器人、深圳迪能激光等12家自动化设备公司,为企业提供设备改造服务。建成大足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膜材料技术研究院等15个市级以上科技服务、研究开发机构或分支机构,引进重科院智能制造装备研究院、重邮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研究院等10余个产学研协同创新机构。借力“互联网+”,成功打造5个众创空间,建设电商创业孵化园,上线运营“龙水购”、“龙水五金购”等电商平台。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整合专项资金1000万元设立“助保贷”基金,组建双发地产基金、中以农业股权投资基金、鑫桥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三是“一企一策”提升创新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的薄弱环节,“一企一策”建立创新企业动态培育库和“路线图”,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帮扶方案,精准帮助企业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针对传统五金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落后等问题,为企业量身引进自动冲床送料机、激光切割机、冲压机器人等一批关键设备,在热处理、激光焊接、关键部件铸造等方面攻克一批共性技术,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减少工伤、提高质量和效率。

全区存量经济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

大足区将存量经济转型升级列为全区重点工作,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形成推进转型升级合力。经过三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全区存量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企业转变了观念。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思想和舆论先行,深入开展宣传培训、考察学习、典型示范,鼓励企业大胆试、敢于闯。通过持续引导,推动广大“草根”企业家逐渐从“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状态中觉醒,增强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干事创业的冲劲,涌现出一批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领军企业和优秀企业家代表。

发展改革并联审批

优化了市场主体结构。截止2015年底,全区累计完成“无证转有证”6100户、“个体转企业”1600户、“限下转限上”178户、“规下转规上”139户、“股份制改造”41户。新增小微企业1.1万户,各类市场主体突破5万户,“个企比”优化为3.1∶1;规上工业企业新增110家、达到345家,产值过亿元企业增加4倍、达到215家;限上商贸企业新增137家、达到236家;6家企业在OTC等场外交易市场挂牌,2家企业与券商签订了新三板挂牌辅导协议。

盘活了存量经济。一批传统工商贸企业逐步建立起现代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并迅速扩大了规模、占领了市场、提升了经济效益。全区工商税收年均增长22.3%,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年均增长13%、18%,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年均保持15%左右增长。存量经济的盘活有力保障了“稳增长”,近三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2.1%。

增强了创新动能。通过实施创新驱动,近年来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15年全区R&D投入达到2.6亿元。引进自动化设备200余台(套),改造完成85%以上老式冲床、车床;实施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24项,转化应用科技成果200余项;树立100余户管理标杆企业,20家企业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创建重庆名牌产品、知名产品、著名商标50余件,新培育电子商务主体200余家,全区开设网站(网店)近1700个。近年来,大足先后成功申报“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地区”、“重庆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重庆市特色产业(环保装备)建设基地”、“重庆市现代五金产业示范基地”、“市级重要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和“重庆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2015年被列为全市首批5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之一,2016年5月,市政府批准设立重庆大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

存量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目前的探索是初步的,取得的成果也是初步的。在工作推进中,我们也有一些体会和感悟,这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坚持增量提升与存量盘强并重。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既要着眼长远,大力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做大增量调结构,抢占升级发展的制高点;又要立足已有基础,加大调优存量经济的力度,通过内部结构的整体优化,以及技术、管理、营销等水平的综合提升,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提高存量经济质量效益,切实增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坚持企业主体与政府主导互动。转型创新过程中,既要确立企业主体地位,千方百计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引导企业加大转型和创新力度,不断增强转型升级的生机和活力;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升级发展的良好环境,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阶段探索分类引导机制,并及时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总结推广经验等,科学指导和引导转型升级。

工业大联统

第七届中国大足国际五金博览会

技术创新

坚持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共促。当前,地区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为此,既要优化要素保障,更要强化创新引领,找准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的平衡点,扭住强化创新意识、主体地位、政策措施、人才队伍等重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以创新驱动引领和支撑经济转型发展。

坚持政策引领与市场倒逼同步。转型创新势必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需要经过一定“阵痛”才能破茧成蝶,在尚有发展空间或生存可能的情况下,不少企业都会回避这个“阵痛”。因此,既要通过简政放权、扶持引导,切实降低转型成本、减轻转型负担,帮助企业度过“阵痛期”,不断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倒逼作用,加大对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建立健全落后生产能力淘汰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产品,倒逼“低散弱”逐步迈向“高精尖”,为转型升级提供足够的外部推力。

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张勤)

周少政,中共大足区委书记(撰文时为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区长)

猜你喜欢

存量升级转型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回暖与升级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腐败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