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铣教授治疗囊肿型痤疮经验
2017-01-12杨佼吴小红丁旭董莹崔炳南
杨佼,吴小红,丁旭,董莹,崔炳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名医经验·
许铣教授治疗囊肿型痤疮经验
杨佼,吴小红,丁旭,董莹,崔炳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许铣;囊肿型痤疮;辩证施治;名医经验
许铣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皮肤科专业近60年,对各种皮肤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青春期多发,主要在颜面、颈胸、背等皮脂溢出的部位出现白头或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具有一定的损容性。囊肿型痤疮是痤疮中较为严重的一型,多由寻常型痤疮发展而来,毛囊处炎症未能控制,继续发展,形成大小不等暗红色炎性结节或囊肿[1],愈后常留有疤痕、色素沉着,临床治疗难度颇大,因严重影响美观,对患者身心产生严重影响。
1 从中西医双方面认识痤疮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主要因为雄性激素和皮脂腺分泌增多;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还与遗传、免疫,使用化妆品,饮食刺激和内分泌紊乱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加大环境污染的加剧,近年来有向低龄和高龄发展的趋势小到十来岁的学生,大到三四十岁的中年人,高龄患者以女性多见。
现代医家对痤疮的分型有数十种之多,有气血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标准不一,如肺经风热型、肺胃热盛型、脾胃湿热型、气滞血瘀型、痰瘀互结型、肝郁血热型、肺胃湿热型、热毒壅盛型、上热下寒型、冲任不调型、阴虚内热型。根据现有文献辨证统计分析,常见有肺经风热、湿热内蕴、血瘀痰凝、冲任失调等,以热证居多,气郁、气滞、血瘀为主,兼证多见湿聚、痰凝、热毒,实证常涉及肺、胃、肝,虚症常涉及脾、肾两脏[2]。
朱仁康教授认为囊肿性痤疮辨证论治主要为痰瘀型,治宜活血化瘀,消痰软坚,方用化痰散结丸[3]。庄国康教授师承朱仁康,在其基础上,对于囊肿型痤疮辨证进一步发展研究,认为发病机制是痰瘀热互结,治疗上宜清热化痰散瘀[4]。许铣教授认为,囊肿性痤疮主要以湿热为主,兼以痰热、血瘀等证,治疗时应辨病论治,对症治疗。
囊肿型痤疮患者大多病程较长,且湿热体质较多,湿热酿痰,或因病久脾失健运,水湿停聚为痰;或因肺胃积热,久蕴不解,酿湿成痰;且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久病多瘀。痰与血搏结,痰瘀互结积于面则形成各种难治性痤疮,预后较差。患者常见皮损色暗红、肿痛,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往往伴面色晦暗,纳呆,腹胀或腹部包块,女性可见月经量少色暗,或有血块,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涩或滑。中医辨证多为痰瘀交阻证,治宜化痰祛瘀,软坚散结。临床时需要结合兼夹皮损证候,加减治法。如表现为色红为兼有血热,治宜凉血;表现为肿痛辨为热盛或邪毒,治宜清热解毒;表现为抓痕,瘙痒,辨为风邪,治宜疏风止痒等。
2 治疗方案中西并举
许铣教授经常强调,中西医并举,中西医诊断、治疗相结合,相借鉴,是每一个现代中医临床医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并通过其自身长期的临床疗效得到了证实。中医治疗安全,有效,从“治病求本”的角度出发,辨证准确,可从根本上减轻复发程度,治病兼治“心”,使患者长期受益。许老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安全、有效且患者易于配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用药方案。中医方面,基于痰瘀内阻的基本病机,许老确立的治疗基本法则是活血化痰,软坚散结。同时,许老强调“以通为用”的原则,临床上注重调节患者排大便及月经的通畅。西药方面,针对患者皮脂腺分泌旺盛,使用异维A酸软胶囊来控制油脂分泌。针对细菌的感染,采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常用药物为甲硝唑联合青霉素或者红霉素类药物。多数患者服用异维A酸类药物后口干症状明显,且痤疮患者多为年轻人,许多患者担心此类药物对生育的不良反应。针对这一情况,许老的原则是小剂量服用,配合中药内服及外用,坚持治疗即可奏效。
一些囊肿型痤疮患者,疾病有一定损容性,而患者多为年轻人,对外貌要求较高,长期患病到处求医,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多有自卑情绪,对治疗信心不大。许老在初诊时,会交待患者把痤疮的治疗作为“持久战”,分疗程治疗,“0-4-8-12”周见疗效,不必急于求成。多数患者在第4周复诊时,初见成效,许老会继续鼓励治疗,帮助患者重建信心。
3 经验方及加减化裁
在痰瘀交阻证为主的辨证基础上,许铣教授以古方“消瘰丸”(玄参,生牡蛎,浙贝母)合以活血化瘀之品衍生出“丹参散结方”,用以治疗以囊肿,结节为主要表现,症见颜面丘疹,小结节,囊肿,皮损部位深,部分合并头颈部,腋下毛囊炎临床分期为3~4期的囊肿型痤疮。丹参散结方组方如下:丹参15 g,益母草15 g,玄参10 g,生牡蛎15 g,浙贝母10 g,夏枯草15 g,连翘10 g,赤白芍各10 g,苍术10 g,茯苓10 g,甘草6 g。功能:凉血活血,化瘀散结。方中丹参/益母草共为君药。丹参活血,凉血,散瘀,《本经》言其“(除)寒热积聚;破症除瘕”;益母草活血祛瘀,利水,《本经》:“主瘾疹痒。”《本草求原》:“清热,凉血,解毒”,二味合用,共奏凉血活血之功效。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生牡蛎,浙贝母软坚散结,三味合而消瘰,共为臣药。夏枯草清热泻火,散结消肿,赤白芍共用以柔肝理气,凉血养血,三药均入肝,共为佐药此也体现了许老调情志,从“肝”论治皮肤病的思想。苍术,茯苓以健脾燥湿,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
临床加减化裁:瘙痒为甚,加生龙牡,磁石,徐长卿等;痰湿内阻,加半夏,陈皮,生薏米,苍术等;囊肿较深,加生薏米,附子,败酱草等;心情烦躁、易怒,加柴胡,香附,夏枯草,龙胆草等;眠差,加珍珠母,磁石,酸枣仁,远志,茯神等。
4 临床验案
病案1:患者女,47岁,2014年4月22日初诊,面部红色丘疹伴脓疱反复发作2个月。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伴囊性脓疱,自觉瘙痒或有轻度疼痛,无明显全身症状。月经正常。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查体:面部皮肤油腻,可见密集但不融合的毛囊红色小丘疹,部分为毛囊性小脓疮,有时可挤出粉状物,量多,色红,疹间皮肤正常,皮疹表面无鳞屑或脂溢性物覆盖。脉弦舌暗红苔薄黄。曾外用面膜,未见明显好转,于我院就诊,西医诊断“成人痤疮糠粃孢子菌毛囊炎”,中医诊断“粉刺瘀热内结”。内治以活血化瘀散结清热为法,方选丹参散结汤加苦地丁15 g,三颗针15 g,生山楂15 g。外治以清热解毒控油为主。方药生何首乌15g、柿蒂15g、黄芩15g、马齿苋15 g、白鲜皮15 g。2014年5月6日复诊,面部丘疹明显好转,无新发皮损,脓头明显减少。继续目前方案治疗。
病案2:患者男,24岁,2016年7月7日初诊,头皮反复发作囊肿结节脓疱3年余。患者头部,项部多发囊肿,囊性脓疱,结节,部分新发皮损疼痛,曾于外院手术治疗,反复发作。无明显全身症状。青春期时曾患痤疮。皮科查体:舌暗红,苔黄,脉滑。西医诊断: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中医诊断:粉刺,痰瘀内结。内治以化瘀散结,清热解毒为法,方选丹参散结汤加蒲公英15 g、地丁15 g、三颗针15 g、生黄芪30 g、桔梗6 g、桃仁10 g、百部10 g,30剂,水煎服1剂/d。外治以清热解毒控油为主。方药生何首乌15 g、柿蒂15 g、黄芩15 g、马齿苋15 g、白鲜皮15 g、黄柏15 g,水煎洗头,1次/d。同时予抗生素及小剂量泰尔丝10 mg隔日1粒口服。2016年9月29日复诊,囊肿、结节较前减小,无新发皮损。治法继以化瘀散结为法,方选丹参散结方加白鲜皮15 g、黄芪30 g、桔梗6 g、桃仁10 g,30剂,水煎服1剂/d。外用药及口服西药同前。2016年11月24日复诊,头部囊肿、脓疱改善,无囊性脓疱,仅余部分硬结及暗红色色素沉着,近4个月无新发皮损。治疗继以活血化瘀散结为法,在前方基础上加三棱6g、莪术6 g,萆薢15 g。继服30剂以巩固疗效。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6:936, 1165-1169.
[2]杨岚,李元文,曲剑华.痤疮辨证分型的文献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5,34(6):472-473.
[3]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朱仁康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97.
[4]刘婧,宋坪,陈岩.庄国康从痰瘀热互结论治囊肿型痤疮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8):1036-1037.
R758.73+3
B
1672-0709(2017)02-0184-02
2015-04-19)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项目(编号:CM201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