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爱民教授温法散法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

2017-01-12姜云平王坤

关键词:内热鳞屑凉血

姜云平,王坤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焦作454000)

刘爱民教授擅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常见以疑难皮肤病,尤其是近年来独辟蹊径,在银屑病经典辨证的基础上,运用温法散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跟随刘爱民教授学习期间,对其灵活运用辨证思维治疗银屑病感触颇深,特此总结如下。

1 温法散法理论的提出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好的临床疗效。目前主流的辨证思路是把银屑病分为为“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1]。刘教授称之为“经典三证”。其治疗也以清热凉血及清热解毒的寒凉药物为主。“经典三证”的提出为医者们治疗银屑病提供了有效的辨证思路,对于初学者来说有较好的指导意义。银屑病属于顽固性的皮肤病,其临床表现及证型多变,一味依赖“经典三证”容易导致思维僵化,陷入固定的思维和方法。临床实践证明,这样的分型也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故此,刘教授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在国内率先系统提出了运用温法散法治疗银屑病的理论,且将之辨证为“寒包火”、“阳虚外寒”及“肝经郁热”的“温散三证”,此三型是“经典三证”的有效补充[2],在此理论指导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证明银屑病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3]。很早以来,刘教授就对银屑病患者南方少,北方多,冬季容易复发或者加重,夏季减轻或者消失的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探索其致病的理论根源。《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和自然是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应的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体能够适应四时的变化则不病,若不能适应季节变化则致病。冬季气候寒冷,寒为阴邪,寒性收引凝滞,寒袭肌肤腠理,腠理闭密,体内热邪不能外散,从而发于肌肤,出现红斑、鳞屑,从而导致外寒内热的“寒包火”证。而素体阳虚内寒的患者,秋冬季节气候转寒,寒邪外袭肌肤腠理往往导致内外皆寒的阳虚外寒证。另外部分患者长期病情久治不愈,情绪烦躁易怒,久之郁而化火,热入血分,往往出现肝经郁热证。在此理论指导下,只要辨证准确,临床中大胆使用温阳通阳的药物,往往能够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在人体起到温煦、推动、固摄的重要作用,故有“得阳者生,失阳者亡”之说。《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温法即温扶阳气之法,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八法之一,也是贯穿整个《伤寒论》的基本治疗大法。扶阳之法包括温阳和通阳两个方面。温阳法适用于阳气不足证,通阳法则用于阳气阻遏证。阳气不足者,不能够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要补其不足;阳气阻遏者,气机升降出入布运失常,流行受阻,故要疏通其受阻的阳气,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临床亦见部分患者肝气郁结,气机失调,郁而化热,热入血分,瘀于肌肤而致本病,采用疏肝解郁,清解郁热的方法,使得肝郁得解,郁热尽散,很快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谓之散法。散法的提出则来自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之“郁者发之”。“治百病调气为要”,气机失调则百病由生,故采取“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郁者散之,散者收之,上者降之,下者升之”的方法,从而使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机体恢复正常。

2 何为“温散三证”

“温散三证”和“经典三证”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在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辨证论治,而不是一味的套用其理论和方药,以免思路僵化,陷入误区。符合“经典三证”三证的就根据其辨证结果大胆使用温通之剂,符合“经典三证”的则灵活运用其理法方药。只要辨证准确,临床疗效是肯定的。银屑病病因病机及症候复杂,往往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尤其是久病的患者,症候多变,故临床辨证需要灵活,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抽丝剥茧,找到确切有效信息,准确辨证,方可取效。以下为“温散三证”的特征:均为久病之人,病情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使用中药治疗期间,大部分患者都是使用过或正在使用寒凉药物治疗。发病与季节因素关系密切,秋冬季节发病或者常年发病,病情冬重夏轻。外寒内热证的病人皮损为淡红色斑片或者红色斑片,鳞屑少,瘙痒不甚,畏寒肢冷,受寒或者感冒往往导致病情加重,舌质红,苔淡白或者黄,脉沉或者紧。治宜辛温散寒,清热凉血,方用麻防地黄汤加减[4]。阳虚外寒证患者皮损多为淡红色斑片,不痒,鳞屑细碎,面色常暗淡无华或者淡白,畏寒肢冷,手足不温,易于感冒,喜热饮,畏寒凉食物,大便溏,舌淡,苔薄白或者白滑,脉沉弱。治宜温阳散寒,益气解表,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肝经郁热证患者青壮年多见,男女均有,体质较强壮,皮损常为红色大小不等斑片,鳞屑较厚,瘙痒明显,面红,情绪急躁易怒,女性月经不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或弦紧。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凉血,方以丹栀逍遥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0岁,于2013年12月10日就诊。患者以躯干四肢出红斑丘疹鳞屑伴随瘙痒10余年,加重3个月为主诉来我科就诊。10年前初次发病,诊为“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给予中西药物治疗(不详)后好转,但未完全治愈。其后于多家医院、诊所等处就诊,效果不佳。皮损一年四季都有,时轻时重,冬重夏轻。3个月前皮疹突然加重,躯干四肢颜面均可见大小不等红斑丘疹,较大的成人手掌大小,色红,浸润明显,上覆较厚鳞屑,瘙痒明显。患者形瘦,面色淡白无华,自诉平时喜热饮,易感冒,怕冷,舌尖红,苔薄白,脉沉弱。诊断为诊为“寻常型银屑病”,辨证为外寒内热证,治宜辛温散寒,清热凉血,方用麻防地黄汤加减。方以生麻黄9 g,防风12 g,生地黄 9 g,水牛角 30 g(先下),丹皮 15 g,赤芍 12 g,白鲜皮 12 g,地肤子 12 g,甘草 5 g,10 服,1服/d,水煎服。外用去炎松乳膏,2次/d。二诊未出新疹,原有皮疹颜色淡红,鳞屑减少,瘙痒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内热之象减轻,虚寒之象显露,故改为温阳散寒法。给予生麻黄9 g,制附子9 g(先下),生黄芪 20 g,防风 12 g,鸡血藤 20 g,丹皮 12 g,赤芍12 g,甘草6 g。10服,1服/d,水煎服。外用药改为复方氟米松软膏,2次/d。三诊皮疹较前减轻,舌脉同二诊,二诊方基础上加细辛5 g,15服,1服/d,水煎服。外用药同前。四诊仅有少许皮疹,患者不耐受中药汤剂内服,要求中成药口服,给予归脾丸和玉屏风颗粒巩固疗效。本例患者初诊皮损颜色红,鳞屑后,且瘙痒剧烈,舌尖红,为一派血热之象,但患者加重时间在冬季,自诉有冬重夏轻的情况,而患者喜热饮,易感冒,怕冷,舌苔及脉象为阳虚之象。寒邪外袭,致使阳气不通,腠理禁闭,从而内热不解,血热蕴肤而致病。故本证为外寒内热的寒包火之证。给予清热凉血的水牛角、生地黄以清内里的血热,生麻黄、防风疏风散寒以解在表之寒,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白鲜皮、地肤子燥湿止痒,甘草调和诸药。药后皮疹减轻,内热之象明显减轻,虚寒之象明显,故以温散之法为主,给予生麻黄疏风散寒解表,制附子温阳散寒,一去在表之寒邪,一去体内之寒邪,内外合用,共起温阳通阳,解表散寒之功。生黄芪益气固表,鸡血藤养血活血,丹皮、赤芍凉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药后疗效显著,三诊方加细辛助麻黄、制附子温阳之力。四诊以归脾丸益气健脾以补后天之本,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以调肺卫防止外袭内袭。总之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大胆使用温散药物,取效甚速。

4 小结

作为临床常见病,银屑病是皮肤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大部分银屑病患者病因复杂,症候多变,故此病情迁延难愈。医者们在临床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准确的辨证是取效的保证,而不要思想僵化,固定于某方某证,遇到难治性病例一定要多方面考虑,常规治疗方案无效的话可以换个思路和方法,问题有可能迎刃而解。

[1]李曰庆.中医外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学校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99-202.

[2]刘爱民,张步鑫,屠远辉.皮肤病中医诊疗思路与病例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8-30.

[3]全国银屑病流行调查组.全国1984年银屑病流行调查报告[J].皮肤病与性病,1989,11(1):60-72.

[4]刘爱民.运用温法、散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体会[J].中医杂志,2009,50(9):792-793.

猜你喜欢

内热鳞屑凉血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外出踏青排内热
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
臭菘靠“内热” 融冰的花儿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基于PMV 模型和FCM算法的车内热舒适评估方法
牛皮癣有什么良药良方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