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农农发〔2016〕7号)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
2017-01-12
附: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农农发〔2016〕7号)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脱贫攻坚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做强茶产业,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和脱贫攻坚,大力弘扬中国茶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做强茶产业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发展新理念为统领,以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目标,以布局优化、品质提升、产业融合为重点,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市场导向,实施创新驱动,强化政策引导,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国际化的茶叶集团,创响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茶叶品牌,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茶产业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推进。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划定优势区、确定最宜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企业与农民联合建设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和营销体系,推进产加销衔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综合运用安全投入、物理技术、信息技术、绿色防控等措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注重质量效益。加快茶叶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基础条件和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推进机制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组织化程度,提高产品质量效益。
四是坚持品牌带动,培育企业集团。实施品牌战略,创响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扩大中国茶的知名度。坚持扶优扶强,支持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茶业集团。
五是坚持着眼全球,拓展国际市场。抓住农业深度融入国际的契机,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弘扬中华茶文化,拓展茶叶国际市场,提升我国茶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一稳定,稳定茶园面积。划定优势区、发展最宜区,到2020年茶园面积稳定在4200万亩左右。两翻番,实现茶叶总产值和出口额翻番。到2020年,干毛茶产值达到3000亿元、比2015年翻一番,茶叶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比2015年翻一番。三提高,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茶叶质量效益,加快品种改良,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升茶叶机械化水平,以质增效。到2020年,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比达70%以上,比2015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创建茶叶知名品牌,培育大型茶叶集团。到2020年,培育5个销售额超50亿元的茶叶集团、20个销售额超20亿元的茶叶集团,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培育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超大茶叶集团。同时,打造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茶叶知名品牌。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实施茶林间作,培育健康茶园土壤,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绿色防控,保护茶园生态环境。
二、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茶叶生产最宜区
(四)坚持适区适种。根据自然条件和适制茶类,确定好主栽品种,做到适区适种、适区适制,充分发挥品种特性,实现产量和品质提升。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引导非优势区域适时适度退出茶叶种植。
(五)划定最宜区。根据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茶叶生产区域布局,划定优质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等茶叶的生产最宜区。巩固长江流域茶区,以生产优质绿茶、红茶和黑茶为重点,优先发展南岭以北、长江以南最宜区。提升东南沿海茶区,以生产优质乌龙茶和名优红茶为重点,优先发展闽南、闽北及粤东最宜区。振兴西南茶区,以生产优质绿茶、红茶、黑茶为重点,优先发展滇西滇南、黔中黔东南及桂西南等最宜区。
三、实施创新驱动,提升茶业科技水平
(六)加快育种创新。贯彻新修订的《种子法》,加快实施茶树品种登记制度,加强茶树资源和新品种保护,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资源引进、品种选育。建设国家级原原种培育基地、省级原种保存及扩繁基地、良种苗木生产基地等三级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十三五”期间,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区域性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七)推进集成创新。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建技术创新平台。支持科研单位和茶叶龙头企业开展茶叶基础研究及优质高效栽培、名优茶机械化采摘、茶叶精深加工等技术研发,支持利用茶叶开展营养功能性食品创制,力争在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组织科研单位与推广机构协作攻关,集成组装并推广一批区域性、可复制的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培训茶叶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技术骨干,示范带动大范围增产增效。
(八)推进机制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在最宜区扶持一批茶叶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经营,引领标准化生产。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种苗统繁统供、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市场营销等服务,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质量效益
(九)加快标准制定。完善茶叶标准体系框架,制定茶叶产品和生产技术标准。总结茶叶标准园创建经验,完善茶园生产设施标准、栽培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加快制定一批农药残留国家标准,推动一批国家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在茶叶优势区和最宜区,选择一批重点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推广应用茶-沼-畜模式及配方施肥、高效新型肥料、肥水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减少化肥用量。建设一批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加强茶园土壤治理,用健康的土壤生产优质茶叶。
(十一)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开展茶叶生产机具研发,重点攻克名优茶机采技术瓶颈。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大力推广茶园整地、茶树修剪、病虫防治、大宗茶机采等关键环节的实用机具及配套技术,提升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
(十二)提高茶园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挖掘春茶生产潜力,巩固和提高全球高端绿茶市场占有率。推广生态栽培和机采技术,增采夏秋茶,增加单产,提高茶叶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加强老茶园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出能力。研发和应用高效率的夏秋茶加工技术,生产优质、安全的系列产品,满足国内大众消费需求。
五、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茶产业竞争力
(十三)建设原料基地。引导企业在优势区、最宜区建设标准化茶园、推广标准化技术、推行绿色防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支持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原料供应机制,为农户统一提供苗木、肥料、病虫防控、机械作业等服务,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稳定的原料供应。
(十四)建设加工基地。支持企业建设高标准茶叶加工基地,配套现代化加工装备,实现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提升茶叶加工水平。推进分级包装,减少散装和贴牌等低附加值产品销售,积极发展发酵茶,开发国际市场。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开展协作攻关,开发药物、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满足消费多样化需求。
(十五)培育大企业集团。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及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组建产销集团,形成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的格局。引导大型茶叶集团、相关科研单位和社会组织,组建茶产业联盟,推进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策略同向和行业自律。
六、创响茶叶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
(十六)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茶叶主产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依托大型茶叶集团或区域茶产业联盟,制定生产规程、加工工艺、品牌使用规则等,维护区域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支持茶叶生产最宜区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地理位置、产地环境、生产规程及加工工艺流程等标准,严格规范,保证质量。
(十七)壮大茶叶企业品牌。鼓励企业作为品牌经营主体,打造公用品牌下的企业品牌。支持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商标注册,制定企业标准,推动技术创新,改良生产工艺,优化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塑造品牌核心价值。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培育企业文化,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公信力,增强竞争力。
(十八)强力推介茶叶品牌。支持产品品牌主体通过电视、报刊和新型媒体,大力宣传茶叶品牌。通过举办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加大营销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组织品牌茶产品“走出去”,弘扬中国茶文化,创响中国茶品牌。每年春季、秋季举办中国茶业博览会,展示茶产业发展的成就,交流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并发布中国茶叶品牌。
七、加强市场建设,构建茶叶流通格局
(十九)健全市场体系。依托国家级茶叶市场,打造茶叶物流集散、价格形成、产业信息、科技交流、会展贸易等平台,促进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营销模式转变。在茶叶优势区,建设有特色的区域性产品批发市场和产地原料市场,完善冷藏、电子结算、信息平台等设施,推进茶叶现货与期货交易同步发展。
(二十)发展新型业态。结合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建立茶产业大数据,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适应排浪式大众消费向个性化特色消费转变,传统实体消费向跨区跨境、线上线下、体验分享等多种消费业态转变的新趋势,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茶叶电子商务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创新流通新业态,满足不同群体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科普教育、养生养老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直供直销、个性定制、加工体验等新业态和新模式。
(二十一)开拓国际市场。适应国际茶叶消费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巩固绿茶出口市场,扩大红茶等发酵茶消费市场。支持企业提升出口绿茶档次和出口发酵茶的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市场。引导茶叶企业联合开展国际贸易,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保持茶叶进出口有序推进,提升茶叶国际市场份额。
(二十二)弘扬中华茶文化。深入挖掘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精髓,讲好中国优秀文化故事,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人民更好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发挥孔子学院的桥头堡作用,展示中国茶艺,传播中国茶文化。
八、加强指导服务,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二十三)加强统筹协调。做强茶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聚合力量、合力推进。要把做强茶产业纳入“十三五”规划之中,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资源,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上下联动、多方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
(二十四)加强政策扶持。利用现有的种子工程、标准园创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资金,加强高标准茶园建设,推进茶叶科技创新,推广绿色高效关键技术,提升茶叶综合生产能力。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茶产业,形成多方投入的机制。依托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鼓励地方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增加茶产业投入,支持茶叶育种创新、老茶园改造、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
(二十五)加强指导服务。加强茶叶生产、加工、贸易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指导和服务茶叶生产的能力水平。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品种的优质高效、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等技术模式,制定茶叶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质量效益。指导农民落实好科学用药、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保障茶叶的质量安全。
农业部
2016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