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礼》:河间献王的千古悲情一叹

2017-01-12前卫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7年10期
关键词:河间刘彻司徒

◎ 前卫

《周礼》:河间献王的千古悲情一叹

◎ 前卫

“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

—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大司徒》

关于古代地图的使用,古籍《周礼》中有多处记载。如上述记载,地图的功能涵盖了民政、外交、军事、矿产、林业等方方面面。寥寥数语,便把地图治国安邦的特殊功能叙述得淋漓尽致,而且掌管地图的最高官员居然是大司徒。

关于《周礼》,我们之所以有幸还能读到这部奇书,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周代地图的运用,必须要感谢一位汉代的皇室藩王——河间献王刘德。

生在帝王家,更多的皇子,则往往难以善终,或是夺嫡争位同室操戈,或是陷入宫廷纷争死于非命,或是自保其身尚难安生。

身为皇次子的刘德本无意参与宫廷是非,由于贵为太子的同母兄长刘荣拒绝了姑妈刘嫖的提亲而得罪刘嫖,盛怒之下,刘嫖利用计谋离间汉景帝与刘荣的父子关系,最终逼迫刘荣自尽。后来即位的刘彻对废太子刘荣的一母同胞刘德百般提防。与其他吃喝玩乐、胡作非为的兄弟相比,刘德的学问、涵养、操守、德行都备受推崇。《汉书》中班固评价刘德不吝溢美之词,谓之“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于是,为了证明自己不对刘彻的皇位构成威胁,刘德一概不问政治,立志成为一名儒学藏书家。他张罗天下儒学名士,建造了一所儒学研究院,起名为 “日华宫”,修建了20多间客房,甚至有儒学之士上百人之多,昼夜不停地校理编辑从各地搜集来的古书。

由于秦始皇嬴政的焚书坑儒,先秦典籍殆尽,许多民间搜集来的典籍极为珍贵,刘德不仅详加勘查整理,仔细甄别,对所得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者,必组织群儒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成册,而且从不依仗皇子身份夺人之爱。每每发现民间珍稀藏书,必会安排人抄录下来,再将原书归还,因而受到属地子民爱戴,也培养了诸多鸿学大儒。

有个姓李的藏书人,得到一部名为《周官》的先秦古籍,怀着对河间献王刘德的钦敬,专程将书送至日华宫。刘德得到此书,颇为欣悦,发现书中缺失了《冬官》一篇后,不惜用千金求购,最终不得。可治学严谨的刘德并没有放弃,终于从《考工记》中得到《冬官》这篇重要文典,合成了完整的《周礼》六篇。《周礼》的重见天日,得以让后世隔着时空感受到古代地图为中华文明发展所立下的不朽功勋。“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这也是《周礼》中关于掌管地图官吏职责的一段重要文字记载。

与汉景帝的治国理念不同,汉武帝刘彻崇尚儒学,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这让远在河间的大儒刘德喜出望外,萌生出将自己的藏书和儒学研究成果进献朝廷,化解刘彻因哥哥刘荣之死对他的猜忌。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正是由于他严谨的治学、穷其精力的勘考,无论是收集的图书,还是研究成果、应答策略,都是上乘佳作,刘彻当即嫉妒、猜忌、愤恨、焦虑一拥而上,再也无法容忍刘德的存在。刘彻叮咛刘德:“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意思很明白:商汤王和周文王当年也不过是几十里封地的诸侯,后来都成了一统天下的贤王。哥哥啊,你现在也是天下皆知的贤王,领地虽小,志向如果很大,那可不得了。

心灰意冷的刘德,从此不敢也不愿让自己的才华福泽天下,一改从前的温雅敏慧,在河间封地饮酒作乐,纵欲无度,让远在京师的皇帝弟弟彻底“放心”。仅仅四个月后,这位伟大的藏书家、大学者抑郁而死,年不足五旬。

刘德的一生,悲情无尽。在他所收集整理的《周礼》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借助地图,可以躲开高山深潭,通达道路。可刘德的人生之路,却有着无法躲避的险山恶水,终将难以通达前行。这真是“千古一叹帝王家,自古贤王多磨难。幸得周礼见天日,地图传奇天下谈”。

猜你喜欢

河间刘彻司徒
《少年冒险王:千年古蜀道的秘密》:救治司徒青
文化河间的“六张城市名片”
落叶
奔跑于诗经故里,感悟历史感受文明
刘彻遇险不计较
一半功
皇子要找好亲家
河间铜鎏金佛造像的保护修复
"等离女"的春天
刘彻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