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

2017-01-12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山站国际标准科考

科技

资源三号02星交付使用

日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联合举行资源三号02星在轨交付仪式。这是我国规划建设的首颗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星。

资源三号02星与仍然在轨的01星双星组网运行后,将全球覆盖的周期缩短一半,重访周期由5天缩短至3天内,成像效率提高1倍,获取数据的能力和质量大幅提高,并兼顾全球和国内数据的获取。卫星数据分辨率和精度的提升,将为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地理国情监测、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等国家重大测绘工程,以及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构建、省级测绘应用、测绘应急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可为国土、农林、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水利、地震、海洋等行业提供基础数据产品,极大改善制约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自主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不足的局面。

中国提出的地理信息服务本体国际标准正式立项

近日,从美国雷德兰兹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第43次全体会议上传来喜讯,由中国提出的国际标准项目提案《地理信息本体第4部分:服务本体》(ISO 19150-4),经各成员国表决,一致通过立项。

该项目是继主导编制《地理信息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第1部分:内容模型》(ISO/TS 19163-1:2016)和《地理信息遥感影像传感器定标与验证第3部分:SAR/InSAR》(ISO 19159-3)之后,又一个自主提出的地理信息国际标准项目,是我国持续和深入开展地理信息标准国际化工作的新成果。

南极科考测绘队员成功获取中山站倾斜摄影数据

1月30日,第33次南极科考队中来自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队员使用六旋翼倾斜摄影无人机,成功获取南极中山站区倾斜航摄影像,数据成果质量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由于中山站地理位置特殊,在此次科考中执行倾斜摄影任务的“阳光号”无人机在1月中旬首先进行了电池低温工作持续时间、负重滞空时间、短线/长线飞行姿态、磁力线影响测试、航线飞行速度影响与姿态等十几项测试。在1月29日完成最后一项“沿磁力线高空全负重飞行”测试后,克服天气、交通、空域等多种不利因素,于30日下午4时(中山站时间)完成中山站区域倾斜摄影飞行,拍摄区域约0.5平方千米,获取数据约10Gb。在后续的工作中,“阳光号”将根据天气情况,对拉斯曼丘陵其他区域继续开展倾斜摄影航拍,预计2月下旬完成全部工作。

猜你喜欢

中山站国际标准科考
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中医舌诊术语英译国际标准探究
腐蚀控制领域3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出版
中国主导制定三项腐蚀控制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南极洲——中山站
“雪龙”号搭载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