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术后椎间盘骨赘复合物的大小变化:椎板成形术和椎板切除融合术的比较研究

2017-01-12白朝晖

关键词:融合术椎板复合物

骨科快讯

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术后椎间盘骨赘复合物的大小变化:椎板成形术和椎板切除融合术的比较研究

椎板切除融合术(laminectomy with fusion,LF)和椎板成形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两种后路术式。业界认为其术中减压效果主要与脊髓从腹侧致压结构(如椎间盘骨赘复合物)向背侧漂移的程度有关,但事实上LF术后脊髓减压的另一机制是腹侧椎间盘骨赘复合物自发性吸收、减小,融合节段运动范围发生改变。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腹侧椎间盘骨赘复合物在椎板成形术后是否缩小,同时比较其与LF的差异。

纳入标准:明确CSM诊断,术前颈椎影像资料显示椎间盘骨赘复合物前后径≥3 mm;排除标准:既往颈椎手术史、同时行前路颈椎手术以及有感染、肿瘤、中央脊髓综合征或其他急性创伤性事件,伴有神经病学紊乱(如常压脑积水、帕金森病、脊髓灰质炎或多发性硬化症),术后MRI复查少于3个月以及因金属伪影或患者移动而导致MRI质量明显降低者。共纳入2006至2015年70例CSM患者,将其分为椎板成形组(25例,行改良椎板开窗成形术)和LF组(45例,行椎板切除减压固定融合术)。通过T2加权矢状位和轴状位MRI确定骨赘边缘,然后由上位椎体后缘中点至下位椎体后缘中点画一条直线(相当于骨赘突出顶点),用数显卡尺测量椎体后缘线至骨赘顶点的距离,即为椎间盘骨赘复合物的大小。椎板成形组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54.9岁,平均手术节段3.24个;LF组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4岁,平均手术节段3.44个。通过手术前后MRI测量所有手术节段椎间盘-骨赘复合物的大小。椎板成形组术后椎间盘骨赘复合物较术前缩小了9.59%[(3.84±0.74)mmvs(3.47±0.86)mm],LF组则缩小了35.35%[(4.60±1.06)mmvs(2.98±1.33)mm];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F手术后其椎间盘骨赘复合物缩小的平均长度较椎板成形术多1.40 mm,而手术至术后MRI拍摄时间间隔增加与椎间盘骨赘复合物缩小有相关关系,每增加1个月,则长度减少0.04 mm;Cobb角增大亦与椎间盘骨赘物缩小有关,每增加1°,平均减少0.07 mm;矢状面力线正常与否也与椎间盘骨赘物变化有关。结果提示手术至术后MRI拍摄时间间隔增加、高Cobb角以及矢状力线正常均为术后椎间盘骨赘复合物进一步缩小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年龄、性别、受累节段数、手术前后MRI拍摄时间等因素则与其无明显相关关系;两种术式在术后功能结果(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上亦无明显差异。

对于行后路手术的CSM患者而言,相较于椎板成形术,LF术后椎间盘骨赘复合物进一步缩小,其原因可能是术后颈椎活动的丢失。总之,尽管LF和椎体成形术的减压效果主要取决于脊髓从腹侧压迫结构向背侧漂移的程度,但椎间盘骨赘复合物缩小似乎可以考虑作为另一种脊髓减压机制。

(摘自Aliboye RM,Zoller SD,Ashana AA,et al.Regression of disc-osteophyte complexes following laminoplasty versus laminectomy with fusion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Int J Spine Surg,2017,11:17.白朝晖摘译,王建华审校)

猜你喜欢

融合术椎板复合物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基于振动信号融合的手术机器人椎板磨削剩余厚度识别
碳量子点黄芩素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膝关节融合术治疗挽救性人工膝关节感染可以获得持久的效果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WS2/TiO2/绢云母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