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欣赏音乐
2017-01-11赵荣梅
赵荣梅
赏识,即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欣赏态度。亦是组织教学的又一重要元素。能否把握这个度,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积极性和树立自信的关键所在。科学地运用赏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要在欣赏的基础上加以理性赞扬,并及时作出中肯的评价。如何欣赏音乐这也是学生的必修课教学。
首先,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对音乐表现手段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观众(听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对作品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
其次,利用多媒体再现音乐形象。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多媒体生动、具体的表现形式充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将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乐理知识时,教师会显得尴尬、无奈,枯燥的理论知识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氛围沉寂乏味,致使教学活动面临两难的局面。这时多媒体的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教学《快乐的小熊猫》这节欣赏课时,笔者将音频视频相结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熊猫图片和视频,丰富、生动的内容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翱翔于音乐的天空,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深化学生对深层意境的感悟,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挖掘音乐的内涵,提高人文教育。教会学生用心灵去体验和感受音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以及音乐素养,充分借助音乐本身具备的艺术感染力来教育学生。又如,在教学《两只小象》这首很有童趣的歌曲时,考虑到中学生非常喜爱小动物,我们就在课堂中始终贯穿“小动物”这一主题。先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各种小动物图片,再播放它们的叫声和生活习性,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再把《两只小象》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模仿大象和小象走路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不同的节奏、强弱和长短的体会,学生就能以高涨的学习热情轻松掌握歌曲节奏,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再次,有效利用乐器培养学生如何欣赏音乐。中学生活泼好动,对所有的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真实、形象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器乐教学是音乐课程中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进行简答的打击乐曲演奏,不但可以让他们通过实践获得更多知识与技能,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如下:在欣赏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歌曲中所用的乐器,并拨动乐器让学生听一听音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摸一摸、拉一拉、弹一弹、吹一吹,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和学习活动。例如,在欣赏二胡独奏《赛马》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该曲目的乐器——二胡,指导学生认识二胡的形状、组成,然后拨动琴弦,让学生听一听二胡的音色,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自己拉一拉,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接下来教师再介绍二胡的滑音、泛音、各种装饰音等,并模仿鸟叫声,通过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都被二胡音色深深地吸引,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师手中的二胡,发出各种各样的感叹声,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柳斌在“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的审美教育”中谈到,“审美的特殊性质,在于通过审美活动来教育学生。这种教育不是靠讲道理,靠逻辑的力量来说服人,而是靠形象,靠感性的力量来感染人。所以,它能够使学生在鉴赏与品味事物的过程中,既得到理智上的满足,又得到感情上的愉悦。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收到思想教育难于收到的教育效果。”美育不仅是教育的必修课,它应该伴随人的一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感情的熏陶,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内运用音乐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音乐又是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龙门农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