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2017-01-11石敦子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兴趣激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石敦子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直接影响了思品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时能够真正的有兴趣的去学习、听讲,达到教学大纲中的目标,是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的任务。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兴趣激发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新授课的导入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和布局,为自己精彩高效的课堂增添艺术之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因此,选择导语十分重要,导语的内容必须得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而形式可多种多样。比如:歌曲﹑传说﹑典故﹑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生活事例﹑恰当的比喻等。只有生动有趣,和课堂内容关系密切,才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讲祖国独立强盛,才可能有个人的一切时,教师指导学生边看图边回忆电影《开国大典》,播放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录音。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情绪高昂,激动万分,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所以,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又能起到开拓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从而使教师讲课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增趣﹑易于接受与记忆。又如,上初三第二十课《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时,我通过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嫦娥三号的成功对接、蛟龙载人潜水深度达世界之最等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来导入新课,激起学生迫切想了解中国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传递给世界怎样的声音?这样带着疑问主动去自学课文。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要想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结构体系,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特点,这样才能创设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来。问题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的特点,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的欲望。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很多,要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选择”问题时,问:“我国现在经济飞速发展,每年以8-10%的比例增长,你们通过媒体,了解到经济这样飞速发展,是否给我们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让学生思考,先讨论这个问题,然后分别请学生举例回答。最后对这个问题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已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虽然经济发展了,但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通过这样设疑、释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如,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里面的家庭保护内容时,我使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以漫画“孩子怎么还没回来”为情境进行讨论,这样一下拉近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家长只顾自己一时的快乐,忘记对孩子应尽的保护职责。这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学生应该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后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怀着极强的好奇心进入听课角色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思索的欲望。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我校的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真实的将现实生活场景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改变了过去的沉闷的说教思品,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政治课,变成非常喜欢政治课。例如,我在上“可持续发展”时,展示漫画“举不动”,表明世界人口总数2000年已达60亿;展示漫画“钓鱼的奇遇”、“祖孙三代”、播放动画“喘气的地球”,表明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再播放实况录像“我们的山川河流…….”看人们是如何浪费水资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乱砍滥伐森林等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形势,从而落实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积极保护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整节课,学生在惊叹、感慨中,踊跃发言,激烈讨论。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沉浸其中,依依不舍。应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把色彩、动画、立体声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觉得上课生动有趣。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将一系列要点制成动画连贯放出来,让学生结合书中文字介绍自己去理解,去体会,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法新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久而不厌的学习心理。以丰富有趣、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习内容及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进一步激起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时,问学生:“我国生产力水平还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基本实现现代化?什么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什么要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议论纷纷,课堂气氛活跃。接着提出新问题:“公有制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什么还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日益显现,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提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能很快进入角色,带着问题自主地学习课本内容,明白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总结得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当然,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仅仅使学生集中在感兴趣的事物上,还要善于转换,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平时不感兴趣的事物上,让他们把无趣变有趣、变轻视为重视。

【参考文献】

[1]田中良.《吉林教育》,2010(3):96-96

猜你喜欢

兴趣激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