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康延 发现不应被湮灭的人和事
2017-01-11雨梦汪建华
雨梦+汪建华
【人物简介】
邓康延先生,生长於西安,曾任《深圳青年》策划总监、《凤凰周刊》主编、深圳越众影视董事长,现任深圳国民纪录影视董事长、深圳影视家协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远方不远》《常常感动》《老照片新观察》《老课本新阅读》等;任职总策划和製片人的纪录片有:《寻找少校》《发现少校》《深圳民间记忆》《六十年三地歌》《唐卡》《先生》《重返野人山》《民间》《黄埔》《盗火者》《布衣中国》《名媛》《虔贞女校》《野性深圳》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纪录片节大奖以及国家纪录片协会一等奖。个人两度获得《南方都市报》深港人物大奖、《新周刊》评委会大奖、中国纪录片协会“纪录·中国”优秀製片人奖、“非凡时尚人物”、“中国记忆榜十大人物”等。
“再不赶紧拍,一些东西就没有了。”怀着一种忧思和使命,邓康延转行成为了一名纪录片製作人。他认为,有命运感的纪录片是一个国家、城市的影集,是家国血脈的形象传承,也是未来的“呈堂供词”。他倡导並力行“发现不应被湮灭的人和事,记录真实,尊重每一个人,正直公理永远是第一位的利益”。
“我不拍,很多人和事就会被岁月湮灭”
“世界观对了,世界就对了。”改变有时就在一念之间。
邓康延生长於西安,1976年下乡插队陕西三原马额塬上,一年饿了半年。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西安矿院地质系77级(现西安科技大学)。所学理工科,卻喜爱文学,关注社会变迁。八十年代末,他一边搞地质科研一边向报刊投稿诗歌、散文、杂文、译文。1992年,他放棄了原本安逸的生活,南下深圳,志在改行。先去了《深圳监察》,後创办《红树林》並任副总编,之後受邀出任《深圳青年》杂誌编辑部主任、策划总监。2000年筹办《凤凰周刊》任主编;2008年从凤凰卫视辞职後受朋友支持,出任专做纪录片的深圳越众影视公司董事长。
早在2004年的一个黄昏,一位深圳老友在饭桌上讲起远征军的故事,那些九死一生的老兵的悲惨命运,撕扯他的心。席间他当即举杯发誓,要做远征军纪录。老的纪录片人告诫他这些题材可能播不出,他说我不是以播出为目的。“对於逝去的历史,对於最後的老兵,最好的真实纪录是影像,可以记录在案,留待来年。哪怕我不当周刊主编都要去拍。”於是,他们聚拢一彪人马去了腾冲,遍访高黎贡山和怒江,以及联繫美国民间,寻找战死在腾冲的美军少校梅姆瑞的故事,近3年,克服线索少、资金缺、人员波动等重重困难,拍成《寻找少校》,堪为大陆最早的中美远征军纪录片。
幸运的是刚拍竣,中央肯定了正面战场,一枝独秀的《寻找少校》在凤凰、央视播放,反响巨大,被评为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长片”等多个奖项和对外使馆的国家纪念品,也引发美国《历史》频道关注。後续拍摄的《发现少校》,追溯南京受降仪式警卫营营长赵振英跌宕起伏的遭遇。片子获得国内外大奖,主人翁赵老於2014年坐在轮椅上,受到习近平主席的接见。邓康延说,“即使让赵老暮年能找回丢失的荣誉也值了。我们既是在寻找故人故事,也是在寻找内心的安宁与历史的公正。”
八年《深圳青年》,八年《凤凰周刊》,八年越众影视,2016年他又另辟新途“深圳国民纪录影视”,仍做纪录片,侧重国民影像纪录。同时,他也不断坚持创作散文、杂文、影视歌词等等。他的散文,曾在1996年《读者》转载多篇,翌年读者出版了杂誌社的第一本个人散文集:即邓康延的《常常感动》,书一出版,即上了年度的中国图书排行榜。一个西北汉子以深圳为第二故乡,他也被广东媒体称为“岭南才子”。
他乡发现故国历史镜鉴未来
纪录片尚无盈利模式,为什麽还要拍?邓康延认为,纪录片要为历史负责,为未来求证。虽然投资者、播出者、收看者相对寥寥,但其意义和价值也正在於此。他的微博简介上有一句话:“他乡发现故国,历史镜鉴未来。”
2010年他和友人去美国国家档案馆找资料,同伴拷贝了美国照相部队两万多张照片,他录下了一百多小时的抗战影像。美国馆员说:欧洲战场的资料已被人翻烂了,而中国人这麽长时间、这麽多人翻寻本国史料,是第一次。 邓康延在札记中写道:“这些揭示我族生死线上的电光流影,卻需要借助别国的库存,是对我们的警示和鞭策。可以想象,中国的未来,需要今天刻不容缓地记录。”
在拍摄《发现少校》时,他在腾冲发现了几本民国老课本。初翻之时,他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继而心头一颤:这就是远征军的馈赠啊。从此他挖掘老课本,在《深圳商报》《读者》《读库》写专栏,出版了《老课本新阅读》大陆版和港台版著作,又与魅力动画公司联合製作了50集动画片《老课本讲故事》,持续引发了华人世界的民国老课本热。
十集纪录片《先生》是邓康延任总策划和製片人的又一力作。“所谓先生,是一种骨子里的儒雅和端庄,是‘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方法和方向。酝酿近十年,筹备两年多,拍摄近两年,召集了几十人,组成了四个团队,採访了上百人,耗资逾百万……”《先生》鉴古知今,欲为当下有待改善的教育立一面镜子,以当年的教育腰板,折射出当下的跛足。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等十位民国先生,“他们的背影,一个民族的正面”。在《先生》首播时,他異想天开地筹划一项“六个一工程”:十集《先生》首播日,多媒体展览《先生回来》开幕,同名书籍、光碟出版发行,全城媒体报道,微博互动。2012年8月16日那天,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異想的天开了”,聚齐了“六个一”。之後,《先生回来》致敬展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路巡展到北京、南京、杭州、台北、广州。
民国《先生》是文士,还应有黄埔武将。他又诚邀台湾纪录片大家陈君天先生联合製作十集纪录片《黄埔》。又是两年,苦苦製作,首播之日,选在黄埔军校成立90周年纪念日,2015年6月16日,在深圳华侨城数千平米的创展中心,联动两岸三地的大型致敬展《惊涛伟岸》开幕,两岸黄埔後代陈丹青、张晓风等参与展览。开阔的展厅内,图片、实物、雕塑、影像、讲座,热气腾腾,轰轰烈烈,成为新中国以来大陆最为盛大的黄埔纪录与纪念活动。之後,邓康延应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馆长之邀,汇集先生和将士的纪录片与展览,集大成做成一场历时数月、影响深远的多媒体致敬展《文武民国》。
而今,联合中国教育台、台湾纪录片团队的第二季十集《先生》,也已製作完成;对应的民国小姐系列五集《名媛》也已杀青,两部待播作品皆为厚重之作。“我相信冥冥之中的力量,这是远征军、先生、老课本、民间给予的,是难於瞑目者和未来人给予的。”邓康延说,拍摄这些被淹没甚至被扭曲的历史和历史人物,未必是想张扬些什麽,而是要恢复些什麽。拂去时间的尘土和意识形态的尘土,可以发现凛然,端庄,善良和美。“他们犹如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
以纪录片丈量社会之变迁
2015年9月,五集纪录片《布衣中国》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剥茧中国服装密码和服装後面的肉身,以《浑然天成》《款款生情》《坎坷出色》《百变一身》《手工之魅》的服装经纬,揭示服装历史的和平演变。该片拍摄製作三年多,五个拍摄小组的镜头覆盖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分别从质材获取、款式流变、色彩印染、创意设计、製作生产五方面的人物故事,叙事中国服装的过去时和进行时,在试映时已获“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人文类亚洲製作奖,获奖评语是:“衣服是社会的皮肤,能感知时代的冷暖。影片奇思妙想,画面乾净优雅,将服装设计之美与视听语言之美融合,让人在针头线脑中,丈量出布衣中国的社会变迁。”《布衣中国》被官方和民间机构评为“20年来必看的18部纪录片”。
邓康延先生的纪录片作品,工作周期大多以年为单位,最长的历时四五年,沉浸着敬畏,表达着匠心。十二集《民间》所记录的十二个深圳民间组织,是各个地方电视台也不曾有过的聚焦民间社会的写实,他认为这就是公民社会的雏形,“他们以热爱为组织,构筑人间山水”。央视纪录片频道多次播放了其中五集,以少有的力度推介一个地方的民间生态。另一部十集系列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直视教育问题现场和观念要害,一经凤凰台播出,反响巨大,《盗火者》的同名书籍也被评为当年度的十大好书,卻因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下架。最新完成的《虔贞女校》和《野性深圳》也是几经周折,几乎夭折。反映教会学校的《虔贞女校》,内容震撼而微妙,已是製成待播;反映自然动物的《野性深圳》,在纪录片频道一经播出,在深圳反响尤为热烈,成为本城的一张新名片。
生活和创作立身深圳,邓康延和他的团队八年间拍成200多集纪录片,一半以上获得国内外奖项。除了历史题材,近一半是深圳及其民间题材:《深圳民间记忆》《岁月山河深圳人》《迁徙》《从照片开始》《深圳档案解密》《民间》《深圳口述史》《野性深圳》等等近百集纪录片,更多民间视野,饱含深情与反思。“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有责任记录深圳这片土地的过去和进行时的发生,何况深圳、福田的文化基金和深圳各界朋友给了我们太多的支持和关爱。”深圳图书馆在接收这些深圳印记作品的捐赠时称:这些鲜活的、系统的深圳纪录片,是这座城市的影集。
纪录片越深入越难,也越有味道和价值。“热闹处,是集市,是每天的口粮;冷寂的书店里、镜头里有口粮以外的东西,但並不是不食人间煙火,是要在灯火明灭处看看粮食和星空的关係。这也是纪录片的苦和妙之所在。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里,每一滴水都包含着海。”纪录片难在製作,也难在市场,需要时间的沉淀,合适的题材人物,精幹高效的团队。“正因为缺乏盈利空间,纪录片人也会更纯粹些。这是成果的价值,也是做的价值。”
邓康延19岁时写过一首诗:“即便路很长,我依然相信,远方不远。”他说,今年他已58岁了,依然无可救药地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