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治疗湿疮16例临床体会
2017-01-11李文文肖丽姣候衍全贾立国
李文文肖丽姣候衍全贾立国史照芬刘珊珊
【摘 要】 笔者选取16例慢性湿疮患者,运用刺络拔罐疗法作用于皮损局部,并选取背俞穴、外关、阴陵泉、曲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通过中医辨证的方法分型论治,收效较好。
【关键词】 湿疮;刺络拔罐;理血调气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3-0110-02
Abstract:
Keywords:
湿疹,中医称“湿疮”,是由禀性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成,皮疹呈多种形态,发无定位,易于湿烂流津的瘙痒性、渗出性皮肤病;分急性湿疮、亚急性湿疮和慢性湿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收治的16例慢性湿疮患者,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10~50岁,病程1~3年。所有病例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慢性湿疮的诊断标准: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有明显的肥厚浸润,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颜色褐红或褐色,常伴有丘疱疹或、痂皮、抓痕。倾向湿润变化,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有阵发性瘙痒。
12 治疗方法 取穴:皮损部位、背俞穴。配穴:湿热浸淫者配大椎、曲池;脾虚湿蕴者配阴陵泉、血海、三阴交、外关;血虚风燥者配血海、风市、三阴交、足三里。操作: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皮损部位用刮痧板刮痧约5~10min后,用梅花针局部点刺放血,选用不同型号抽气罐,拔罐于局部皮损处,皮损在四肢部位或皮损较硬处拔罐后易漏气者,可用食用面团或橡皮泥,做成细条状敷于罐口,起到密封作用;背俞穴及配穴直接留罐,罐印较深者,留罐约5min取罐,梅花针点刺放血,原部位再拔罐,约10min后取罐;留罐时间共15~20min,取罐后消毒纱布清理瘀血,局部皮肤消毒。
3d为1疗程,刺络拔罐法持续约5~20个疗程,具体疗程长短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增减。治疗约15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每1个月随访1次 。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皮损消退;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未愈:皮损消退不足30%。
22 治疗结果 16例患者中治愈6例,随访3个月病情未复发;好转10例,症状已经明显改善,需再巩固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100%。
23 病案举例 患者,女,12岁,于2016年3月10日就诊。主诉:双肘窝及后颈部糜烂性丘疱疹伴瘙痒1年余。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肘窝部位出现红色粟粒样丘疹,瘙痒难忍,抓后破溃出水,后相继于颈部出现相似丘疹,曾用多种中西医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涂擦效果不佳。现症见:双侧肘窝及颈部散在丘疱疹,有破溃结痂,部分皮肤表面粗糙、增厚,局部皮肤浅褐色沉着,搔抓后有糜烂渗出,舌质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濡数。中医诊断:脾虚湿蕴。治则:健脾利湿清热。取穴:尺泽、曲池、外关、阴陵泉、三阴交、血海、大椎、背俞穴、皮损局部。操作方法同上述介绍。
第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局部皮肤瘙痒明显减轻,继续以上方法治疗;第5个疗程结束后增厚皮肤开始变薄,局部水疱和皲裂消失;治疗约10个疗程后,患者局部皮损消退约80%,继续治疗至第15个疗程,患者皮损消退。随访2月无复发。
按语:肘窝、颈部是湿疹的好发部位,常对称分布,瘙痒难忍,伴渗出结痂,日久局部皮肤增厚、粗糙。该患者治疗选取皮损局部的曲池、尺泽、大椎、风池以清热解表、散风止痒;选取阴陵泉、三阴交、血海、外关以健脾祛湿。《千金方》:“耳痛。举体痛痒如虫噬,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五行属性属土,“治内腑”,故可清泻阳明、清利湿热,因此曲池具有驱使皮疹外出皮肤的功效。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此穴位于肘部,乃经气运行之大关,能通里达表,通上达下,可凉血祛风、清热解毒,祛除郁于肺经之风邪,配合皮损局部尺泽使肘窝部位皮疹外出;外关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少阳之络,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三焦经。《难经·三十八难》云:“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外关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之功[2]。拔刺外关可调节全身水液及气血运行,可祛除肝经、脾经所郁滞的湿邪;阴陵泉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五行属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针对由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的湿热集聚,外蕴肌肤而成的湿疹,可通过针刺阴陵泉起到健脾利湿之功。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转输于背腰部并流注于全身的枢纽部位。《灵枢·背腧》:“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胸中大腧出于背者。”[3]《灵枢·卫气》:“气在腹者,止之背俞。”《素问·长刺节论》云:“迫脏刺背,背俞也。”张介宾谓:“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十二腧皆通于脏气”。可见,背俞穴与脏腑有直接的联系,针刺能直接调整脏腑功能的盛衰。痒是风邪存在于血脉之中的表现,故此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皮损局部放血可起到理血调气作用,使血脉流畅而风邪无所留存,达到祛风止痒的作用。诸穴配合,共奏健脾清热、祛湿止痒之效。
3 结语
湿疹是临床常见病,该病多由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发为本病。
《医宗金鉴·血风疮》[2]中记载:“此证由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袭于皮肤,郁于肺经,致遍身生疮,形如粟米,瘙痒无度”;《诸病源候论》云:“肺主气,候于皮毛;脾主肌肉。气虚则腠理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也”,笔者以上述理论为指导,取背俞穴、外关、阴陵泉、曲池、血海等穴位拔罐并行放血治疗。
古代医家对放血疗法非常重视,刺络放血疗法俗称“刺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其中对放血的机制、操作手法、施术部位、适应症及禁忌症均作了详细论述。《素问·血气形志》篇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九针十二原》述“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4]”;另有“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的记载。《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刺络拔罐不仅能使侵及机体的毒邪随血排出,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血调气”的作用,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以抑制病邪扩展与再生。西医学相关研究认为[5],刺血拔罐疗法通过负压的吸引作用,改善机体特别是机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同时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使机体代谢活动增强,不同部位放血可发挥对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改善机体微循环,促使血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排出。诸穴合用,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又可促进患处的修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3-264.
[2]苗纪飞,兰姣,宋晓琳.手湿疹案[J].中国针灸,2016,36(6):596.
[3]钟梅英.背俞穴叩刺拔罐加耳尖放血治疗痤疮[J].中国针灸,1998,18(4):226.
[4]王燕.刺络放血疗法探讨[J].光明中医,2008,23(2):168.
[5]唐中生.耳尖穴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76例疗效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3(2):186-187.
(编辑: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