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夏:美国独立的起源
2017-01-11
在《革命之夏》中,作者凭借生动的叙述,清楚的分析,以及对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和亚当斯的精彩描绘,为我们呈现了1776年的精神。他抓住了大陆会议在费城滔滔不绝的崇高言辞和大陆军在纽约九死一生的险境之间那种微妙而复杂的互动关系。这本书是对美国革命战争丰富文献的珍贵补充。
两条叙事线索
美国历史即将展开的时刻
如果赋予夏天以更为宽泛的定义,那么1776年的夏天可以说正是美国历史即将展开的时刻。在那一年5月到10月这段时间里,人们达成了对于北美独立的一致意见,并正式宣布了这一决定。他们首次提出关于美利坚和众国的蓝图设想。而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海上舰队也不远千里跨越大西洋来到这个地方,打算将北美的叛乱扼杀在摇篮中,他们后来差那么一点点就成功了。
这个故事有两条相互交织的叙事线索,它们通常因为各自不同的进展而被当作独立的记录讲述。第一条线索是政治方面的,它讲述了北美13个殖民地是如何联合到了一起,并达成了脱离大英帝国的一致决定。这个故事的中心场景是大陆会议,而主要演员有约翰·亚当斯、约翰·迪金森、托马斯·杰斐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
第二条叙事线索是军事方面的,它讲述的是长岛和曼哈顿的战事。在这两个地方,英国海陆两军给由业余人员组成的北美军队带来一系列毁灭性的重创,却错失了所有给这一切画上句号的机会。这个故事的焦点所在是美国大陆军,主要演员有乔治·华盛顿、纳瑟内尔·格林,以及一对来自英国的兄弟,理查德·豪与威廉·豪。政治和军事这两条线索是这个故事的两面,只有放在一起讲述,我们才能理解它们。它们发生在同一时间,一条线索中的事件会影响另一条的走向,大部分现代学者单独看待这一事件的不同方面,但事件的当事者却经历着它的全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推动6月到7月之间在政治上达成关于北美独立的一致意见的,是对英国即将在纽约展开的入侵行动的广泛憎恶。英国军队与北美军队双方的指挥者在多个场合都做出了开战决定,而他们做出这些决定的原因是意识到了它们将对舆论产生的政治影响。发生在长岛和曼哈顿的那些战斗,更多的是争夺民心的政治竞赛,而并非只是争夺领土的军事行动。
由于已经知道美国革命的结果,我们忽视了这个紧张时刻的复杂特点。在这个时候,一切都处于均衡状态,历史正在以一种不断加快的速度向前推进,英国与北美双方都徘徊在巨大灾难的边缘。大陆会议的代表们和大陆军的军官们,在难以预料后果的情况下,被迫做出了一连串十分紧急的决策。正如亚当斯所说的那样,在这个状况不断变化的时刻,他们活在“革命之中”。从定义来看,这差不多意味着,他们在前进的途中正在酝酿这样一场革命。
两种信念
不可战胜还是不可避免?
有两种信念此时也产生了冲突。第一种信念是,英国的陆军和海军是不可战胜的。而结果证明,这是真的。第二种信念认为,北美独立之事业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历史学家,要还原这个紧张时刻的面貌,必然要以当时北美与英国双方的那些决策被当事者提出时的情境来审视它们。而如何评价那些决策,则是我们身处21世纪的优势地位所自然而然具备的功能。例如,大陆会议曾做出了一项特别的决策以避免任何对奴隶制问题的考虑,即使大部分代表都充分意识到奴隶制违背了他们为之奋斗的那些原则。在这一点上,亚当斯表露得最明显,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地表示,要暂缓美国革命的全面承诺,以确保在独立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问这样一个问题:这究竟是一项令人钦佩的、务实的决议,还是在“推迟正义就是否定正义”这一模式中的道德失败?
让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最近在东南亚和中东的经历,使得我们能够理解远在异国他乡的占领军所面临的困境,他们面对的是当地有着革命计划的敌人。豪氏兄弟运气不佳,他们在现代历史中首次遭遇这样的境地,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在军事上的优势将是决定性的,因为他们没有理由去相信其他的可能性。从传统的军事观点来看,至少在战术上,他们在纽约战役中的表现堪称海陆联合作战的教科书式的典范。但是我们认为,是一种多少有点受到抑制的帝国主义的力量,改变了核心问题。问题不是“英国怎么可能会输?”,而是“他们是否曾有过能赢得战争的机会?”
如果这样的机会的确存在过,它就应该是在1776年的夏天,当时豪氏兄弟屡次错失在长岛和曼哈顿一举歼灭大陆军的大好时机。机会、运气,甚至天气的风云变幻,都与豪氏兄弟的战略和一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兄弟俩的这些决策在战后饱受批评,在事后看来,他们所制定的略显谨慎而局限的目标源自对所面临挑战的根本性的错误理解。如果大陆军不复存在,这次反叛的命运会怎样?关于这一点,当时北美方面内部有过不一致的意见。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答案,因为尽管当时大陆军确实陷入过九死一生的险境,但全军覆没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后来的历史的确也让我们知道,一旦豪氏兄弟在战争初期错失了摧毁大陆军的良机,它便永远不会再来。
所以这里要讲述的是美国革命诞生的故事,是那些伴随着整个革命进程的苦难忧患,是政治和军事领域里的那些影响了最终结果的大大小小的决策。
两种特征
荣誉感与尚未形成的民族意识
在我们打开探索过去的地图之前,有两个看起来很奇特的特征值得一提,因为它们与我们心中所抱有的期待并不相符,因此需要提前在这张地图上标注出来。
第一个特征是一种独特的荣誉感,那是一种中世纪世界的残余,它仍然存活着,并且无所不在,特别是在18世纪的军事文化中。这种半骑士风格准则的核心概念就是名声。它认为,一系列被明确界定的原则会一直支配着绅士的行为,特别是在具有高度压力或者危及生命的情境中。被这种贵族的荣誉感所驱使的人将会以某些在我们看来很奇怪的方式行动,比如在枪林弹雨中傲然挺立,而不是卧倒或寻找掩护。将军们在战场上讨论战略战术选择时,也会遵循类似的独特逻辑,因为他们认为撤退是可耻的,会让他们的名声受损。在我们的故事里,华盛顿就是最明显的受荣誉感驱使的角色。
我们需要在这张地图上标注出的第二个地方,实际上是一片空白之地。因为我们知道,美国革命最终创立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这个国家后来又成为世界强国,因此人们不可抗拒地要将后来的发展放入这个故事里解读。但实际上,在1776年,还不存在共同的美利坚民族意识,即使大陆会议和大陆军可以被视为这种民族意识的萌芽。殖民地以及后来的各个州之间的所有联盟关系,都被认为是权宜的、临时的安排,广泛分散的北美人口所怀有的忠诚,就其着眼的范围而言,仍然只是地方性的,至多是区域性的。
让我们回到1776年的暮春时节。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多,一支庞大的英国舰队正准备跨越大西洋并送上致命一击。而与此同时,大陆会议还没有宣布北美的独立,因为温和派的代表认为向大英帝国开战是自杀行为,而且人们也看不到殖民地人民对北美的忠诚。人们越来越不清楚是否能够达成关于北美独立的一致意见,尽管约翰·亚当斯宣称他知道历史将走向何方。
新书速递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作者:[日]村上春树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年1月
定价:45.00元
写作35年,13部长篇小说,超过50种语言译本。虽然拥有很高知名度,但关于村上春树,许多事情始终包裹在神秘的面纱中:他是怎样下定决心走上职业小说家之路的?对他来说,人生中幸福的事是什么?
我心深处
作者:[美]伍迪·艾伦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定价:48.00元
美国电影界唯一的知识分子伍迪·艾伦,在本书中回顾了自己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涵盖了《傻瓜入狱记》《安妮·霍尔》《曼哈顿》《开罗紫玫瑰》等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电影和人生的真知灼见。
伯希和传
作者:[法]菲利普·弗朗德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月
定价:48.00元
作者经过调查和访谈,勾勒出伯希和的传奇人生和复杂面貌。在这部迄今最完整的伯希和传记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伯希和的学术态度、在中国西部地区备受争议的探险活动,还能了解他更多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