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2017-01-11李高明王国兴
李高明 王国兴
1 亲社会行为概述
最早提出亲社会这个术语的是美国学者威斯伯,特指那些与破坏、攻击等反社会行为相对立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也对人类的生存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研究重点是影响人际间临时、自发的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和这类助人行为背后的动机机制[2]。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有益的社会行为,其必然受到某种动机的影响。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研究者往往把引起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称之为亲社会动机。亲社会动机主要有利他的、移情的、规则的三种[3]。利他动机是指自愿帮助他人而且完全不期望得到他人回报的一种动机;移情动机是指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规则动机是指为了逃避惩罚,或是为了获取某种报酬和社会赞许而产生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亲社会行为的缺失不仅影响听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使他们难以融入和适应社会。对听障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不仅为了促进听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为了提高听障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技能,使他们即使走出家庭、走出校园,也能顺利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互动中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
2 影响听障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心理学家认为,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听障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探讨影响其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各种共同因素,更应该结合听障学生的群体特征,找出影响其亲社会行为的特殊因素,其主要涉及个人、学校、家庭、社会这4个层面。
2.1 个人层面
2.1.1 年龄因素 从助人者角度来说,助人者的亲社会行为受年龄因素的影响。林崇德[4]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证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亲社会行为的表现类型也是有差异的。分享、助人、安慰、保护、合作等形式的亲社会行为在生命的第1、2年就已经出现[5]。儿童的合作性有明显的年龄差异,12个月的婴儿基本上不能合作解决问题,但在20~30个月的儿童中,大多能够相互协调,围绕共同的任务相互配合[6]。从受助者角度看,老人和小孩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因为他们被认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受尊老爱幼社会规范的影响。
2.1.2 认知因素 听障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既遵循普通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又因为缺乏有效的听觉活动而表现出与普通儿童不一样的认知发展特性,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阅读等各方面都表现出特殊性[7]。听障学生由于听力和语言方面的障碍,认知发展较普通儿童相对落后,思维发展也较缓慢,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需要以亲社会动机为支撑,亲社会动机的形成与发展与抽象思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听障学生的亲社会动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2.1.3 个性因素 个性是后天生活中习得的,听障学生由于不同程度的听力缺失,在接收外部信息和刺激时十分受限,这也使得他们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我国心理学家李丹[8]研究发现,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十分密切,开朗、外向的性格与较强的亲社会行为有关,而焦虑、神经过敏与亲社会行为存在弱相关。听障学生的自我意识总体状况低于健听儿童,听障学生自我概念水平显著低于健听学生,在道德自我、心理自我、自我批评、自我认同这些维度上均表现出比健听学生消极[9]。
2.2 家庭层面
2.2.1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个体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每个人的心身健康十分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使儿童在年幼时形成安全的依恋,行为表现也多富于同情和亲社会。在学前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中,家庭尤其是亲子互动是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10]。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中形成的,一些研究也证明听障儿童家庭,特别是不利环境中的听障儿童家长存在着缺乏沟通意识,沟通方式难以满足成长中的儿童个体需要等情况[11]。不少家长对听障孩子持忽视和排斥的态度,影响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听障学生的行为问题,减少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2.2.2 教养方式 父母典型的教养方式主要有权威型、专制型以及溺爱型三种。不同教养方式对听障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杨丽珠[12]等研究了社会抑制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客观存在,父母教养方式是权威型的幼儿利他行为出现频率最高,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是溺爱型的幼儿利他行为差异非常显著。调查显示,听障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从高到低的依次排序为混合型、放任型、溺爱型、专制型、权威型[13]。结合杨丽珠[12]的研究,权威型教养方式对于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最有利,而现实情况是权威型教养方式在听障学生家庭中所占比重最小。
2.3 学校层面
2.3.1 同伴关系 在学校中,听障学生主要面临两种社会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听障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同伴关系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效用,对人际不信任有显著的负效用,而亲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有显著正效用,人际不信任对同伴关系有显著的负效用[8]。不同教育环境下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是不一样的。潘月英[14]通过对山西省某特殊学校的136名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调查研究发现,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且在性别、听力状况、是否独生子女、性格、成绩状况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城乡差别方面呈显著差异;而融合教育环境下几乎所有听障幼儿都乐意与同伴交往互动,并能积极主动地发起交往,听障幼儿的交往结果都是成功多于失败[15]。由此看来,融合学校中的听障学生同伴关系要好于特殊学校,特殊学校应注意同伴关系对听障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
2.3.2 榜样作用 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用观察学习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获得,强调榜样的作用。通过对正面榜样的模仿作用,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矫正作用,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16]。Marantz和Mady比较了讲解与示范作为增加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性[17]。对于听障学生,榜样作用也是影响其亲社会行为的外在因素。在学校中,被大家认可的榜样会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日常的交流和学习中也会对身边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积极的。与此相反,如果被大家认可的榜样出现行为偏差,也会导致整个群体开始逐渐模仿这种不良行为,进而导致整个群体认知和行为偏离社会规范。
2.3.3 教育内容 多年来,听障学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进行语言和听力方面的康复训练,以及学科知识的普及与提高,对亲社会行为的关注度不够[18]。当听障学生出现团伙偷盗、集体出走等严重行为问题,学校才对此表示高度重视,采取一些事后干预措施。但对于这种问题行为,积极正面的教育引导比惩罚和说教的影响更为深远。对听障学生及早地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道德意识,将会从源头上减少听障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增加其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2.4 社会层面
2.4.1 社会接纳 社会接纳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社会排斥则会威胁到人们对群体的归属感,其消极后果之一就是损害个体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内部机制,进而阻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19]。听障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需要的并不是人们的同情与怜悯,而是尊重、平等与接纳。只有感受到社会接纳,听障学生才能拥有安全感和集体归属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和动机[20]。爱与归属感属于低层次的需要,亲社会行为属于高层次的需要,因此,社会对听障学生的积极接纳,是其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
2.4.2 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传递文化和渗透道德价值观的主要途径,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对儿童的社会性行为的性质和具体形式都具有重要影响[21]。尤其以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为典型代表的“微时代”的来临,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同时带来机遇和挑战。听障学生由于听力方面的缺陷,可能存在听力以及表达方面的障碍,但听障学生可以利用视觉代偿接受外界信息。一方面,大众传媒为听障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信息,有利于其对社会的感知以及与社会互动;另一方面,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听障学生对大众传媒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自我偏好,社会和学校无法替听障学生进行信息的筛选和观点的采择,因此,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在听障学生中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这种负面影响还面临着被放大的风险。
3 培养听障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听障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不仅在于听障学生本身,而且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面参与,以听障学生为核心,形成三位一体的相互支持模式,共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1 注重家庭早期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母不仅要接纳听障学生,还应意识到其可塑性与潜力开发,树立起对听障学生的教育信心。听障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Schlesinger等特别强调前三个发展阶段对听障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即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22]。听障学生父母应根据听障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听障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教育。做好家庭早期教育,一是要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二是要讲求科学的教养方式。在听障学生接受学前教育之前,听障学生父母应做好亲社会行为方面的家庭教育,比如利用阳性强化法鼓励听障学生产生助人、分享、合作等亲社会行为。除此之外,听障学生父母还应该注意对听障学生的教养方式,其对听障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时,过分严厉、过分溺爱都是不恰当的,家长应树立起权威,积极引导听障学生发展亲社会行为。
3.2 丰富学校教育内容
听障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除了对听障学生进行听力康复和语言训练之外,应加强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互助活动,把教学范围扩大到校外,如开展社区服务,组织听障学生打扫社区卫生。②在听障学生中树立榜样,通过群体中的榜样作用来带动听障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③开展家校合作项目,学校可以通过对听障学生家长进行培训、开展亲子活动、举行家长日活动等来促进学校同家长的密切联系,向听障学生家长讲明培养听障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教给家长一定的知识和技巧,让家长配合学校,同学校一起努力,共同培养听障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3.3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无论是国家大力发展特殊教育,还是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使特殊儿童能够发展社会技能,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真正地成为社会人。而开展对听障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教育,目的也是为了使听障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实现人生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对听障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应从宏观上着眼,微观上着手。
宏观上着眼是指,首先社会应该接纳听障学生,为其营造一种安全适宜的社会氛围,通过大众传媒和公益活动等途径,增加人们对听障学生这一群体的了解,减少人们的偏见;其次,为听障学生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人力资本理论之父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是最有价值的资本,而教育投资则是最有价值的投资。对听障学生来说,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仅仅是满足了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只有对其进行学校教育,才能从思想上融入社会,使他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人生观价值观跟随社会主流。微观上着手是指,社会应规范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大众传媒是宣扬优秀文化传统、传播道德规范的重要途径,更是对听障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教育的有效平台,因此,为听障学生提供安全、绿色、健康的传播内容,使听障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是当下对听障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1]陈花,陆立忠,徐美琴.聋哑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2):61-64.
[2]曾盼盼,俞国良,林崇德.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11,(1):21-26.
[3]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209-210.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57-258.
[5]蒋柳.培育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实验干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6]王丽.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炸的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1-6.
[7]孙晓军,王小强,刘勇,等.听障学生与健康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与研究[J].校园心理,2013,(10):298-300.
[8]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2000,(3):285-288.
[9]陈丽兰,王小强,刘勇,等.听障学生与健康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与研究[J].校园心理,2012,(10):298-300.
[10]卢月娥.构建亲子互动理论体系,促进学前听障儿心理健康发展[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2):34-37.
[11]赵庆春.对19名农村新入学聋儿家庭交往及家庭手势语的调查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6):42-46.
[12]刘文,杨丽珠.社会抑制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6-11.
[13]刘国雄.107名中学聋生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7,(12):28-32.
[14]潘月英.听障中学生同伴关系满意度的现状调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5,(13):73-75.
[15]任加艳,张新立.融合教育环境中听觉障碍幼儿同伴关系现状及其改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6,(4):44-55.
[16]鞠艳.榜样的力量:班杜拉观察学习研究[J].基础教育,2008,(09):60-63.
[17]Marantz,Mady.Fostering Prosocial Behavior in the early Childern Classroom:Review of the Research[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1988,17(1):27-39.
[18]谢晓琳.聋生亲社会行为缺失问题及培养策略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C].2008,152-161.
[19]兰继军,姚小雪.聋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聋教育的启示[J].绥化学院学报,2015,(1):1-5.
[20]吴宏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哲学底蕴[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2):31-33.
[21]贾蕾.试析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3):110-112.
[22]Schlesinger,Hilde S,Meadow,et al.Development of Maturity in Deaf children[J].Exceptional children,1972,38(6):46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