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草根文化基础及其培育

2017-01-11

关键词:草根硅谷文化

(浙江工业大学 党委组织部,浙江 杭州 31001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草根文化基础及其培育

余 昶,王志军

(浙江工业大学 党委组织部,浙江 杭州 31001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草根文化特性和作用是要给受教育者以“破坏性创造”的基因。草根创新创业具有注重兴趣、源自民间、质疑权威、广泛交流等文化特质,形成于认知学习、知识共享等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表现形式尝试可由主体、客体、评价者和环境等四个维度,培育高校创新创业草根文化,培养更适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据此提出鼓励包容草根文化和创新、创造非正式交流合作、引导草根文化融入大学文化的对策建议。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草根文化;教育改革

培育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效进行文化培育,实际上是对创造力的开发。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Jeffry Timmons)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要“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人类的科学技术创新难以脱离文化的引导和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必要关注源于兴趣、来自民间、质疑权威、打破常规的草根创新创业文化以及特质,具有这些特质的文化是创新创业的生命力之所在。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草根文化特质、表现形式和影响作用,提出高校培育创新创业草根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创新创业草根文化的特质

(一)高校创新创业草根文化

高校创新创业中的草根文化研究,必须要回归高校的创新创业文化中。对此,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三种类型的解释:

(1)成长论。主要强调长期创新创业教育所形成的价值文化。例如芮鸿岩、张效东等认为是大学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创新创业的精神、行为、价值和规范等[1-2]。

(2)形态论。主要讨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构成要件。例如韦联桂、庄金勇、林建国等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包含了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等多个层面的文化[3-4]。

(3)功能论。主要剖析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功能作用。例如娄东生、刘险峰等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激发创业意识热情、增强创业能力动力,提供创业保障的价值、制度和环境的集合体[5-6]。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可以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主要逻辑是在大学中倡导敢于冒险、敢于竞争的企业家精神,把创业融入大学文化从而形成具有高校特点的创新创业文化。这些分析性、分解式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理论,对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形态、功能等具有一定作用,但缺少整体上的认识。

有学者深刻指出“大学的创业文化,应该是提供一种思维的可能。我们很难说一个比赛、一节课、一场讲座就构建起了高校创业氛围,这应该是一个整体”[7]。作为整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区别于一般性的创办经营企业,其主体是熊彼特提出的创业,即引入创新概念的创业,是一种能够打破均衡、创造新市场和新产品的“破坏性创造”。这种力量往往来自于市场、技术和产品的挑战者,来自于民间,不属于某个集团、组织,很多是行外人士,甚至没有完整的教育经历,但是他们对技术产品有深厚兴趣、坚韧毅力和批判精神,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质疑权威,通常这个群体被称之为“草根”(Grassroots),而他们所展现的文化就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部分。高校创新创业的草根文化既具有成长论、形态论和功能论等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普遍性,包括商业知识传授、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健全制度规范等工作;同时有其特殊性,就是要给每位教育对象设定“破坏性力量”的文化基因。如何培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草根文化,首要工作就是分析清楚草根创新创业的文化特质。抽象讨论基础上,可以从个体和群体案例中讨论草根文化特质。

(二)个人案例及其草根文化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被誉为中国最具乔布斯式创新精神的人物。大学时代,他是一名典型的“工科男”,他花大量时间在系里为数不多的几台电脑上,曾参与导师“肿瘤诊断仪”项目的数据库编写,最早学习C语言,擅长电子线路,参加多个科技竞赛。导师评价他“专注,不爱说话,喜欢捣鼓电脑”。毕业后,张小龙到广州从事程序开发,他自嘲这阶段是“IT民工”。业余时间,他致力于免费共享邮件客户端Foxmail的开发,积累了200万用户(当时全国上网计算机共600万台)。他经常花整天时间回复用户邮件,以表达对用户体验最原始的尊敬。那几年他“习惯于晚上写程序,白天睡觉,没有一分钱收益,坚持下来全靠兴趣支撑”[8]。2010年,在他的建议下微信立项。研发过程中,他把兴趣和体验发挥到了极致,微信可以不花钱发短信打电话,可以随时随地找倾诉对象视频聊天,朋友圈、位置分享、小程序等功能丰富和便利了每一个人的生活,重新构建了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生活。基于这种草根经验的微信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普及到200多个国家,2016年8月活跃用户一度达到8亿,使腾讯坐上亚洲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就成长历程而言,张小龙是从普通程序员成长起来的卓越产品经理,这可能是当前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典型模式,例如小米科技的雷军、百度的李彦宏都有类似的计算机或电子专业学习经历。“硅谷之父”弗雷德·特曼教授认为,“具有少许商业意识、受过正规培训的工程师可能会更成功”[9]。作为曾经的“IT民工”、技术草根,张小龙成长经历展现的文化特质就是对技术探索的强烈兴趣、用户建议的高度尊重和使用体验的深切关注。

(三)群体案例及其草根文化

硅谷是研究群体创新创业文化的经典案例,其发展得益于斯坦福大学的师生把创新创业文化传递到整个硅谷所形成的两个至关重要的群体:“一是以无线电工程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二是业余高科技爱好者”*Arun Rao,Piero Scaruffi:《硅谷百年史》,闫景立、侯爱华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版,第28、5、171页。。硅谷大部分初创公司“来自独立的离经叛道的发烧友们,他们有技术,有产业发展的知识,但是没有资金,没有企业家的网络。他们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从杂志、刊物和聚会聊天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知识”①。发烧友们围绕某一技术形成非正式组织,构造出自我支持的创新环境。例如1975年3月成立的家酿电脑俱乐部就成了硅谷地区计算机爱好者聚会的场所,盖茨、乔布斯等一大批在计算机领域影响深远的年轻电子工程师和发烧友们定期在此交流讨论,苹果公司第一台原型机就是在这里进行展示。“大量年轻人是工程师的子弟,他们成长在精通技术的环境中。他们中许多人十几岁就学会玩电子套件,并最终继承了当地高科技发烧友的传统”①。他们通过刊物、商店和俱乐部建立社区,以克服资金、技术和营销基础设施的不足所带来的困难。例如保罗·特雷尔于1975年创办的拜特电脑店就投资了苹果公司。这个群体展现出了三个草根文化特质:

1.非正式性。硅谷的创业者都是高度个体化,以家庭为基础的创业者,在大企业、学术界和官僚体制外工作。整个硅谷都没有统一正式的管理组织,但却有无数的技术爱好者团体。

2.冒险精神。其中许多人学历不高,甚至主动辍学,也没有商业经验,成功和失败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次尝试,质疑批判、打破常规仅只是尝试而矣。

3.多元文化共存。硅谷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各种文化通过发烧友组织进行交融碰撞。围绕技术兴趣聚集的发烧友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草根文化,激发了最大化的创新创业活力,在推动技术的交流、发展、商业化等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

二、高校创新创业草根文化的表征构成

(一)表现形式

创新创业实际上是一个围绕兴趣的认知学习、知识共享过程。所谓认知学习,即个人基于对科技创新狂热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探索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硅谷早期的无线电爱好者们;在此基础上的知识共享,则是以非正式的交流合作形成知识共享群体,例如家酿电脑俱乐部。这种草根成长路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创新创业特别是初创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10]。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革命、技术创新往往都是由这些发烧友、业余人士创造的,这是由于他们不会局限于原有的技术范式,而专业人士受制于传统,很难进行有效的开拓性探索,早期硅谷工程师群体就是由于过于专业化随着产业更新换代而被淘汰。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个:

一是表现为狂热的兴趣爱好,张小龙、乔布斯、盖茨等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技术创新、技术发现的狂热爱好,表现为专注、探索等个体特质。而在硅谷,这种兴趣通过杂志、刊物和聚会等形式有效地聚合起来,进一步将兴趣爱好引向技术的创新探索和对权威的质疑挑战。

二是表现为多元文化学习。张小龙在设计微信时对各种细节的精准把握并不是通过编程技术获得,而是通过对用户体验的尊重中习得的。所以,技术创新不能仅限制于技术本身,其灵感和创意往往来源哲学、艺术、商业等文化体系。

三是表现为广泛的交流合作。硅谷成功的一个重要秘决就是发烧友之间的交流合作,没有任务指标,纯粹关乎兴趣和创意。这种认知学习、知识共享的过程是很难复制,但是极易模仿的,主题、时间、场地设置到位,核心就是兴趣和创意。

(二)构成要素

可以肯定的是,成功的草根创新创业必然基于一种文化,其承载着文化创新的生命和力量。笔者认为是由主体(创新创业者)、客体(技术与项目)、评价者和环境四个维度构成。

1.主体维度。尊重创新创业者的价值选择,对于创新创业者不能简单区分圈内圈外,要打破学术共同体的学科观念限制,特别是业余人士的探索会带来更多交叉性、多元化的认识。

2.客体维度。技术与项目的设定不能完全以科研指标和科研任务为中心,要给自由想象、自由选题留有空间,建立起强调探索的研究导向和基于兴趣的研究体系,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评价者维度。草根创新创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政府组织作为评价者很难在短期内对其经济社会价值给出公允的评价。但是,建立合适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是有必要的,例如高校教师同行、市场企业,这就需要有效联接同行和市场,及时反馈评价建议,从而协助草根优化和改进研究。

4.环境维度。“宽容失败”、“允许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仍然是创新创业的核心价值。许多基础性、能够实现产业变革的创新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国内科研人员非常羡慕施乐帕洛阿托研究中心、贝尔实验室等国际研究中心,专注于感兴趣的课题,失败被作为重要的人生体验,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才是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内已经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在推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现有的教育体制容纳草根创新创业的文化仍有较大的空间,需要一个接入、融入的过程,通过激发草根的创新创业活力,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培育高校创新创业草根文化的对策建议

近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猛,基地、基金、孵化器等逐渐规范,创业型大学、创业学院向纵深探索。但是,2015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只有3%(《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青年首次创业成功率不足10%(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相比于发达国家20%~30%的创业率和20%的成功率而言,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不合拍。如何营造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草根文化基础、鼓励和带动更多草根和兴趣爱好者创新创业,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作。

(一)要以鼓励和包容的态度对待草根文化

统筹管理师生的创业教育,充分认识学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学生从专业、兴趣等方面开展学习研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要实现基于学生兴趣和结合市场实际的项目申报,加大资助自由选题,课题项目要有层次性,既要照顾高级学习者的需要,又要考虑低层次学习者的需要,彻底摆脱以课本填鸭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兴趣爱好。培养具有包容特征、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体制,大众文化、高新科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都应有存在的空间。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师生创造可衡量的物质财富和经济价值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指引他们如何通过创造性工作拓延各种人类生活的空间,进一步丰富人类的生活体验。在内容上,要站在创造者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努力使教育对象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为了财富和名誉;在形式上,既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整个大学教学科研体系中,形成一种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氛围,又要给业余人士、非专业人士留有机会、设立通道,特别是要给那些“不务正业”、严重偏科但行为执着的年轻人多一些引导。

(二)打造非正式柔性发散性的平台促成思想交流互动

创造性工作具有非规划性、实用性不明确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难通过创业知识、创新创业精神知识的叠加学习而获得。学校自上而下的推动,讲究的是目标管理,竞赛获奖、专利论文数量是关键,但是创新创业依靠这类目标管理的效果较一般,难以出现质的飞越。相反,非正式的交流互动却是创新创意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应当支持科技类学生社团的发展,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技术知识和创意想法;另一方面要给个体创造体验认知的机会和平台,不设门槛、不设管理目标,鼓励学生围绕各类专业性问题开展讨论,创造场地平台让学生亲身参与创新创业。在空间上,大学不能像高中一样,课堂、宿舍和食堂的三点一线式生活虽然非常规律,但缺少讨论交流、思想碰撞的机会,要增加非正式交流讨论的场所,让教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辩论探讨。

(三)引导草根文化融入大学文化

重视鼓励草根,并不是说草根文化就是创新创业文化的全部,这同硅谷发展的两种路径是一致的,但它却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基础之一。要关注草根文化与大学文化、社会文化的关联性和兼容性。一方面引导草根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大学讲求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与创新创业的草根性是一致的,有相互融合的可能性。例如建立健全基于学科专业的创新创业体系,建立一些具有尝试性、探索性的“试验田”,让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者都能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培育大学草根文化要关注社会文化。要把个体对书本知识的探索延伸到对社会、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中。例如江浙一带历来就有民间草根创业文化,温州、义乌的民营经济带有强烈的草根性特征。要注重高校草根创新创业和江浙一带民间的草根创业之间的关联性,引导高校创新创业对接区域的民营经济,建立服务区域经济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强化社会实践的创新创业功能,对推动融合、转型升级都有重要的意义。

[1] 芮鸿岩,杨桂元,林刚.大学创业文化的培育路径探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10(9):66.

[2] 张效东.大学创业文化的结构、内涵及其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09(12):37.

[3] 韦联桂.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2012(6):168-169.

[4] 庄金勇.高校创业文化培育路径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6(2):135.

[5] 娄东生.试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9.

[6] 刘险峰.大学创业文化的构建探讨[J],前沿,2012(12):86-87.

[7] 唐闻佳.创业文化拒绝拔苗助长[N]. 文汇报,2010-05-19(8).

[8] 康鹏,丁雯.华中科大走出的“独孤大侠”[N].长江日报,2013-07-08(9).

[9] MALONE,MICHAEL S.Bill&Dave: How Hewlet and Pa ckard built the world’s g reatest company[M]. New York:Penguin Portfolio,2007:29-69.

[10] A COSKUN SAMLI.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M]. New York: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2009:6.

(责任编辑:王惠芳)

On the nurturing and foundation of grassroots culture for the tertiary 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YU Chang,WANG Zhijun

(The Party Committe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

The basic cultur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set the cultural power of “destructive power” to the educational object. The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grassroots innovation recognizes its culture features as the focus on the Interest, stemming from the folk, questioning the authority, and extensive exchanges, based on essential elements of cognitive learning, and knowledge sharing. Through combing the forms of attempts from the subject and object, evalu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four dimensions of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Innovation of grassroots culture connotation, it was put forward to encourage toleranc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create grassroots informal exchanges cooperation and guidance of grassroots culture into college culture and social cul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Grass-Root Culture;Education Reform

2017-02-01

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2014N116)

余 昶(1983—),男,浙江淳安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王志军(1978—),男,浙江台州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G640

A

1006-4303(2017)01-0098-05

猜你喜欢

草根硅谷文化
王燕清:从草根创业到世界领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校园“三剑客”
草根艺术家
草根
智商着急勿赴硅谷饭局
硅谷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抢“红包”
从银川跳到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