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友三题
2017-01-11姚正安
姚正安
论友三题
姚正安
别误解“无友不如己”
我曾经对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第一》),疑惑不解。
“不如己”,即赶不上自己,或超不过自己。字面意思比较简单,直译无不过是“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体现一个人社会存在的内容很多,有财产的、才能的、权势的,也有学问的、品德修养的,到底拿自己的哪一方面内容与别人相比,得出“不如己”的结论,进而决定是否与之交朋友。
找来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学习,杨先生对“无友不如己者”的注释是:“古今人对这一句发生不少怀疑,因而有一些不同的解释。译文只就字面译出。”他对此句的翻译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与我们通常的理解无二。
这可能不是我一个人的疑惑,很多人对此的理解也是不甚了了,因而在交友标准上出现偏差。
有的人认为,要与比自己富有的人交友,与穷人交朋友,只能越交越穷。一些落马的官员,择友标准就是这样。他们手中有权,但囊中少钱。于是,千方百计与老板称兄道弟,指朋论友,心安理得地从老板那里获得钱财,殊不知,老板们也不是傻子,顺势利用对方手中的权力,捞取更多油水。一旦东窗事发,几乎没有一个老
板承认与落马者是朋友。
有的人认为,要与比自己权力大、地位高的人交朋友,与社会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只能越交越低。于是,一些人削尖脑袋,挖空心思,往大官高官身边钻,得以靠近,则无所不用其析,不耻吸脓舐痔,喊爹叫娘。一旦目的达成,则渐行渐远,或者当为官者势颓威弱时,跑得比兔子还快,决口不提朋友二字。
面对交友失败之种种,我更加迷惑,“不如己”,究竟指的是哪一方面。这个问题弄不清楚,就难以理解孔子的交友观,也无益于自己的交友实践。
去年,买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阅读之,豁然开朗。
朱熹对“无友不如己者”有专门的注释。其辞曰:无,通毋,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
交友的目的是什么?辅仁。朱熹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交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仁德,与品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损而无益。仁是孔子提倡的最高道德标准,通篇《论语》,讲的就是仁。
朱熹的注解好似一把钥匙,打开了“无友不如己”的关键。这样再来理解这句话就不难了。孔子告诉我们:不要与道德品质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其潜台词也很了然。如果与道德品质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则有损自身道德品质的提升。
我们再来完整地看一看这句话的语言环境。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第一第8章》)
孔子对君子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要庄重,二要忠信,三要交良友,四要敢于改过。除“无友不如己者”外,其它三个方面的焦点都是道德品质,以此类推,这句话的重点也一定是就道德品质而言,而非其它。
这样的理解,我们还可以在这一篇的其它章节中找到答案。
《论语·学而第一篇第14章》中说道:“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孔子说,君子之学,不在物质享受,而在于努力做事、慎于言说,请求通晓事物之理者匡正是非。
交友,不正是“就有道”之一途吗?
朱熹不愧为大儒,他的注解直达孔道。
交友与钱财多少无关,与地位高低无关,首取的是道德品质。要善于与品德高尚者交朋友,以“见贤思齐”。
孔子如此说,生活中也常常而然。
阳虎是季氏家臣,鲁国大夫,地位不可谓不隆,但因其品德低下,尽管多次向孔子示好,孔子不为所动,甚至避而不见。
原壤是孔子的故交,家境不佳,地位也很低,孔子曾批评他的无所事事,无所成就,但原壤母亲去世时,孔子亲自为其母沐棺(清洗棺木)。
孔子的女儿和侄女儿嫁的也都是贫寒之士。孔子看重的是他们的优良品德,而且,孔子的女婿公冶长还曾坐过牢。——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缧绁:拴罪人的绳索,这里指代监狱。)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子:儿女,此处指女儿。)妻之。(《论语·公冶长篇第1章》)
交友乃人生之大事,孔子能不重德尚仁乎?
“不如己”,指的只是品德上不如自己,绝不是钱财地位等等。于此,不能存有丝毫的误解。与道德品行不如己者相交,哪怕是富豪,哪怕是高官,也难免“近墨者黑”。
正确理解《论语》的语义,记住智慧老人的忠告,我们会在交友上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益友损友
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朱子云:友所以辅仁。又哲者云:人而无友,如暗夜孤行。
由此可见,朋友对于一个人的为学、生活以及品性提升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是不是所有朋友都能发挥作用,或者说对人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呢?不是。
孔子以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如炬的眼光,总结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告诉我们有三种朋友是有益的,也有三种朋友是有害的。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4章》记载:“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杨伯峻先生引《说文》注解:“谅,信也。”
哪三种朋友有益呢?正直的、诚实的、见识广博的朋友,才有益。
哪三种朋友是有害的呢?表面不一的、奉承谄媚的、圆滑善辩的朋友,是有害的。
对“损者三友”,朱熹特别加以注解:“便辟,谓习于威仪而不直。善柔,谓工于媚说而不谅。便佞,谓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三者损益正相反也。”
也就是说益友与损友,在品行上正好相反。益友正直,损友不正直;益友讲信用,损友只讲好听的,而不守信用;益友见识广博,而损友只有嘴上功夫,而没有实际才能。
读过《论语》的不在少数,绝大多数人也知道不能与不正直、不讲信用、满嘴跑火车的人相处交友。可到了工作生活里,人们却忘记了这些常识。
有的人就喜欢那些阿谀奉承者,花言巧语者,华而不实者,被那些好听的话,肉麻的颂词,迷得晕乎乎的,视其为知己,为朋友,一激动,钱借出去了,如肉馒头打狗;权力被挪用了,无德无能者上位。
倒是那些说真话,做实事,敢于提出反对意见的人,被视为另类,遭白眼,遭挤兑,遭打击。
1953年9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的一番关于重视工业的同时,要重视农业和农民的发言,遭到了毛主席的猛烈抨击。梁漱溟曾于1938年亲赴延安,与主席有过若干次交谈。1950年梁到北京后,一度是主席的座上宾。其率真耿直的性格,其热心社会事务的情怀,主席应该是了解的,梁发言的初衷,主席也未必体会不到,那为什么还要予以无情打击呢?以他们的学识品德,完全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可是,那次争辩后,两人几乎没有过个人之间的交往。恰恰是那个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的阴谋家,深受主席赏识,被规定为接班人。以主席的睿智和慧眼,尚且难以识别忠奸、真伪、曲直,何至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无数的事实证明,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都难以完全摆脱人的一些劣根性,爱听顺耳之好话、拒闻逆耳之忠言,便是人的劣根性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自拔于劣根性,辨别益友损友呢?
有人说,孔子还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整天花言语的人,很少有高尚的品德。不与那些一身媚骨、满嘴美言的人相处,不就完了。
但不是所有损友,都会整天像只蚊子哇里哇啦地围着你转。手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你喜欢字画,马上弄来一幅哪朝哪代的字画给你。你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听什么,人家早已清清楚楚。有些人是靠嗅觉生活的。工作生活中,他专挑你喜欢的做,所谓的投其所好,稍不留心,便步入陷阱。
这样一说,我们是不是真的辨别不了益友损友了。那倒不是。
我们还是从孔子那里学方法。《论语》里有一段话,虽然不是专门针对交友说的,但对识别朋友有借鉴意义。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篇第二第10章》)廋者,匿,隐藏。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必须观察他的行为,考察他的经历,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如此之视、观、察,由表而里,自外而内,那个人还能藏匿什么呢?
遵照孔子的察人之法,工作生活中多一点心眼,多一点观察,多一点思考,还是必要的,至少不会使我们稀里糊涂地上当受骗,用一句通俗的话,不至于被人卖了还为别人点钱。
一个人对同事傲气十足,自以为是,唯独对你唯唯诺诺,低声下气,这种人你就必须留心了。
一个人小气得要命,一枚铅子能捏出汗来,唯独对你出手阔绰,一掷千金,这样的人,你就必须提防了。
一个人一有空儿,就说你的好话,而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或者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这样的人,你就必须警惕了。
一个人开口闭口都是喝酒打牌泡脚跳舞,这样的人,你就必须远离了。
朋友重要,交友复杂,交一个真正的益友,难上加难,难怪人们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宋代理学家程颐的高足尹焞公在读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后,说道:“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而其损益有如是者,可不谨哉?”
由是言之,朋友有损益,不可轻交。没有朋友至多是孤独,交一个损友,不必多,或许就是终生的祸害。
推长违短
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意在告诉人们,一个人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才能有助于德行的提升。
实践中,我们又常常遇到另一个问题,即如何与人相处,才能使友谊长久。
对此,孔子也帮我们准备了。
《孔子家语·致思第八》记载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问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恡于财(恡:吝啬。)。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违:避),故能久也。”
大意是说,孔子将外出,天下起了雨,却没有伞盖。门人说,卜商有伞盖(可以向卜商借)。孔子说,卜商的为人,对财物特别的吝啬。我听说,与人交往,要推扬他的长处,避开他的短处,这样才能长久地交往下去。
有必要将卜商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卜商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孔子去世时,才二十九岁。出身贫寒,从魏国来到鲁国师从孔子。孔子去世后,设坛授徒,著书立说,是传播孔学最重要的一支。孔子十哲之一。
家境贫寒,吝于财物,也在情理之中。这只是卜商的个性,并不影响其道德。吝于财物毕竟与贪于财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更不同于掠人财物。孔子知道自己学生的个性,当然是不会向卜商借伞盖的。如果故事到此结束,没有什么特别的,至多说明孔子理解学生,善解人意,或者说明孔子作为长者不为难后生。可贵且对我们有所资鉴的是,孔子因此延伸下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说得很谦虚,说是自己听来的。这句话对孔子的交友发挥了作用,对我们当然也是有帮助的。
与人相处,必须学习对方的长处,又要避开对方的短处,才能长久交往。试想,如果孔子明知道卜商吝于财物,又向他借伞盖。勉强借了,卜商不开心,使友谊蒙上阴影;不借,老师不舒服,也使友谊打上折扣。两不相悦,友谊还能持久吗?
这则小故事给我们以两点启示。
与人相处,必须了解对方。所谓知己,重在知,不仅要知对方,也要让对方知自己。知是熟悉,是了解。孔子如果不了解卜商的为人,兴许向卜商借伞盖,闹出不快是完全可能的。
有的人与人相处,一见面相见恨晚,好得多个头,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时间一长,龃龉频生,摩擦不断。难怪,双方都不“知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缺乏感情基础。没有牢固基础的建筑,倒塌是必然的。
在认定对方品德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还要作详细了解,个性,爱好,长处短处,都要作全面了解。在火车飞机上,天南海北地遇上一个人,三言两语就引为知己,大抵是靠不住的。
与人相处,必须包容。孔子包容了卜商“甚恡于财”的短处,而不向卜商借伞,得以保持了良好的亦师亦友的关系。世间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是人都有个性。只有包容对方的个性,才能建立长久的友谊。有的人交朋友,想把朋友复制成另一个自己,步入了交友的误区。有的人含蓄,有的人直露;有的人大方,有的人小器;有的人时尚,有的人传统;有的喜欢热闹,有的人乐于宁静。这些都是个性,是不同的性格,与道德品行无关。
“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同的目标追求,不同道德品行的人往往走不到一块。但不同个性的人,只要彼此了解,懂得包容,是完成可以成为朋友的。
责任编辑◎青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