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啤酒肚”
2017-01-10孙立华
孙立华
“啤酒肚”影响体型美,是毋庸置疑的。许多“啤酒肚”也都以消除“啤酒肚”为目标。但“啤酒肚”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如何才能更好地消除“啤酒肚”?这些问题如今有了新的科学发现,应当广而告之。
“啤酒肚”形成原因
目前,国际上对“啤酒肚”的成因有好几种说法。有人说“啤酒肚”是营养过剩导致,也有人说是营养不均衡造成。德国联邦营养医学会的最新研究表明,“啤酒肚”与男性的遗传基因有关,就像女性肥胖从臀部开始一样,男性的脂肪大部分储存于腹部。当然每个男人基因不同,引发“啤酒肚”的可能性也不同。
一般来说,青少年有“啤酒肚”,往往是因为营养过剩;对于中年人而言,睡眠质量问题是主因。随着年龄增长,男性深睡眠阶段减少。由于睡眠质量差,荷尔蒙的分泌会随之减少,进而使体内脂肪组织增加并聚集于腹部,而且年纪越大影响越明显。此外,很多中年人长时间坐着办公,缺乏运动,容易造成腹部脂肪囤积。一般男人的体内有大约300亿个脂肪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细胞就会增重一些。因此,几乎每个男人在30岁以后都要比以前重一些,并且他的基因、荷尔蒙和减慢的新陈代谢,都开始对他的腹部产生影响。
“啤酒肚”与“喝啤酒”有关吗
传统观念认为过量饮用啤酒将使人出现大大的“啤酒肚”,但最新研究显示,喝多少啤酒实际上与人的腰围没有关系。欧洲研究者发现,好饮啤酒者出现“啤酒肚”乃至肥胖的概率并不比不喝啤酒的人高。虽然啤酒算不上减肥饮料,但也并不是造成饮酒者超重的原因。研究者发现,排除如身体运动及教育等因素,经常喝啤酒的人与那些不喝或者很少喝的人相比,腰围并不会比较大,且体重也不会更重。最近,英国和捷克的研究人员对近2000名捷克人的饮酒习惯与身体肥胖状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啤酒肚”与喝啤酒多少并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一杯啤酒的热量仅为150卡路里,脂肪也只有0.3克,而且啤酒含有蛇麻子等物质,还可以降低罹患心脏病、糖尿病的风险。因此,一天喝一杯啤酒没问题。
“啤酒肚”能导致哪些疾病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每年用于治疗与肥胖有关疾病的费用大约为750亿美元,已超过了用于治疗吸烟、酗酒所引起的疾病。如果说全身肥胖在中年以后出现的概率较高,腹部肥胖(俗称“啤酒肚”)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腹部肥胖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因为很多国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不重视腹部肥胖,“啤酒肚”很可能成为影响健康的最危险的杀手之一。
腹部肥胖是加速衰老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已证明有15种以上可以导致死亡的疾病与腹部肥胖有直接关系,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栓塞、乳腺癌、肝肾衰竭等。此前有研究表明,挺着“啤酒肚”的男性得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男性的8倍,罹患冠心病的概率是正常男性的5倍,引发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男性的7倍。脑溢血和脑梗塞等疾病在“啤酒肚”男性中也很常见。
为什么腹部肥胖有这么大危害呢?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臀部肥胖的人与肚子肥胖的人,体内所含胆固醇不同。臀部肥胖、腰围不大者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这种胆固醇被认为是有益的,能防治心脏病;而肚子大、臀部小的人,此类胆固醇含量就低,罹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就大。导致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腹部脂肪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性质不同。腹部脂肪分子很容易以游离脂肪酸的形式进入血液,并随血流直接进入肝脏。当肝脏游离脂肪酸分子过多时,会转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随血液流往心脏、肺和动脉,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消除“啤酒肚”有何招法
要想消除“啤酒肚”,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比如,平时吃饭吃7分饱;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睡前洗个温水澡,改善睡眠状况;等。日本医学专家制定了一套随时随地可做的运动,对消除“啤酒肚”效果很好。一是双手抱肘,两腿并立;二是少乘电梯,步行上楼;三是凡能站着完成的事,最好站着完成,如等人、打电话、看报、穿鞋袜等。站立时稍踮脚尖,使身体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
专家建议,要减掉肚子上的脂肪,最好在加强全身运动的情况下,再加强腹部运动。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吃好一日三餐:不应忽略早餐和午餐。如果不吃午餐,你很可能饥肠辘辘地回到家里,在晚餐桌上大吃一顿。
2.少吃零食:只携带低脂肪、低能量的小吃或零食,如水果、蔬菜、饼干、爆米花等。
3.在办公桌上放瓶水:一天内要时常喝水。当你想吃点甜东西时喝杯水,吃甜食的愿望就会马上消失。午餐前喝杯水,可降低你的食欲。
4.不要让精神压力促使多吃:当有精神压力时,不要拿起食物,而是出去散步。体力活动比吃东西更有利于解除精神压力。
5.不要在外面吃饭:饭馆的饭往往比家里做的饭含有更多的能量和脂肪。如果午餐不能回家吃,请留意你单位附近提供低脂饭菜的餐馆。不要去快餐连锁店,因为那里可供选择的低脂肪食物很少。
6.不吃自助餐:自助餐往往导致吃得很多。
7.注意饮酒量:酒精含能量较高,它可阻止体脂的消耗,还降低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