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件结构的多维分析模式

2017-01-10林艳

关键词:句法语义逻辑

林艳

摘要:重点评介了语言学领域中事件结构在语义、逻辑和句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句法语义学通过事件结构来表达句法结构与事件参与者及其内部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这样, 事件结构就可以清晰透明地在句法结构中得到表达, 实现了事件结构、论元结构和句法结构的统一。最后,指出了事件结构研究中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事件结构;语义;逻辑;句法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6.0034

一、引言:事件及其哲学探索

“事件”( event)原是当代哲学的热门研究问题 [1-3] 。Vendler对谓语动词所表达的事件类型进行了大致准确的归纳,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强烈反响,以此为出发点,学者们逐渐发展出多角度、多侧面的有关事件结构的理论,例如对事件表达时体意义、事件及名物化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事件与名词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等等[4]。

以Quine 和Montague为代表,哲学家们进行了事件实体性的哲学探索。如Quine 认为,占据一定时间空间的整体构成了事件,也就是说,事件是一种四维空间实体,表达了与物体( objects) 一样的概念。Montague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语言所表达的事件具有时间特征,客观现实所发生的事件与映射到语言上的事件在时间上大致一致,他认为事件有通指事件( generic events) 和具体事件( particular events) 两种类型。以此观点为基础,语言学家们认为事件与具体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基本对应,都指的是客观现实中所发生的行为。Cresswell 认为[5],由于事件可以用名物化词、去动词化名词以及事件类名词来表达,因此可把事件看作属于实体范畴。Lyons[6] 认为事件是“第二类实体”,他的观点是,事件的存在方式与人和事物的存在方式相似,而人和事物就是人们认为的“第一类实体”。Leech [7] 认为事件是由变元和谓词构成的相对简单的实体,人们脑中的 “事件”的概念就像人和事物一样简单具有整体性,他们清楚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以此为基础,本文将重点评介语言学领域中事件结构在语义、逻辑和句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然后指出事件结构研究中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二、语言学领域有关事件结构的研究

事件结构主要是指事件的时间结构特性,它包括事件的发生、事件的时间度量和事件的界化( delimitation)等几个方面的特性。事件结构( event structure)理论是一种新兴的句法—语义界面理论。最初主要是在词汇语义学领域开始了对事件结构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探讨谓词动词所表达的时间结构特征对句法的影响,以及复杂事件的内部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词汇语义学有关事件结构的研究成果使得句法学家们开始关注句法语义之间的关系。事件结构理论在语义论元投射到句法位置的问题上,与传统的联接理论( linking theory)的观点区别很大。联接理论认为句法—语义界面的接口是动词的论元结构,动词的论元结构投射到表层句法形成合格的句子,语义论元通过题元层级向句法位置投射。而事件结构理论则认为,决定动词句法表现的重要因素是事件结构。事件结构在人类的认知结构和语言的句法表现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因此, 根据事件结构理论, 事件结构(而不是论元结构)才是更为合适的句法—语义界面。

(一)语义学领域的事件结构研究

1.有关事件结构的“体”分析研究。在事件结构研究中,体(aspect)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根据事件结构理论,“体”包含两个意思:其一,它是一种观察事件的视角, 其二,它是一种语义论元向句法位置投射的机制。从“观察事件的视角”的角度来看,“体”主要表现在谓语动词的语义特性上,谓语动词在对事件进行编码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这时的体称为词汇体(lexical aspect),也叫做aktionsart。一般认为,对事件结构的研究以Vendler的研究结果最为突出。他最早根据动词所表现出的时间结构特性对动词的句法意义进行了系统的归纳。Vendler根据终结性、持续性和同质性等时间结构特征把英语中的动词分成四类,即状态、活动、达成和完结,归纳如下:

a. 状态: [ -终结性, +持续性, +同质性, - 间隔性]

b. 活动: [ - 终结性, +持续性, +同质性, +间隔性]

c. 达成: [ +终结性, - 持续性, - 同质性, - 间隔性]

d. 完结: [ +终结性, +持续性, - 同质性, - 间隔性]

以上四类动词可以分别用英语中的know,run,die和build来代表。Vendler根据动词所表现出的时间结构特性划分出动词类型,这个研究成果在事件结构研究领域影响重大。也可以说这四种动词类型即四种事件类型。这一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获得了学界广泛的认同。

以此为基础,Vikner [8] 区分了四种事态( eventuality)类型:状态(states)、过程(processes)、拖延性事件(protracted events)和瞬间性事件(instantaneous events)。就动词基础形式这一表达层面,这四类动词中只有两类动词的基础形式可以直接构成事件,而状态类动词和过程类动词则需要配备适当的句法形式或者和其它语言成分一起才能构成事件,因为表达拖延性事件和瞬间性事件的两类动词可以直接构成事件,所以状态类动词和过程类动词也可以在拖延性事件和瞬间性事件中担当次级事件(sub-event)。Vikner对事态的分类如下所示:

事态延续类:A.状态:我喜欢唱歌 I like singing.

B.过程:他在跳舞 He is dancing.

事件类:A.拖延性事件:他把孩子拉出了屋子 He draw the child out of the room.

B.瞬间性事件:飞机坠地了 The plane fall to the ground.

可以看出,Vikner吸收了Vendler分类系统的精华,但又有所改进,为了事件语义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了几个名称,把“活动”改称为“过程”、“渐成”改称为“拖延性事件”、“瞬成”改称为“瞬间性事件”。总之,事态的延续类表达相当于时体特征上的非完整表达( atelic expressions) ,而事态的事件类表达相当于时体特征上的完整表达( telic expressions)。

事件结构中的“体”特征也是语义论元向句法位置投射的媒介。这是通过事件角色或体角色来体现的。在Grimshaw[9]的事件结构理论中,事件角色和题元角色共同决定语义论元向句法位置的投射。在题元层级之外, Grimshaw又提出了一个致使层级,用使语义论元向句法位置的投射更加规范。致使层级中只有两个体角色,即致使原因和被影响者,在句法位置上,致使原因总是比被影响者显著,正因如此,在句法表达层面,它总是投射为句子的主语。

2.事件结构的“界性”分析模式。“界化”就是给一个事件、一种行为、一个动作或变化设立一个边界,即确立一个起始点和终止点,使之变成一个界限明确的单位。“界化”与“界态”联系紧密。界态、有界和无界这些概念源于哲学研究。它们是指人类把认识客观世界在头脑中形成的意象转换成概念形成的概念结构的特性, 客观现实是构成一个有界区域的基础,但并不是客观现实直接投射成界态,而是人类在认知客观世界过程中,在头脑中形成的事件、概念结构及其关系向语言投射的结果。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实际上是对语言所反映的认知事件的识解。完型定律要求人们把语言所表达的事件识解为一个有终止点的完型,反映这个事件的语言表达式也就必须是一个有完整边界的结构。如果语言表达式或者事件没有明确的终止点,人们就无法对表达式产生正确的理解。

语言学中所讲的界限概念(bounding),指的是客观事物的边界概念在语言中的表达,界限设置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主要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具有一定边界的认识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

从事件结构到句子结构的映射规则在语言中的表达形式就是语法。客观世界的“有界”与“无界”投射在词和词组层面就是词和词组的有界性和无界性的差异,投射在句子层面就是事件句和非事件句的差异,事件句和非事件句的区别就表现在有界和无界上。

有两个关键的问题在界性研究中特别突出:一是终结性/非终结性的区分问题。学者们认为,至少在VP这个句法层次上,终结性/非终结性应该作出区分。但是, 关于怎样区分终结性/非终结性问题, 学者们却持不同的观点。Verkuyl[10]认为,决定VP是否具有终结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VP的直接论元具有确切的数量特性[+SQA]。二是事件的同质/非同质性区分。所谓同质性,就是整个事件的每一部分都具有相同的特性,相当于名词的物质/可数区分(masscount distinction)。大多数学者[11]认为,名词性指称域具有数量上的延续性或离散性特征,这种特征是通过名词语义特征体现出来的;而动词性指称域具有时量上的延续性或离散性特征,这种特征是通过动词语义特征体现出来的。

国内进行关于有界、无界研究的学者主要是沈家煊[12],他对事件的定义是“有内在终止点的有界动作”,对事件句的定义是“叙述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事件的句子”,在此基础上,他区分了活动和事件、事件句与非事件句,并讨论了事件的有界特征、构成条件和构建类型。王红斌[13] 在沈家煊的基础上,考察了影响事件句与非事件句构成的汉语语法体标记。

3.事件结构的时间分析模式。把事件结构放在时间轴上, 观察它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是事件结构的时间分析模式。Freed [14]提出了事件结构的时间分析模式, 一个事件被分成了几个阶段,它们在时间上顺序排列,包括起始、核心和结尾几个重要阶段 , 这几个阶段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Freed 这种将事件结构用单纯的时间片断表达的模式符合人们认知事件的时间顺序,但是在解释语义论元是如何投射到句法位置上去的这一核心问题上却显得无能为力。例如, 根据Freed的时间分析模式, 句子I am drinking tea仅仅表达了一个与相关事件有关的动作活动,由于句中的主语和宾语并不表达Freed的时间分析模式中的时间片断, 因此我们也就无法在该句子所表示的“体”概念和句法位置之间建立起一种对应关系。

4.事件结构的空间分析模式。van Voorst[15]主要从空间角度对事件结构进行分析。在他看来,事件结构被表达为在空间上延伸的一条线。线的起始和终结分别由事件的两个参与者表达, 这两个参与者就是表达事件起始和终结的两个客体。这样, van Voorst的有关事件结构的空间分析就与事件参与者投射的句法位置对应起来:

(1)起始客体——主语

事件终结客体——直接宾语

根据van Voorst的分析, 活动事件不具备内在的终结点, 因而其所表达的事件结构也就缺少终结客体:

(2)起始客体——事件

完结事件肯定有终结客体,及物性完结事件同时还有起始客体,而不及物完结事件没有起始客体,和不及物的达成事件一样,都可以表示为:

(3)事件终结——客体

van Voorst 克服了Freed 事件结构分析的时间模式无法建立体概念和句法位置对应关系的缺点,建立了事件的参与者在空间意义上的一种联接关系。但这种事件结构理论不能形式化地准确表达出来,应用性不强, 导致了该理论影响不大。

(二)事件结构的逻辑语义学分析

从古希腊时代人们开始研究语言现象以来,学者们就认为语言表达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两种最为基本的信息: 行为和非行为。行为和非行为在词汇范畴里分别由不同的词类来表达,比如名词表达代表非行为的事物,动词表达行为动作。受词汇范畴研究成果的影响,语言学概念的事件成为语法或语言表达的承载客体,成为和主语、宾语等语法成分相平行的语言表达单位。Davidson [16] 认为,自然语言通过行为动词中一个不显著的变元位置作为媒介来指称事件。这一变元位置被称为“E位置”( E-position) 。他发现在处理类如(1) a 变化而来的句子(1) b,、(1) c、(1) d 时,标准谓词逻辑已无法展现它们分别与(1) a 的内在联系:

(1) a. Brutus stabbed Caesar.

b. Brutus stabbed Caesar violently.

c. Brutus stabbed Caesar with the knife.

d. Brutus stabbed Caesar violently with the knife.

在标准谓词逻辑中,(1) a –(1) d 都被看作原子性单位,不可再分。因此,在处理(1) b –(1) d 与(1) a 的关系时,只能采取如下(2) a –(2) d 的方式:

(2) a. Stabbed ( Brutus,Caesar)

b. Stabbed-violently ( Brutus,Caesar)

c. Stabbed-with ( Brutus,Caesar,the knife)

d. Stabbed-violently-with ( Brutus,Caesar,the knife)

(2) b –(2) d 中的谓词项( 分别是stabbed-violently,stabbed-with,stabbed-violently-with) 均与(1) a不同,因而很难厘清其内在联系,也难以判断这些句子是否陈述了同一事件。在Davidson 看来,(1) a 并非原子性的,作为存在性量化句,它是带有一个约束性事件变量( bound event variable ) 的三元谓词( three-place predicate) 表达式。它肯定Brutus 刺杀Caesar 的发生,即存在某个事件e,该事件e 是Brutus刺杀Caesar。这样,Davidson 就发现了动作命题与事件表达之间的蕴涵关系,进而认为所有事件句都应额外多带一个事件元,即把n 元谓词变成n + 1元谓词,如此一来,(1) a-(1) d 以一阶谓词逻辑可分析成(3) a-(3) d,而不是标准谓词逻辑的(2) a-(2) d:

(3) a e ( Stabbing ( Brutus,Caesar,e) )

b e ( Stabbing ( Brutus,Caesar,e) & Violent (e) )

c e ( Stabbing ( Brutus,Caesar,e) & With ( the knife,e) )

d e ( Stabbing ( Brutus,Caesar,e) & Violent (e) & With ( the knife,e) )

存在变量e 确保了(3) a –(3) d 表述同一事件,并使上述各句之间的关系清晰化。由于把事件当作变元首先是由Davidson 提出的,因此,事件变元也被称为“Davidson 变元”。

语言学研究吸收和发展了事件逻辑变元论的研究成果,用来解释语义蕴含关系问题,还可解释副词修饰、使役结构、体算子、以及感知报告(perceptionreport) 等相关语言现象。国内学者曾莉[17] 运用事件变元论研究分析了汉语双宾句中的致使结构以及双事件现象等。

(三)事件结构的句法功能投射研究

句法学的研究也吸收了词汇语义学对事件结构的研究成果, 句法语义学主要研究事件结构的内部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如何投射在句法中的问题,研究事件结构的句法表达,即从句法表达的角度探寻事件结构的性质及其与句法结构的关系。

1.生成语义学对事件结构的句法分析。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生成语义学蓬勃发展的阶段, McCawley[18]就开始运用词汇分解的思路对事件结构进行句法分析。在McCawley 的分析中, 谓词被认为是由CAUSE、BECOME和NOT等初始谓词(primitive p redicates)构成的。按照这种思路, 动词kill的句法表达应该是: [ [ S [ S CAUSE BECOME NOT AL IVE ] x y] ]

2.壳结构与事件结构的表达方式。继生成语义学的研究成果之后, Sportiche [19]等提出了VP内主语假说,认为主语是在VP内生成的。按照这一假说, 一个动词短语VP包涵了一个事件及其所有参与者, 动词短语同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更加整齐密切了。在这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句法学家们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VP的内部结构,并对其进行更加准确的刻画,目的是在句法中清晰地反映事件结构的内部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他们开始将VP分析为更小的VP片段并设置空核心的壳结构( shell structure),目的是为了把句法结构同事件结构对应起来。为了更准确地对双宾动词的两个内论元进行表征, Larson [20]将原来一个双宾句的VP进一步分析成VP1和VP2 两个片段, 同时让位于高层的VP1核心为空, 供低层的核心进入, 生成双宾语结构:

(1) [VP1 Agent [V1V1 [VP2 Theme [V2V2 [ PP P Goal ] ] ] ] ]

例(1)中这样在一个VP之上再设一个空核心VP的结构被称为Larson壳结构。它所采取的空核心设计对后来的生成句法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除了上述几种模式之外,事件结构分析中还有一种认知模式,包括Croft[21]的致使链模式和Talmy[22]的宏事件(macro2event)和力量-动力(force2dynamics)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与事件结构句法表达的关系不大,在此不作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可参照王立弟[23]以及唐世民[24] 之论述。

(四)小结

与词汇语义学领域对事件结构的研究路径不同,句法语义学通过事件结构来表达句法结构与事件参与者及其内部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语义论元通过两种方式来确定自己的事件语义角色:一是它们在句法结构中的Spec或补足语的位置,二是它们同句法核心或功能语类的关系。这样, 事件结构就可以清晰透明地在句法结构中得到表达,从而实现了事件结构、论元结构和句法结构的统一。

三、结 语

上述关于事件结构的各类研究取向从不同角度拓展了句法学和语义学的研究视野。同时,随着当今语言学领域最新发展方向即句法-语义界面研究的深入,特别是词汇语义学、逻辑语义学和句法学三者的研究结合得越来越密切,在有关事件结构的研究上,句法语义学理论和形式语义理论越来越相互靠拢,吸收彼此的研究成果,这无疑对进一步深化事件结构的研究有着极大的裨益。

[参考文献]

[1]Vendler,Z. Verbs and times[J].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957(2):143-160.

[2]Quine,W. V. O.Word and Object[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1960:131.

[3]Montague,R. On the nature of certain philosophical entities[J].The Monist,1969,35:159-195.

[4]Verkuyl,H. J.On the Compositional Nature of the Aspects: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Supplementary Series 15[M]. Dordrecht-Holland: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2:96.

[5]Cresswell,M. J. Internal semantics for some event expressions[C]∥ R. Burle,U. Egli & A.von Stechow ( eds.).Semantics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Berlinand Heidelberg: Springer -Verlag,1979:90-116.

[6]Lyons,J.Seman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443.

[7]Leech,G.Semantics[M].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4 /1981:444.

[8]Vikner,C. Change in homogeneity in verbal and nominal reference[C]∥ C. Bache,et al.( eds.) .Tense,Aspect and Action: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Language Typology.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1994:139-164.

[9]Grimshaw, J. A rgument Structure. Cambridge, MA: The M IT Press,1990:22-30.

[10]Verkuyl, H. J. On the Compositional Nature of the Aspects[D]. Dordrecht: D. Reidiel,1993:14-23.

[11]Bach, E. The algebra of events[J].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986(9):5-16.

[12]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367-380.

[13]王红斌.后时时间副词作状语的事件句和非事件句[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2):127-131.

[14]Freed, A. F.The Sem antics of English Aspectual Com plementation[D]. Dordrecht: D. Reidel,1979.

[15]van Voorst, J. Event Structure[M].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988:27-28.

[16]Davidson,D. The logical form of action sentences[C]∥ N. Rescher ( ed.) .The Logic of Decision and Action.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67:81-95.

[17]曾 莉.基于事件语义学的汉语双宾语句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28-131.

[18]McCawley, J. Lexical insertation in a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without deep structure[J]. Proceedings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1968(4):71-80.

[19]Sportiche, D. A theory of floating quantifiers and its corollaries in Mandarin Chinese[J].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 1988:397-413.

[20]Larson, R. K. 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J]. Linguistic Inquiry,1988(19):335-391.

[21]Croft, W. 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 atical Relations[M].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22]Talmy, L. Towards a Cognitive Sem antics (Vol. Ⅰ, Ⅱ). Cambridge, MA: The M IT Press,2000.

[23]王立弟.论元结构新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4]唐世民.结果/使役结构和双宾语结构的事体结构分析[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04.

(责任编辑 文 格)

Abstract: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the event structure, especially the achievement about the semantics, logos and syntax. Syntax and semantics expr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event participants, thus, event structure can be expressed clearly within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The unification of event structure,argument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can be realized.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of the event structure, and several questions which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event structure; semantics; logos; syntax

猜你喜欢

句法语义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语言与语义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