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沪三省(市)产学研合作研究
2017-01-10陈满新
陈满新
摘要:通过对苏浙沪三省(市)1985-2012年产学研合作专利的收集与整理,梳理并比较了三地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态势和特点。研究表明:上海市产学研合作稳步向前推动,江苏省则呈现爆发式增长,浙江省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与上海和江苏存在较大的差距。
关键词:苏浙沪联合专利爆发式增长
一、引言
产学研合作是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长三角地区的产学研合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共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然成为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佼佼者。但各地区间由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环境的不同,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由此,本文通过对苏淅沪三省(市)1985-2012年产学研合作专利数据的收集、整理,梳理和探索长三角地区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进程和现状,为各创新主体及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决策提供定的参考依据。
专利具有创新性、新颖性等特点,可以在定程度上体现研发活动的有效性,也是表征产学研合作知识产出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以专利数量为切入点来研究产学研合作情况。Motohashi K(2008)分析中国的专利数据发现,中国的企业更倾向于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机构的合作逐渐减少。邓颖翔、朱桂龙(2009)研究发现1998年以后,中国产学研合作比率开始逐步上升,区域创新能力越强的地区,产学研合作越活跃。庄涛、吴洪(2013)利用2002-2011年的我国的专利数据,测度了产学研创新主体问的紧密程度,并认为校企间联系紧密,而政府的参与度不高。刘凤朝、马荣康、姜楠(2011)则是从我国985高校角度出发,研究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问的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及空间演化路径。
由此,本文以长三角地区的产学研合作专利为研究重点,系统梳理产学研合作专利的发展脉络及专利类别,在丰富产学研合作理论基础的同时,为该地区产顺利推动产学研合作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二、苏浙沪产学研合作专利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专利数据来自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为获得产学研合作专利数据,参照Hong.W(2008),邓颖翔、朱桂龙(2009)的相关文献,采用对联合申报人字段进行识别的方式,即项专利的申请人中既有企业的名称又有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的名称,则表明该项专利是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产出。通过人工检索的方法筛选出产学研联合专利的数据,再对专利第申请所在省进行检索,可以得到各省份每年的产学研合作专利数据。
在三种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的原创性最强、技术含量最高,最能表征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水平和能力(赵彦云,刘思明,2011)。由此,本文重点研究苏浙沪三省(市)1985-2012年来的产学研联合的发明专利数据,通过将联合专利数据细分为产学专利、产研专利和产学研专利三类,揭示三省(市)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为苏浙沪三地区产学研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议。
(二)苏淅沪三省(市)产学研合作专利分析
产学研合作能够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方的创新要素,通过合理配置各方资源促使知识在各主体间快速流动,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长三角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来,各主体问频繁的互动交流加速了产学研合作的进程,三地区产学研合作专利总量在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
从各地区产学研合作专利的发展阶段来看,1985-2000年三地区联合专利数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增速不明显。2001-2005年随着产学研合作在长三角地区的全面开展与深化,产学研联合专利数量迅速增加,年平均联合专利数分别为36项、31项和99.5项。2005年之后,三地区产学研合作更加活跃,联合专利总量均大幅度增加,苏、淅、沪的年平均联合专利数分别达到225项、357项和314项,产学研合作在近几年来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对比苏淅沪三地区产学研合作专利的总量和发展趋势,发现尽管三者总体上都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但是在不同发展阶段增长幅度却有所不同。2000-2005年增长最快的是上海市,江苏和浙江的增长幅度大致相同。但2005年后江苏省产学研联合专利呈现爆发式增长,至2012年相比于2005年总量增幅近10倍,总量逐远超上海市,居于三地区之首,浙江省最末。进步考察三地区产学研合作专利中的产学专利和产研专利的数量发现,两种类型的联合专利与产学研专利保持着相同的增长趋势。江苏省两类型联合专利的增长速度尤为突出,在2006年几乎呈现直线增长的趋势,在总量上和增长速度上远超上海。除此之外,苏淅沪三地区产学研合作由以往的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转向企业与高校问的合作,使得产学合作专利数量超过产研专利数量,这与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校企合作的情况相致。
三、结论及展望
本文基于专利视角比较了苏淅沪两省
市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各地区联合专利产出差异的原因。研究显示:近几年江苏省产学研联合专利无论是在总量还是增长速度上均表现突出,产学研合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上海市有着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产学研合作直稳步推进;浙江省尽管产学研合作取得较大进步,但与江苏和上海仍然存在定的差距。本文的研究视角比较新,但对专利的分析仅停留在描述性统计层面,没有对专利联合申请人的类别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如合作网络的探究。这也为后续相关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