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大学生网络犯罪现状与防范对策

2017-01-10刘启明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网络犯罪防范对策

刘启明

摘要:鉴于近年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犯罪案件也出现了上升的势头。怎样更好地预防与处置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犯罪行为,已成为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在概述网络犯罪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犯罪现状,探讨了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并提出了防范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犯罪;防范;对策

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与普及,网络已经融合到现代人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触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以及一种全新的犯罪形式,也就是网络犯罪。大学生是利用网络的重要群体之一,相当多的大学生精通网络技术,一旦产生了网络道德缺失等问题,就很容易引发网络领域的犯罪问题。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防范和治理。

1 网络犯罪概述

因为对于网络犯罪的各自认识程度有所不同,全球各国对网络犯罪所下的定义也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当前绝大多数研究者均觉得,网络犯罪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而进行的一种极大地威胁网络空间安全的犯罪行为。网络犯罪主要可以归纳成3种不同的类型:其一为以网络为主要工具的犯罪形式;其二是以网络为其主要攻击目标的犯罪形式;其三是以网络为其主要获利源头的犯罪形式。

2 大学生网络犯罪现状分析

鉴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如今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全社会都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依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所公布的一项数据,我国20~29岁之间的网民占全体网民总数的30.4%,这其中大学生网民群众又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还有一项统计表明,自从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之后,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不断增加,对社会所产生的危害也变得愈来愈大。如今,大学生群体运用网络所实施的各类犯罪行为主要可分为下面5种主要形式:其一是危害网络安全类的犯罪;其二是侵害公、私财产类的犯罪;其三是通过网络制作或者复制、传播色情物品,危害社会秩序类的犯罪;其四是运用网络危害国家安全类的犯罪;其五是利用网络来侮辱与诽谤、侵犯公民人身权类的犯罪。与传统犯罪方式相比,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犯罪具备了犯罪主体突出的高智商性、犯罪方式的隐蔽多变、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和犯罪自身虚幻性等鲜明特色。

3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探讨

大学生网络犯罪之产生,不仅会受到犯罪人主观因素之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各类客观因素之制约。在通常状况下,各类主客因素彼此相互结合,就构成了推动大学生群体实施网络犯罪行为的力量。

一是主观上的原因。这是造成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本质因素,也是在大学生群体网络犯罪中发挥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是导致大学生群体实施网络犯罪的首要原因。辨别是非以及自控能力不高则是产生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的又一主因。同时,道德意识欠缺也是造成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一项原因。当然,过于沉溺于网络而造成的生理与心理异常问题,也推动了少数大学生滑到了网络犯罪的泥潭之中。

二是客观上的原因。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犯罪无法离开特定社会环境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影响。如今,网络上经常有非主流的负面消息传播,这可以说是引发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一大因素。目前教育制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没有能够切实满足大学生群众积极追求新观念与新思想的实际需求,导致大学生群体过于沉迷与依赖网络。当然,家庭教育也难以逃脱责任,许多大学生的父母不懂网络,没有对子女开展网络家庭教育。同时,网络监管缺位以及网络法制建设进程滞后也是产生网络犯罪的客观因素之_。

4 防范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几点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之中的网络犯罪案件多次发生,产生了极大的危害,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为切实维护社会安全,更好地保护广大社会公众的权益不会受到侵害,推动大学生群体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一定要运用预防为主的原则,从诸多方面着手加以防范,从而力争有效遏制大学生群体网络犯罪的高发态势。

一是要落实各项网络技术监管措施。网络环境之优劣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不好的网络环境会引发大学生们的网络犯罪。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更加注重强化网络犯罪的监管工作力度,彻底放弃以往那种只注重建设与应用却忽视管理与安全的理念,不断强化网络执法工作的力度,从而为大学生群体上网创设出更加安全的环境。政府管理部门一定要下大功夫实施好相关网络技术研发等工作,不断健全技术防范举措。比如,可通过信息加密、防火墙、身份识别及漏洞修复等相关技术,对信息系统实施定期的排查,有效修补系统以及程序之中的漏洞,切实提升其安全性,进而阻止其他方面对于计算机系统所进行的非法入侵。二是政府管理部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网站以及网络信息开展全面排查,对于不良网站及其信息做出技术屏蔽或者过滤等处理,强化对网民上网过程中各类行为之监管,切实创建起网络安全预警体系,对于不当网络行为加以警告,并落实对网络从业者的监管工作,强化对非法网络经营人员的依法打击力度,尽可能地为大学生们创设出健康、积极、安全的网络环境。当然,高等院校也要加大自身校园网络安全技术经费投入的力度,通过加装不良网络信息屏蔽设备等手段来处理校园网中的不良信息,让高校校园网络管理机制能够发挥出实实在在的作用。

二是健全网络立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面对着逐年增多的大学生网络犯罪,许多国家已经在着手实施和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立法工作,比如,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国家在此方面的起步比较早,为我国有关部门实施网络立法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近年来,我国已经施行了多部涉及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更好地控制网络信息发布与维护网络安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考虑到网络自身属于新生事物,目前的立法已经难以有效地控制网络犯罪高发的势头。为此,应当及时对现行法律做出合理的补充,并且积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做到为我所用,从而更好地健全我国的网络犯罪立法体系。当然,还应当积极推进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法制教育,让其懂得网络犯罪的内容、危害以及法律责任等,从而让法律能够真正形成威慑力,并且有效提升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是要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道德教育。道德具备了别的教育方式所难以取代的独特功能。道德能够让人们从内心深入产生道德情感、信念以及善恶观,这样一来就能够很好地支配人们内心的各种活动及其动机,从而推动其内在的自我约束性。在当前网络立法还不够完善的状况下,倡导网络道德显得十分必要。所以,在强化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绝对不可忽略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要将网络道德教育列入大学德育教育范围之中,积极指引大学生们做到正确地对待网络,合理地处置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切实引导大学生们形成合理的网络人际交往道德观念,切实引领大学生们能够恰当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网络信息,规范自身的上网行为。虽然我国大学生的网络犯罪率总体上还低于别的犯罪形式,但是网络犯罪具有非常大的危害,必须予以充分重视,这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四是要强化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少数大学生之所以会陷入网络犯罪之中,这与其过于依赖网络具有极大的关系。每天流连于网络世界之中,不但会荒废其学业,而且还对其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为此,高等院校应当在校园中开展更多健康而富有益处的课外活动,运用一些创新性活动以吸引大学生们参与其中,从而有目的地提升其实际动手能力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们做到合理使用计算机网络,重点是运用网络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而不是成天依赖于网络,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消除不良网络文化对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让其能够享受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5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犯罪不但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对其个人也会产生终生难以弥补的重要负面影响。大学生群体是否能够健康地成长,将直接影响到全社会的发展状况。防范与处置大学生网络犯罪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共同配合与努力,为大学生们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其能够实现健康的成长,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网络犯罪防范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