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研究
2017-01-10王秀荣
王秀荣
【摘 要】本文针对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其它养分失衡,土壤板结,耕性差,保水保肥能力降低,耕地地力明显下降的趋势,探究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为有机肥料有效地归还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持久地培肥地力,全面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形成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实现粮食安全、稳产增收和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耕地;有机质;提升;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resources as an organic fertilizer effectively returned to the soil;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Key words] plowland;organic material;promote;techniques
1 兴安盟耕地土壤有机肥源现状
兴安盟是农业大盟,具有年生产85亿斤粮食以上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又是畜牧业大盟,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肥资源丰富,但不能得到很好地利用,全盟耕地土壤施用有机肥的农户较少,据2015年对1365个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结果统计,施用有机肥的农户仅占调查农户的10.8%。目前秸秆还田量和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率较低,秸秆直接还田量不到秸秆资源总量的15%,部分地区焚烧秸秆和弃置乱堆的现象比较严重,散养农户和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随意堆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造成养分流失,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有机肥资源。
2 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
2.1 玉米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技术
2.1.1 机械收获 玉米9月下旬成熟后,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械边收获玉米穗边粉碎秸秆,使其均匀覆盖地表,粉碎后秸秆长度小于10cm,茬高小于5cm。粉碎效果不好的要用秸秆粉碎机进行二次粉碎。注意问题:就青还田,即指玉米秸秆还田收获的最佳时期在玉米成熟后秸秆呈绿色,含水率在20%~30%以上,此时秸秆含糖分、水分较大,易碎,有利于切割粉碎和加快腐解,提高秸秆腐烂效果。
2.1.2 施用秸秆腐熟剂 玉米收获粉碎秸秆后,按每亩2~5kg用量及时、均匀地喷洒秸秆腐熟剂,促进秸秆腐熟。同时每亩施5~10kg尿素均匀撒到玉米秸秆上,调节碳氮比。注意问题:腐熟剂品种筛选,即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腐熟剂品种,确保腐熟剂能起到较好的催腐效果。
2.1.3 深翻整地 采用大型耕作机械进行深耕作业,耕作深度25cm以上,将玉米秸秆全部翻入土层,尽量减少表土秸秆量。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要及时灌水使土壤保持较高的湿度,促进秸秆快速腐烂。注意问题:秸秆还田量,即根据土壤状况而定,一般在较肥沃土壤、施肥量充足情况下,还田数量在800kg/亩以上;在较瘠薄土壤、施肥量不足情况下,秸秆还田量不宜多,在400~600kg/亩为宜。耕翻时要将秸秆全部深翻入土,翻到不影响播种深度,并及时用旋耕机或圆盘耙耕耙,平整耕地,以保持良好的土壤墒情和玉米秸秆含水率,利于秸秆腐烂,保证下季作物的播种质量和出苗率。
2.1.4 田间管理 第二年春耕季节,及时进行耙耱,并根据种植的作物种类进行播种、施肥和其它田间管理措施。注意问题:病虫害防治,即在玉米秸秆还田地块,早春地温低,出苗缓慢,种植玉米易患丝黑穗病、黑粉病,播种前可选用包衣种子或相关农药拌种处理;后期发现丝黑穗病和黑粉病的植株要及时深埋病株,玉米螟发生较严重的秸秆,可用Bt200倍液处理秸秆。
2.2 实施效果评价
2.2.1 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通过建立的5个实施效果监测点,统计分析各监测点秸秆还田前和秸秆还田1年后的土壤理化性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实施秸秆还田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土壤pH基本不变,容重有所下降。有机质平均提高0.2g/kg,增幅0.7%;全氮平均提高0.01g/kg,增幅0.5%;有效磷平均提高0.3mg/kg,增幅4.7%;速效钾平均提高10 mg/kg,增幅6.4%。可见,实施秸秆还田能一定程度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培肥土壤。
2.2.2 提供大量元素养分量和减少化肥用量 根据秸秆中氮、磷、钾养分含量和秸秆还田量,统计分析了秸秆还田后带入土壤中养分的量。玉米秸秆还田平均带入土壤中的氮(N)、磷(P2O5)、钾(K2O)分别为5.5kg/亩、1.5 kg/亩、7.7 kg/亩。同时减少化肥用量氮(N)、磷(P2O5)、钾(K2O)分别均为1.5 kg/亩。
2.2.3 经济及社会、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有效地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种植玉米亩增产47kg,亩节本增收89元。通过实施秸秆还田,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了地力,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一定程度减轻了由于施用化肥产生的土壤板结、污染地下水等负面影响;同时通过实施秸秆还田,有效遏制了因焚烧和弃置乱堆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净化了农村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