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水稻早播技术探讨
2017-01-10陈学峰
陈学峰
【摘 要】水稻作为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栽培对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水稻生产产量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在水稻质量上较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未能真正发挥水稻各品种的产量优势。实际上,影响水稻产量与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病虫害等等,其中播种期延迟也是影响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就对水稻播种期推后的原因及水稻早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应用水稻早播技术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稻生产;早播技术;播种期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rice seeding time delay and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rice seeding, and discussed how to apply the method of early rice planting techniques.
[Key words] rice production; earlier planting technology; sowing time
水稻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热与营养成分积累,然而近几年来,受许多因素都影响,水稻的收获期越来越晚,很多水稻都不能按期收获,这直接影响了水稻对光热与营养成分的吸收,降低了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缓解这一情况,可以适当将水稻的播种期提前,使早稻在低温环境下生长,晚稻则在光长下生长,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水稻的生育期,使其更加充分地吸收光热与营养成分,提高水稻生产的质量。
1 水稻播种期推迟的原因
1.1 延期以避免灰飞虱
水稻的生产必然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其中条纹叶枯病是最为常见的水稻病害,而灰飞虱作为引起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主要因素,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其防治给予重视。为了有效防治灰飞虱,很对地区延迟了水稻的抛栽期,致使水稻播种期推迟。
1.2 机插秧技术未得到普及
当前很多农户都采用了机插秧的方式,然而受插秧机数量的限制,在插秧期间,很多农户的秧苗都未能及时栽插,使得部分秧苗超龄无法种植,因此,为了防止秧苗超龄,一些农户推迟了机插秧的落谷时间[1]。
2 水稻早播栽培技术
传统的水稻种植是通过育秧、移栽的方式进行播种的,这种方式常常会存在水稻播种期延迟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水稻早播技术。水稻早播就是选择合适播种期,将种子直接播撒于大田,这种大面积的水稻早播能够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同时缓解因季节更替对水稻种植质量的影响,从而实现水稻生产的专业化与规模化。
2.1 选地整地
水稻早播技术对地质的要求较高,应尽可能地选择地势平坦、土质适中的低洼地,这样更便于水稻栽培的精细耕作,使土壤粒细平整,这样更有利于水稻的播种。
2.2 水稻品种的选用
早播水稻应以中稻或早熟晚稻为主,选择水稻品种时应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果地质属于大肥田,则选择耐肥、抗倒、抗病的水稻品种,如果土壤属于瘦田,则应选择耐阴、冷的品种[2]。此外,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还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劳力等情况综合考虑,只有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选择良种并配以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才可以确保早播稻田的高产高质。
2.3 保温催芽
在水稻种子播种后可以采取保温催芽的方式,使种子能够快速萌发,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如果水稻种植处于早春季节,气温较低,特别是寒潮期间,种子发芽就会变得比较困难,保温催芽能够使种子处于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快速萌发,提高种子的发芽率[1]。
2.4 重施底肥
水稻早播需要大量的肥料支持,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成分,特别是氮、磷、钾这些元素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给予其充足的底肥,水稻早播应以氮、磷肥为主。由于磷在酸性红壤中很容易被土壤固定,氮在旱地常会以硝态氮形式存在,极易被雨水淋湿,降低土壤中磷与氮的含量,因此,在施肥时应多施氮、磷肥。
2.5 适时灌溉
早播水稻常常会受到雨水及灌溉的限制,无法正常摄取水分,而水稻分蘖至灌浆期正是水稻大量需水的时期,因此,需要对水稻进行适时灌溉。如果田地有水窖等灌溉条件可以根据土壤情况进行适时灌水,使水稻可以吸取充足的水分促进生长,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3 结语
水稻早播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水稻种植方法,省去了育苗及插秧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水稻早播也使原本复杂的种植程序简化。水稻早播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这对于降低水稻种植成本,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光义,顾玉奎,张书臣,等.水稻“床土隔寒”大棚早播育壮秧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0,(04):124-126.
[2]郑洪艳,崔利修,杨秀华.北方寒地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栽培技术[J]. 科学种养,2012,(0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