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要只在嘴边
2017-01-10编辑杨杨
编辑|杨杨
爱,不要只在嘴边
编辑|杨杨
专栏妈妈说之清华妈妈系列
有这样一个微信群,聚集了一群清华学子的妈妈,她们的聊天记录首次曝光,敬请关注!
李茗芳
生于60年代,80年代毕业于原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后就业于国务院纺织工业部机关。从一名理工女转型长年从事文字工作,每年撰稿几万字。一如岁月的沉淀,终于千年的铁树也开始抽蕾。在“码字”和“养女”的双重生活中,将所见、所历、所思的收集整理,算是一个母亲在当下中国社会发展背景下的总结和反思。
编者按:
经过精心策划,“妈妈说”栏目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里聚集了一群乐于分享的“高精尖”妈妈,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到孩子教育的心路历程,覆盖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平庸,是其中一位“清华妈妈”的心声。女儿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已经赴美国继续求学,身边的朋友恭喜、取经,络绎不绝。面对这些关爱,她很理智的告诉编辑:“女儿的成功还在未来,但值得鼓励的是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清华是一个相对优秀的存在,清华学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亦千人千面。如果向我取经,我只说两个字——平庸。”
但是,听她讲述了一个个如何做尽平庸才培养出优秀的女儿的故事,编辑越发觉得这“平庸”背后的“不平凡”。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教会孩子爱,是最基本的品格基石。
但是在今天的社会,爱,并不容易。2岁的小悦悦被车碾压,18个路人经过却无人出手相救,很多老人在公众场合摔倒,没有人敢扶。
这些现象无疑给对孩子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是否还应该教给孩子人性中最宝贵的爱,还是万事教他们明哲保身?
这是当今父母面临的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爱,这个人类所独有的、超越本能的感情,曾是无数诗人作家讴歌的题材。给一张白纸的心灵,涂上爱的底色,是多么的重要。
“当太阳从水平线上升起时,非洲大草原苏醒了,万兽群集、荣耀欢呼,共同庆贺狮王木法沙和王后沙拉碧的小王子辛巴的诞生。充满智慧的老狒狒巫师拉飞奇为小辛巴行了洗礼,他捧起一把细沙撒在小辛巴头上。”
这个故事,一直是当时那个4岁多的小姑娘百听不厌的。每天晚上临睡前,她都要我为她读上一篇这样充满了神奇和善恶争斗的故事。
那本故事书上的图画,非洲草原的神奇壮阔,瑰丽的日出,各种动物的聚集——呈现,也让她在心灵上添加了一笔自然的魅力。
草地上,有一只蜻蜓飞过,停在那朵高高的花上,小姑娘指着那只蜻蜓,说“妈妈,小鸟!”
“不是鸟,是蜻蜓。多漂亮啊,你看,她的翅膀是透明的,脑袋是黄色和黑色组成的,尾巴是美丽的黑色。”
“妈妈,她怎么这么漂亮啊?”
“是啊,自然界的生命都是漂亮的。”
“你再看这些花,多美啊!红色的花瓣,围着花蕊,骄傲地绽放着,好像在说,我是最美丽的花。”
“还有那朵喇叭花,她的形状是不是像一个向天吹的喇叭呀?”
“妈妈,那为什么蒲公英的花不是这样的呀?”
“蒲公英,又是另一种植物,她的花是黄色的,你拿着的是她的种子,像一个毛毛球,风一吹,她就会被带到各个地方,又可以长出来新的蒲公英了。”
我一直在告诉女儿,每个植物和动物都是非常漂亮的生命,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神奇之处,每个人也是大自然无比伟大、无比美丽的杰作。
“你看,娃娃有双手双脚,还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可以干好多活,想好多事,看很多美丽的花,可以帮助很多人,做很多了不起的事。将来长大了,你还会做更大的事,帮助更多的人,是吗?”
“是的,我会像我们老师一样。”当时她最崇拜的是幼儿园的一位老师。
看到年纪大的老人,我都会和女儿说:“老奶奶、老爷爷多辛苦,你是不是给他们让个座呢?”
在家里,小朋友来了,“快,小朋友来了,你把玩具拿出来请他们一起玩。”
一家人吃饭,给她夹菜的同时,我也会鼓励她“娃娃,你看这个菜好吃吗,你也给爸爸妈妈夹点。”那双像花瓣般的小手就会颤颤巍巍地握着筷子,试图把碗里的菜夹到我们的盘子中,但是途中也许就撒了一桌,最后夹到盘中空空如也。爸爸有时就叫,哎呀呀,行了行了。但是,孩子并不听他的。
父母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温暖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榜样。在有爱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自然地就学会了如何去爱,在日复一日的熏染和渗透下,爱深深植根其中。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父母之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那都是深深的爱。
当她慢慢长大,就会把这种深厚的爱带给她周边的人,也会把爱传递给自己的父母。由于积攒了亲人挚爱,才会有大爱,她的人生才会圆满。
所以,我的观点是——爱,依然是这个社会的根基,无私奉献依然是人类最值得赞颂的优秀品格。只是在这个爱中,当她的年龄逐渐增长时,要慢慢地加上是非的明辨,加上一双锐利的眼睛!仅此足矣!
父母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温暖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榜样。在有爱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自然地就学会了如何去爱。
LOVING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