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啶磺草胺混用异丙隆防除小麦田菵草试验研究

2017-01-10李粉华张海艳孙国俊徐冬平孙亦诚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植保植检站2132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磺草胺药害麦田

季 敏 韩 敏 李粉华 张海艳 孙国俊 徐冬平 孙亦诚(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植保植检站 213200)

啶磺草胺混用异丙隆防除小麦田菵草试验研究

季 敏 韩 敏 李粉华 张海艳 孙国俊 徐冬平 孙亦诚(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植保植检站 213200)

为探寻小麦田防除菵草的替代农药,提高防除效果、控制其危害,2012年12月开展了7.5%啶磺草胺混用50%异丙隆防除麦田菵草的试验。结果表明,啶磺草胺混用异丙隆防除小麦田菵草,冬季用药明显好于春季用药;冬季每667 m2施用7.5%啶磺草胺WG 11.1 g+50%异丙隆WP 133.3 g对麦田菵草的株防效在90%以上、鲜重防效达86%,且随着用药量的增加防效有所提高。

小麦田;菵草;啶磺草胺;异丙隆;混用;防效

常州市金坛区为典型的稻-麦轮作粮食生产区,全年种植小麦面积在16 000 hm2左右。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据袁方等2014年调查,金坛区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的发生相对多度达73.43%,已成为稻茬麦田影响小麦产量的禾本科主要恶性杂草之一。2001年以来,江苏金坛区一直使用麦田除草剂异丙隆,以替代已产生抗性的精噁禾草灵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用量虽不断增加,但防效却不断下降。为探寻小麦田防除菵草的替代农药,积极推广新药剂和防除方法,提高小麦田菵草的防除效果,控制其危害,2012年,笔者开展了新药剂的田间除草效果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为7.5%啶磺草胺WG(优先,美国陶氏益农公司)、50%异丙隆WP(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供试作物为秋播小麦,品种“扬辐麦4号”。防除对象为菵草。1.2 试验处理设计

试验设在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街道赵庄村进行,设冬季施药和春季施药两组试验。冬季试验用药时间为2012年12月26日,此时菵草处于3.5叶期;春季试验用药时间为2013年2月26日,此时菵草处于7.5叶期。两组试验均设6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见表1),每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20 m2,按每667 m2用水30 kg配制药液。

表1 试验处理设计及剂量

1.3 调查内容

1.3.1 安全性

药后15 d、30 d、60 d、90 d目测观察各处理是否有药害症状。按下列药害分级的方法,给每个小区药害定级打分:1级,作物生长正常,无任何受害症状;2级,作物轻微药害,药害少于10%;3级,作物中等药害,以后能恢复,不影响产量;4级,作物药害较重,难以恢复,造成减产;5级,作物药害严重,不能恢复,造成明显减产或绝产。

1.3.2 防效调查

冬季或春季用药区调查,每小区随机选3点,每点查0.25 m2,施药当天调查菵草基数,冬季试验药后60 d、90 d(春季试验为药后30 d、60 d)调查菵草存活株数,计算株防效。冬季试验药后90 d(春季试验药后60 d)加测鲜重防效。并采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软件进行Duncan’s新复极差法(DMRT)统计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田间观察表明,各小区在按试验剂量施药后,小麦生长正常,无任何受害症状,后期观察对小麦抽穗也无不良影响,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安全。

2.2 防 效

2.2.1 冬季用药区

由表2可知,药后60 d,处理(1)、(2)和处理(3)对菵草的株防效相对较高,分别为94.6%、94.6%和91.8%,处理(4)次之,处理(5)和处理(6)株防效较低,都在80%左右。药后90 d,处理(3)、(2)、(4)和处理(1)对菵草仍有较高的株防效,分别为94.1%、90.3%、90.5%和80.0%,4个处理间株防效差异不显著,但与处理(5)、(6)间株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且与处理(5)间株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鲜重防效最高的是处理(3),为92.1%,处理(1)、(2)和处理(4)的鲜重防效都在80%以上,处理(5)、(6)的鲜重防效分别为35.3%、56.0%,与处理(1)、(2)、(3)和处理(4)间鲜重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处理(3)间鲜重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2.2 春季用药区

由表3可知,药后30 d,各处理对菵草的株防效均不理想,其中防效最高的是处理(4),为65.2%,其它处理的株防效都在60%以下,处理(3)、(5)和处理(6)的株防效均较低,都在50%以下。药后60 d,处理(1)、(2)、(3)和处理(4)都对菵草有一定的防效,最高的是处理(3),株防效达79.8%,其它处理的株防效也都在70%以上,4个处理间株防效差异不显著,而处理(5)、(6)的株防效较低,都在60%以下,与以上4个处理间株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与处理(3)间株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鲜重防效最高的是处理(3),达93.1%,其次为处理(1)、(2)和处理(4),都在80%以上,处理(5)、(6)的鲜重防效最低,分别为68.1%、67.6%,与处理(1)、(2)和处理(3)间鲜重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处理(3)间鲜重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2 冬季用药试验区菵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比较

表3 春季用药试验区菵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3.1 安全性

通过对冬、春季用药试验区的观察,6个处理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对小麦生长及抽穗均无不良影响,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安全。

3.2 用药方法

通过冬、春季用药试验各处理区的防效分析,可选择处理(3),即每667 m2用7.5%啶磺草胺WG 16.7 g+50%异丙隆WP 200 g,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高于其它各处理,若从经济角度考虑,可选择处理(2),即每667 m2用7.5%啶磺草胺WG 11.1 g+50%异丙隆WP 133.3 g。施药时间以冬季施药的效果好于春季施药。冬季施药后60 d和90 d,处理(2)或处理(3)的株防效均达90%以上,且持效性长,鲜重防效也在90%左右。春季施药虽对菵草的株防效不及冬季施药,但鲜重防效也较理想,说明春季施药对菵草生长影响仍较大。另外,试验结果表明,50%异丙隆、7.5%啶磺草胺单用对菵草的防效不尽人意,因此建议这两种药剂不要单独使用。

表2 2015年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8月20日)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建议每667 m2使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20 mL、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30-50 mL、50%噻呋·甲基硫悬浮剂20-30 mL或40%氟环·多菌灵悬浮剂30 mL对水稻纹枯病进行防治,一般在水稻纹枯病尚未发病或发病早期(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采用喷雾法均匀喷雾防治,隔10 d左右再用第2次药。

2015-11-03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编号:CX(14) 4044]、江苏省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

猜你喜欢

磺草胺药害麦田
啶磺草胺与双氟磺草胺协同防除冬小麦田杂草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75%氯吡嘧磺隆·双氟磺草胺WDG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简报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域外药害事件及其监管的几点思考
国内企业首登大豆田除草剂氯酯磺草胺
只有更好的
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