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6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采用骨髓细胞学检查价值

2017-01-10贾新勇李兰霞郭改玲申燕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系统疾病性贫血

贾新勇 李兰霞 郭改玲 申燕

86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采用骨髓细胞学检查价值

贾新勇 李兰霞 郭改玲 申燕

目的 探讨分析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不同疾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及病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漯河医专二附院2014-12—2016-10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86例,均接受骨髓细胞学检查,对细胞分布、形态以及骨髓增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86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中,造血系统疾病导致者64例(74.4%),骨髓细胞形态均出现异常,巨噬细胞、红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均出现病态造血情况。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发者22例(25.6%),骨髓细胞形态均呈感染骨髓象。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病因复杂,其中以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较为多见,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对于提高临床诊断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骨髓细胞学检查;检验;诊断;鉴别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外周血液各类血细胞含量均出现减少,是由多种病因发生作用所致的患者血液异常情况,而并非独立的临床疾病。依据发病原因,可将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分为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既往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仅仅依靠骨髓涂片加血涂片的常规诊断方式,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状况。骨髓细胞学检查可对骨髓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解,进而明确发病原因,并通过对各类骨髓细胞的水平进行观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1-3]。本文即对86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12—2016-10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86例,均接受骨髓细胞学检查。其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16~78岁,平均(43.5±4.5)岁。血小板含量(7~94)×109个/L,平均(38.6±6.3)×109个/L;血红蛋白含量21~100 g/L,平均(51.8±21.2)g/L;白细胞含量(0.8~3.7)×109个/L,平均(38.6±6.3)×109个/L。

1.2 诊断标准 全血细胞减少:血常规检查示血小板<100×109个/L,血红蛋白〈100 g/L,白细胞<4×109个/L;上述结果至少经重复检查2次或2次以上证实。

1.3 方法 详细询问患者近期用药情况、是否存在血液相关疾病;依据患者病情选取合适的实验室检查方法。86例患者均于髂后上棘处进行骨髓穿刺,采取反吸法收集骨髓,并制作成厚度约为1.0~1.5 mm、均匀的骨髓片,染色,油镜下观察。同时采集患者外周全血作为血液标本,制作血片,观察血细胞形态。采用贝克曼库尔特LH 750/LH 755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血液中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数量进行检测。

1.4 统计方法 将记录数据录入Excel 2007表格,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及分类进行统计,并计算构成比。

2 结果

2.1 病因 86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中,造血系统疾病导致者64例(74.4%)。在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21例(24.4%),急性白血病13例(15.1%),巨幼细胞性贫血8例(9.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例(8.1%),脾功能亢进3例(3.5%),原发性骨髓纤维化3例(3.5%),多发性骨髓瘤3例(3.5%),溶血性贫血2例(2.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2.3%),Evans综合征2例(2.3%)。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发者22例(25.6%),其中肝病性贫血8例(9.3%),感染性疾病7例(8.1%),结缔组织疾病3例(3.5%),骨髓转移癌2例(2.3%),原因不明为2例(2.3%)。在对原因不明的2例患者进行进一步实验室检查,结果证实为免疫性疾病。

2.2 骨髓细胞学特征 造血系统疾病者骨髓增生活跃性升高42例(65.6%),骨髓增生活跃性降低22例(34.4%);骨髓细胞形态均出现异常,巨噬细胞、红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均出现病态造血情况。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细胞检查示骨髓大部被脂肪组织替代,造血组织面积<20%;骨髓巨核细胞消失,骨小梁及骨髓的整体结构无明显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细胞检查示骨髓增生程度多为活跃或异常活跃,有显著粒系病态改变,明显的红系形态及定位异常;正常的骨髓结构消失,骨小梁及骨髓的整体结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表现为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正常的骨髓结构消失。

非造血系统疾病者骨髓增生活跃性升高14例(63.6%),骨髓增生活跃性降低8例(36.4%);骨髓细胞形态均呈感染骨髓象。

3 讨论

依据病理生理,可将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划分为骨髓生成障碍和外周血消耗过多[4-5]。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其病种较多,病因复杂,总体可分为非造血系统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常规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难以明确具体病因并加以诊断,除外详细询问病史,还需对患者进行完善的辅助检查和全面认真体检,防止出现漏诊和误诊。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血液性疾病,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可明确骨髓细胞形成是否存有异常状况,并能够对骨髓增生状况予以明确[6-7]。此外,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还可明确骨髓细胞对应的组化染色是否存有异常情况。在明确上述病因后,通过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可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进而避免和减少误诊及漏诊。

本次研究共选取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86例,其中造血系统疾病导致者64例,占74.4%。在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为常见,占24.4%;其次为急性白血病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所占比例分别为15.1%和9.3%。此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占8.1%,脾功能亢进、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Evans综合征相对较少。

在造血系统疾病中,常见原因主要为: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乃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其中以免疫因素所引起者居多;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则由纤维组织增生对骨髓造血组织取代所致。②严重缺乏造血物质及运用障碍,如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无效性造血,造血干细胞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起源,骨髓细胞出现病态造血[8-9]。而巨幼细胞性贫血多为缺乏维生素B12及叶酸,多见于长期饮酒、胃大切手术史以及胃病者,导致DNA合成受到障碍,引起血细胞成熟障碍[10]。③存有异常细胞克隆增生,如多发性骨髓瘤及急性白血病等,对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造成抑制。其中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较为多见,外周血为发现或少有白血病细胞,多数不存在胸骨压痛及肝脾淋巴结肿大;此时如单纯参照外周血计数结果,则易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发者,其中肝病性贫血和感染性疾病引起者较为多见,分别占9.3%和8.1%;结缔组织疾病、骨髓转移癌较为少见。本研究中原因不明为2例,进行进一步实验室检查,结果证实为免疫性疾病。①感染,具体机制可能为感染导致严重性的免疫功能紊乱,或毒素抑制骨髓机能,导致血细胞破坏的增加;以败血症、病毒感染、结核病以及伤寒较为多见[11]。②肝病性贫血,可能是由于肝脏难以将造血原料提供充足,或肝炎病毒对血细胞造成直接性破坏,而影响血细胞的正常发育。③骨髓转移瘤和结缔组织病,多由于肿瘤毒素造成骨髓出现坏死、免疫功能紊乱影响血细胞代谢、营养不良造成造血原料严重缺乏以及自身抗体对血细胞造成破坏所致。

综上所述,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病因十分复杂,且病种较多。由造血系统疾病所导致者较为常见,主要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但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亦不少见,主要为肝病性贫血和感染性疾病所致。单纯外周血细胞计数难以准确进行鉴别,而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可明确发病原因,提高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蔺金军,赵鸿薇,魏军龙,等.骨髓活检与骨髓细胞学相结合在现代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6,8(2):111-114.

[2]何苗,赵强,韩燕霞,等.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对比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1):1808-1812.

[3]常杏红,高燕.骨髓细胞形态分析在婴幼儿贫血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1):42-44.

[4]麻鸿飞,季生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suPAR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7):736-737.

[5]汤旭东,沈俊辉.骨髓细胞学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意义[J].临床医学,2015,35(11):46-47.

[6]邢丽丽,秦卫玲,窦敬芳,等.细胞形态学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4(1):12-15.

[7]彭芝梅,蔡爱玲.骨髓组织检查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2):1731-1733.

[8]张颜粉.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与病因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155-156.

[9]徐娜.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11):1213-1215.

[10]吴敏,李以贵,聂大年,等.骨髓形态差异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24(3):801-805.

[11]贾利敏,张景丹.骨髓形态学结合外周血常规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6):1792-1794.

2016-12-19)

1005-619X(2017)05-0509-02

10.13517/j.cnki.ccm.2017.05.026

462300 漯河医专二附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系统疾病性贫血
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展望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更 正
儿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治疗方法及效果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在评估慢性肾病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1 年专题预告·
学生自身素质及实验教学模式对骨髓形态教学效果的影响
安胎丸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联苯双酯对小鼠骨髓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