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所为 科协之为
2017-01-09
广元市科学技术协会这几年的发展可谓波澜壮阔,从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到拜访者的络绎不绝;从只做科技普及到积极投身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从科普经费人均0.1元到人均1元;从院士(专家)工作站零基础起步到2016年10月4年的时间内,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8家、孵化单位42家;从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到农业园区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广元市科协创造了四川省乃至全国科协系统的多个第一,受到了四川省科协乃至中国科协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面对赞誉,广元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闫筑直言“我们是干出来的”。在工作中,广元市科协工作人员主动走出去,通过积极拜访把科协的工作范畴反复宣传,对于来访者的问题他们给予热情的指导和支持。在学习交流中他们认真汲取经验,力争成为科技、经济战场的多面手。
广元市科学技术协会何以在4年的发展过程中焕发了青春,受到地方政府、企业管理者和百姓的追捧?记者的疑问在广元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闫筑的讲述中慢慢解开。
《科技创新与品牌》:闫主席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广元市科协这几年的工作开展情况?
闫筑:近年来,广元市科协在广元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科协、四川省科协的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融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战场,针对广元市经济不发达现状开展扶贫攻坚活动。创新性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和“银会(站)合作”等工作,把科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作出了新的贡献。
深入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广元市科协根据广元多数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规模以上企业较少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广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要追赶跨越、实现次级突破,客观上更需要搭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广元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为此,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广元市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广元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和《广元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绩效考评办法》等文件,有效地推进了广元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广元市科协在深入企业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企业有建站意愿,但不完全具备建站条件,创新能力不足,基础条件相对较差。为此,广元市科协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不完全具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企事业单位,可先行建立孵化单位”的工作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广元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局面。
另一个方面是开展“银会(站)合作”工作。 市科协针对不少建站企业单位遭遇“资金瓶颈”问题,把“银会合作”延伸扩大至工业领域,与邮储、绵商等银行联手开展“银站合作”,形成了“一农一工”科协惠民助企发展的新格局,解决了建站单位和孵化单位的资金难题。
广元市是秦巴连片贫困山区、川陕革命老区,更是5·12”地震重灾区等多重因素叠加的贫困地区。其所辖7个县区均为贫困县区,农民脱贫的要求迫在眉睫。面对这种现状,广元市科协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统一部署和省科协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科协组织联系广泛和智力密集的优势,汇集科协各种有效元素,搭建“九大”扶贫平台、建立“九大”扶贫机制,有力地推动了科协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因为广元市科协的工作扎实,科协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再一次证明了有为才能有位。
《科技创新与品牌》:广元市科协不断取得可喜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闫筑:我刚到广元市科协的时候,我们的科普经费是人均0.1元,为此,我主动找到市财政局进行协调,希望得到财政系统的财政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软磨硬泡,科协的科普经费逐步从0.1元;0.2元、0.5元涨到了0.8元,目前广元市的科普经费是人均1元,另外,在与企业沟通的时候我们也本着求人帮的心态,主动拜访,主动联系,用更多的自主性换来企业的认可。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广元市科协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创新,因为创新广元市科协的工作呈现出了一片繁荣的气象。
《科技创新与品牌》:未来您对科协工作的规划是什么?
闫筑:下一步,我们要把广元市科协提出的“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创新发展”的十六字广元市科协精神紧密地融入中科协党组尚勇书记提出的“想干事、创新招、强协调、重实效”的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十二字方针中去,继续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积极进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主战场,努力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成为强有力的“助力工程”,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治蜀兴川方略的实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