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
2017-01-09
“君子”一词出现在我国史料记载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就连鲁迅笔下的阿Q也会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尽管如此,“君子”一词于今人来讲,绝对还是一个耳熟却不能详的语词。
“君子”一词最早见于成书西周的《易经》,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谦卦》:“劳谦君子有终吉”等。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不乏对君子的描述。《诗》三百中就有60余篇、共180多次提到君子一词,为具体称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如《关雎》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草虫》的“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大东》的“君子所履,小人所视”;《伐檀》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等。
而对“君子”的论述最有影响力要数《论语》。一部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一词就出现过100多次,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
如同先秦时代不管血缘与非血缘、同姓或异姓皆可称兄道弟一样,“君子”称谓在早期先民社会中的使用十分广泛。以《诗经》为例,《诗经》中君子称谓具象就有:一、对周天子的尊称;二、对诸侯卿大夫的敬称;三、对品德高尚之士的美称;四、对丈夫情人的爱称;五、其他认为值得尊敬的人,如主人、教师等。
君子称谓的演变,至孔子时期发生了重大的突破。“君子”并不是儒家所创,但却被孔子转化为专门描述道德人格的概念,而不是单指对人的称谓。从此,“君子”以其新的生命基因,穿越两千多年的文明时空,至今仍活跃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肉身躯,成为我们衡量、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和人格坐标。
孔子对君子的阐述是丰富而具体的。然而正是这丰富而具体,同时又给后人理解君子带来了不少困惑,以至眼花缭乱、莫衷一是。既然“君子”在孔子儒家的体系中是一种道德人格的概念,或许我们可以撇开其具体诠释定义,从中体悟出其内涵真义。其实孔子所说的君子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思想境界:内有品德高尚、品性善良、诚信坦荡和持重操守;外有仪表端庄、温文尔雅、敦厚友善和神采奕奕。而“德”则是君子的本质内涵。
在孔子对君子丰富而具体的阐述中,有一种释义很是内涵和智慧。《论语·子路》记录了孔子这样一段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刻意苟同对方的看法;小人则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和谐友善的态度。
“和”与“同”是一个哲学命题,“和”指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统一。《国语·郑语》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合,才能催生出新的事物从而得以发展,如同五味调和、七音和谐、物种杂交,一阴一阳为之道,他山之石方可攻玉。否则,如同水水相加、单音单调,又或是近亲繁殖,失去的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条件。
三国时期人何晏在《论语集解》中对孔子的论述解释道:“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亦如北宋欧阳修所言:“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与同利为朋。”这或许就是“君子忧道不忧贫”之根本所在。
真正的君子不会过多在意官场政事、人际关系中的是非恩怨,和而不同;并能正确处理好因由不同意见分歧所产生的行为后果,决不落井下石。他们或许有些孤傲、或许有些清高、又或许有些怪癖,但他们却至少能保持人格的独立和良知的纯粹。这是令人尊重的特立独行,这是令人敬佩的君子所为。
由此,想到了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故事,从中也许能直观地悟出君子秉性之所在。
北宋的司马光和王安石是前后的两任宰相,其性格迥异,为了政治观点和治国方略,两人也是针锋相对,甚至不择手段向对方痛下政治杀手。斗争的结果是王安石赢了盘面,司马光被赶下了宰相之位。
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大力推行改革,反引来朝野一片骂声。宋神宗无奈之下,只好罢免王安石,重新任命司马光为宰相。
此时的宋神宗,应众臣之谏要治王安石重罪,于是询问司马光。司马光并未落井下石,而是恳切说道:“王安石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范,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
宋神宗听后感慨道:“卿等皆君子也!”
我和你私交很好,欣赏你的为人,但这并不代表就完全同意你的做事主张;我反对你对问题的判断和做法,也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行的否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做人做事要有原则、有底线,要有包容、有坚持。反之,“同而不和”,小人也!
余以为,“和而不同”是做人做事应有的态度,是君子树品立德之本。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