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调整初探

2017-01-09梁静敏

山东国土资源 2016年12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农用地土地利用

梁静敏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调整初探

梁静敏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黄河三角洲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下简称黄三角)的开发与建设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也成为新常态下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该文探讨了黄三角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特点,分析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探索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趋势和方向,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发挥区域土地资源优势,促进黄三角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

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背景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具有沙多水少和快淤快蚀等独特的演化特点。黄河每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黄河河口地区。历史上,黄河分别在黄骅、苏北、利津、无棣和现在的东营等5个区域入海,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三角洲,使得整个三角洲覆合体逐步向海湾推进,形成了复杂的黄河三角洲体系。从1855年6月黄河在铜厢决口再回流入渤海到现在的100多年里,黄河在渤海湾南岸做小幅度的摆动迁移,经过十多次改道,形成了以宁海为冲积顶点,北起套尔河,南至支脉沟口的现代黄河三角洲。

黄三角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近代、现代黄三角由西向东依次排列,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主要微地貌有古河滩高地、河滩高地、微斜平地、浅平洼地和海滩地5种类型。黄三角地域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地级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km2,占山东省的1/6。

《国务院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09〕138号)》,标志着黄三角的开发利用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黄三角的开发利用展开了新的历史篇章[1-4]①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2012年。。

2 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黄三角土地总面积为2632135.4hm2,其中农用地面积1641957.01hm2,建设用地面积462093.8hm2,未利用地面积528084.59hm2,土地利用率达79.94%,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2009年黄三角土地利用结构图

(1)农用地利用结构

耕地是黄三角土地利用面积最广、比率最大的一种土地利用形式,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1126643.1hm2,园地面积为87021.12hm2、林地面积为68179.49hm2、牧草地面积为32374.86hm2、其他农用地的面积为327738.45hm2(表1)。

表1 黄三角农用地利用结构

(2)建设用地利用结构

黄三角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263973.47hm2,包括城市、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的工矿。其中城镇用地面积39216.77hm2,农村居民点面积164930.97hm2,独立工矿面积59825.74hm2(表2)。

表2 黄三角建设用地利用结构

(3)未利用土地结构

在未利用地中,水域面积48096.42hm2,占未利用地面积的9.11%;滩涂沼泽面积196594.95hm2,占未利用地面积的37.23%;自然保留地面积283393.21hm2,占未利用地面积的53.66%。

3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结构调整趋势

土地利用结构是长期土地利用变化形成的一种可分析对比的结果,分析长期的动态变化,有利于掌握土地利用发展趋势和规律,增加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来衡量黄三角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公式为:

式中:LC为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t1,t2为某一具体年份;LUt1为t1年份某一土地类型面积;LUt2为t2年份某一土地类型面积,t1,t2分别采用2005,2009年度数据做分析。

3.1.1 农用地动态变化

黄三角农用地总体动态变化不大,动态度仅为0.006%。园地动态度最高,达到1.386%,其次是林地,动态度为0.649%,牧草地和耕地的动态度比较低,分别为0.211%和0.182%,其他农用地的动态度最低,为0.043%(表3)。这种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趋势与黄三角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发展相关联。

表3 黄三角农用地动态度及面积变化(hm2)

3.1.2 建设用地动态变化

黄三角建设用地处于持续增长中,动态度较高,达到1.121%。其中独立工矿动态度最高,达到4.264%,其次是城镇建设用地,动态度为2.574%,交通水利用地的动态度为1.138%,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动态度最低,为0.195%(表4)。

表4 黄三角建设用地动态度及面积变化(hm2)

3.1.3 未利用地动态变化

黄三角未利用地处于逐年减少的趋势,动态度较高,为0.922%,其中自然保留地动态度最高,达到1.538%,水域的动态度为0.520%,滩涂沼泽的动态度最低,为0.078%。研究标明:农业利用结构基本稳定;建设利用结构持续增长的,未利用地结构持续降低。

3.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趋势

3.2.1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变化趋势

历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整体呈线性增长,运用统计软件SPSS,采用线性模型,得到方程y=-7402809+3816.745×t。

式中:t为年份,y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R2为0.985,F检验值为446.208。预测十三五规划末期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307015.9hm2(图2)。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呈现持续提高的发展趋势。

图2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3.2.2 交通水利用地结构变化

从历年的交通水利用地面积变化趋势看,2005年之前变化幅度较大,2005—2009年较为稳定,运用统计软件SPSS,采用线性模型,得到方程y=-2491587+1286.46×t。

式中:t为年份,y为交通水利用地面积,R2为0.909,F检验值为49.808。预测十三五规划末期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107062.2hm2,变化较小,交通水利用地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

3.2.3 其他建设用地结构变化

从历年的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趋势看,2005年之前变化幅度较大,2005—2009年较为稳定,运用统计软件SPSS,采用线性模型,得到方程y=-1334988+717.802×t。

式中:t为年份,y为其他建设用地面积,R2模型为0.868,F检验值为32.993。预测规模规划末期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114972hm2,其他建设用地结构呈现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

4 土地资源利用特点与问题

4.1 保护耕地压力大

黄三角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占有量为0.26hm2,人均耕地为0.11hm2,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3倍和1.38倍。全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种植业发达,耕地所占比重大。二次调查显示,耕地面积为1126643.10hm2,占农用地面积的68.62%,占土地总面积的42.80%,是区域土地利用面积分布最广、所占比例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由于农业利用效益的增长不理想,保护耕地的压力相对较大,成为土地管理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4.2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表现了土地利用现势的状态。黄三角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一是未利用地比例偏高,土地利用率明显偏低,达到20%以上而土地利用率不足80%,土地利用率明显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二是建设用地比例达到17.56%,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值。三是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偏高,城镇建设用地比重偏低,与经济社会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上趋势不相匹配。

4.3 土地利用粗放

(1)黄三角地广人稀,城镇布局分散。小城镇密度为0.71个/100km2,其中建制镇密度为0.47个/100km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99个/100km2和0.68个/100km2的标准。城镇间的平均距离为14.8km,其中建制镇间的平均距离为18.6km,均大于全省平均水平10.1km和11.2km的标准。

(2)独立工矿用地比重较大,整合困难。区域内独立工矿用地59825.73hm2,以采矿地为主的其他建设用地106481hm2,二者合计166306.73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5.99%。特别是区域内近百个油田和油气集输、供水、电力、通讯、交通等工程,直接影响土地的成片开发利用和区域整合。

(3)农村居民点用地超标。农村居民点面积为164930.97hm2,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例高达62.48%,人均用地为245.71m2,远高于人均150m2的国家规定标准,也明显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4.4 需要强化生态保护

黄河每年携带大量的泥沙进入河口地区,致使区域土地面积在持续的沉积和海蚀过程中不断增加,面积与质量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开发土地资源。

5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建议

黄河三角洲的发展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制定和调整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本着保护耕地、保护生态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以适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实际需要[5-12]。

5.1 强化生态网络建设

生态保护是黄三角规划的突出特点,所有土地开发利用活动都应该遵循保护生态的第一原则,强化生态保护用地供给,扩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引导下,构建区域国土生态屏障网络。

5.2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目标,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在经济上促进耕地保护,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稳定土地农业利用的结构。

5.3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引领下,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资源,有效补充农用地,保护耕地资源,探索建设用地开发制度,充分利用经济政策手段,集合区域内外的资金,促进黄三角未利用土地资源的生态开发利用,促进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升级。

5.4 促进节约集约利用

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新常态下区域发展的战略。土地利用管理也应该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适度提高区域城镇用地比重,控制和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内部的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化利用。

[1] 董祚继,吴运娟.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2] 许庆福,于学峰,毛美桥,等.山东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战略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 许庆福,于学峰,毛美桥,等.城乡一体化发展下的区域土地整治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4] 魏鲁,张兰梅,郭晨. 日照市东港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1,27(3):54-56.

[5] 胡健,王雷,欧名豪. 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对中国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启示和借鉴[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9):14-19.

[6] 刘小平,王万茂,李国宏.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基本共识及其应用[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8):22-26.

[7] 杨克俊. 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战略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8] 严金明,夏方舟,李强. 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2012,(14):1-9.

[9] 薛晴,霍有光.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考察[J]. 经济地理,2010,(11):1779-1784.

[10] 白永秀,周江燕,赵勇,等.中国省域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价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11] 董黎明,林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与探索[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2] 韩书成.土地利用战略分区研究框架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67-69.

Study on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Land Use in the Efficient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LIANG Jingmin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Hubei Wuhan 430074, China)

The Yellow River Delta has a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fter regarding the plan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efficient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as a national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efficient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Yellow River Delta)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nd the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has become a new significance subject under normal condition.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 of land resources, and structural problems occurred in land use have been analyzed, land use structure adjustment,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trend and direction have been studied, and problems occurred in structure adjustment have been studied as well. It will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playing regional advantage of land resources, and promote sound and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optimization;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the Yellow River Delta

2016-07-28;

2016-10-12;编辑:曹丽丽 作者简介:梁静敏(1992—),女,山东济南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与矿产资源利用;E-mail:sdld01@126.com

F301.2

C

梁静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调整初探[J].山东国土资源,2016,32(12):68-71.LIANG Jingmin.Study on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Land Use in the Efficient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J].Shandong Land and Resources, 2016,32(12):68-71.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农用地土地利用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策略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协调行为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广东省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与二调成果快速衔接技术方法探讨
龙海市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
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与耕地地力评级结果的对比衔接
黄河三角洲奋力崛起
农用地级别划分的常用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