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技术路线与策略

2017-01-09赵万奎王艳驹丁乾平

甘肃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防护林蓄积林分

王 娜,刘 峰,赵万奎,王艳驹,丁乾平

(1.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李子园林场,甘肃 麦积 741005;2.民勤县林业局,甘肃 民勤 733300;3.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甘肃 兰州 730020;4.甘肃省小陇山林业调查规划院,甘肃 麦积741020)

甘肃省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技术路线与策略

王 娜1,刘 峰2,赵万奎3,王艳驹4,丁乾平3

(1.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李子园林场,甘肃 麦积 741005;2.民勤县林业局,甘肃 民勤 733300;3.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甘肃 兰州 730020;4.甘肃省小陇山林业调查规划院,甘肃 麦积741020)

人工防护林对防御区域自然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早期营造的各类防护林,已陆续进入成熟期、过成熟期,老化衰败现象日益严重,甘肃省防护林也不例外。经调查分析,树种单一、结构简单、初植密度不合理、自然灾害等因素是其退化的主要因素。防护林退化将导致防护功能下降、病虫害加重、林木损失加大,影响林业生态建设作用的发挥。通过更替改造、择伐补造、抚育改造和渐进改造技术等退化防护林改造技术,确保退化防护林改造取得实效。本文同时提出了更新改造的组织、机制、科技、考核等方面的策略。

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策略

世界范围内的森林退化已成为全球环境和发展面临的六大关键问题之一,但近年来防护林退化问题日渐突出和严峻,退化防护林占防护林面积比达13%[1]。

甘肃省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km,南北最宽处约530km,全省总土地面积42.58万km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全省各地具有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水热条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等特点,各地区气候差异性很大,有亚热带湿润区、温带半湿润区、温带半干旱区、温带干旱区和高寒湿润区等气候类型。

1 防护林资源状况

全省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省森林中,防护林面积328.37万hm2,蓄积12735.24万m3,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64.71%和59.36%。其中,乔木林172.36万hm2,占52.49%;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156.01万hm2,占47.51%。天然起源的防护林面积241.90万hm2,蓄积10234.81万m3,分别占防护林面积、蓄积的73.67%和80.37%;人工起源的86.47万hm2,蓄积2500.43万m3,分别占防护林面积、蓄积的26.33%和19.63%。按用途划分,以水土保持林面积最大,为123.26万hm2,占防护林总面积的37.54%;其次防风固沙林,其面积为110.98万hm2,占防护林总面积的33.80%,第三位水源涵养林,其面积为 90.40万hm2,占防护林总面积的27.53%。防护林用途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防护林用途构成示意图

1.1 乔木防护林

1)起源结构。乔木防护林以天然起源为主,面积100.36万hm2,蓄积10234.81万m3,分别占乔木防护林总面积、蓄积的58.23%和80.37%;人工起源的防护林面积72.00万hm2,蓄积2500.43万m3,分别占41.77%和19.63%。

2)龄组结构。乔木防护林中,幼龄林的面积比重最大,中龄林的蓄积比例最高。幼龄林面积72.22万hm2,占乔木防护林总面积的43.06%;中龄林蓄积3962.76万m3,占乔木防护林总蓄积的31.12%。乔木防护林龄组构成见表1。

表1 乔木防护林龄组构成表单位:万hm2、万m3

3)优势树种(组)结构。乔木防护林以阔叶林为主,面积133.95万hm2、蓄积8545.43万m3,分别占乔木防护林面积、蓄积的77.71%和67.10%。其中,刺槐面积最大,为31.67万hm2,占阔叶防护林林面积23.64%,蓄积仅占7.39%;其次是阔叶混交树种组,面积23.82万hm2,蓄积2357.63万m3,分别17.78%和27.59%。针叶林面积32.16万hm2,蓄积3774.63万m3,分别占乔木防护林面积、蓄积的18.66%和29.64%。树种以冷杉为主,其面积7.49万hm2、蓄积1970.65万m3,分别占针叶防护林面积、蓄积的23.29%和52.21%;其次为云杉,面积6.22万hm2,所占比例为19.34%。针阔混交林资源较少,其面积和蓄积仅占3.63%和3.26%。

1.2 灌木防护林

1)起源结构。灌木防护林中,天然起源的灌木林地面积141.54万hm2,占90.72%,人工起源的14.47万hm2,占9.28%。

2)用途结构。按用途划分,防风固沙林面积108.37万hm2,占69.46%;水土保持林31.14万hm2,占19.96%;水源涵养林15.20万hm2,占9.75%;其它防护林1.30万hm2,占0.83%。

2 防护林退化原因分析

1)生理过熟。主要是人工的杨树、日本落叶松、油松、华山松林和天然林。河西农田林网破坏、过熟、断带现象十分明显,甘南、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由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对人工落叶松、油松、华山松林和天然林只是进行了一般性抚育和管护工作,并未进行彻底的抚育改造采伐,有些地块人工林树龄已达30年以上,天然林达60年以上,进入自然成熟期,林木老化,生理机能衰退。

2)自然灾害。退化林分因其树种单一,加之生长不良,抗逆性差,干旱洪涝、雨雪冰冻、地震、森林病虫害等灾害,致使树木形成风折、翻根、干枯“小老树”等退化现象。

3)非良种苗造林。如是人工栽植的榆树林、刺槐林、云杉林、落叶松林等。由于个别年份或时段,降雨量减少,加之营造地块大多数为阳坡,因干旱少雨,使得树种选择不当造成林木的退化,降低了防护功能,这是形成退化林分的主要原因。

4)人畜破坏。由于造林后管护不当,人为活动频繁,群众及牲畜的破坏,造成林木生长缓慢,出现断块、断带,林间空地大等情形。

5)环境污染。工业区与居民生活区之间营造大气污染物防护林带是降低大气污染物对居民区影响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同时污染了防护林,特别是各种类型的化学污染物对防护林的污染,导致树木死亡、枯萎等现象。

6)土肥条件。由于土壤砂石含量大,肥力低,保墒效果差,造成人工造林树种生长缓慢,林木树冠泛黄,呈不健康形态,主要分布在兰州、定西、临夏等地域。

7)经营管理不当。大部分地区在“天保”工程实施前以生产木材为主,由于经营管理不当,造成部分地块“拔大毛”、过度采伐,形成现有的残次林、劣质林等情况。

3 防护林改造技术路线

依据防护林退化原因,退化程度,退化防护林改造应以人工栽植的乔木林和近熟林、过熟林为主,但河西走廊风沙区也适当增加防风固沙灌木林的改造,增加覆盖度,提高抵御风沙的能力。

1)更替改造:对重度退化,因树种或种源选择不当,未能做到适地适树,林木生长极差,功能与效益低,且无培育前途的林分;受有害生物严重危害且难以恢复正常生长的林分;进入衰老期,丧失自然更新能力,整体衰败的林分;受自然灾害或人为不良因素严重危害,林相残破的林分。伐除死亡和生长不良的林木,采取小面积块状皆伐更新、带状采伐更新、间伐补植更新等方式改造。

2)择伐补造:对中度退化防护林,根据枯死、濒死木分布状况,可采用群状择伐、单株择伐等方式,伐除枯死、濒死木、病虫害危害严重、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达到成熟龄的林分,并补植补造,营造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分结构,树种结构,加快天然更新。同时,注意保护自然更新的幼苗幼树。伐除不健康木以及过密林木,蓄积量择伐强度不超过40﹪,郁闭度尽量不低于0.6。

3)抚育改造:对轻度退化防护林,可采取疏伐、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等方式,伐除容易引起病虫害的枯立木、风(雪压)倒木、风(雪压)折木、濒死木和受病虫害危害的林木;林木过密和质量低劣、不健康、林冠上方的霸王树、无培育前途的林木。调节密度、改善通风和光照状况,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同时,对林间空地进行补植补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割灌除草,结合保留的优良植株,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增大保留木的营养空间,使幼苗、幼树得到快速生长,提高防护林目的树种比例和生长率。

4)渐进改造:主要针对退化农田防护林进行改造,可采取隔带、隔株、带外、半带、断带及带内整行等方式更新改造造林,并及时伐除枯死、濒死木等[2]。

4 改造策略

4.1 组织保障

组织管理是实施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的基石,是改造工程实施的成败所在,为了切实加强全省退化防护林改造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好资金和项目监管工作,应成立退化防护林改造建设工程领导小组,设置办公室,具体负责指导、检查、验收、监督、管理退化防护林改造建设执行情况。

4.2 机制保障

一是坚持按立项搞规划,按规划搞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验收,按验收拨付资金的制度;二是严把施工质量关,施工期间要有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指导、把关,确保符合质量标准;三是坚持检查验收制度,工程竣工后,领导小组组织相关技术部门检查验收;四是建立工程建设管理档案。

4.3 科技保障

退化防护林改造建设技术要求高、工作管理细,必须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以提高退化防护林改造建设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推进改造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选择科技支撑单位,聘请科技支撑专家。聘请科研院校为科技支撑单位,并在全省范围内聘请优秀专家,为退化防护林改造提供科技支撑;通过科技创新,完善退化防护林改造技术。引进、推广运用先进科技成果,针对其林分特点,不断改进经营模式,完善不同经营阶段的经营技术,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4.4 绩效考核机制

制定退化防护林改造工程绩效考核办法,对各地实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程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对象为退化防护林任务实施单位。考核的主要内容是为各实施单位退化防护林任务年度工作责任书的任务落实和完成情况;考核工作由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的,给予必要的奖励;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在年度工作综合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并予以通报批评,激励退化防护林改造工程建设顺利圆满完成。

[1] 欧阳君祥.内蒙古赤峰市退化防护林改造更新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9):1.

[2] 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R].北京:2014.

S727

猜你喜欢

防护林蓄积林分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坚持创新 蓄积行业永续发展动能
亚热带地区典型林分氮保留能力的差异及δ15N空间垂直分异特征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浅谈黑龙江省逊克县新立林场资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