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西藏

2017-01-07王军馥

中学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兀鹫牛粪青稞

王军馥

多年前读过一本小说《转山》,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真诚而细腻地叙述了一个年轻人从丽江骑行到拉萨的整个旅程。许是因为当时一口气读完整本书,仿佛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公,经历艰难险阻后终于到达目的地,自此,西藏在我心中成了美好而神秘的向往之地。

现今,如果问起国内最想去的地方,很多人都会提及西藏。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在今年7月进行了一次为期10天的西藏科学探索之旅。出发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相机等工作设备以及生活必需品外,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高原反应,我还早早开始吃起了红景天。

意料之中的高原反应

原以为已经准备充分,结果却是高原反应比想象中来的更凶猛,胸闷、嘴唇发紫、恶心以及低烧等高原反应症状相继出现,真是彻夜难眠。经过一天的休整,症状总算有所缓解,于是当地的司机带着我们到拉萨市外的村庄转了转。农田里的青稞和小麦生长旺盛,对于第一次见青稞的我来说,不仔细看还真的难以把它和小麦区分开来。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禾谷类作物,在青藏高原上已有3500年的种植历史。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他们的糌粑就是把青稞和豌豆炒熟后磨成面,捏成小团制成的。第一次吃到糌粑感觉味道很好,不过司机师傅提醒我,不能贪吃,因为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村庄里最引人注意的是堆叠着的或是贴在墙壁上的牛粪,堆叠着的牛粪远看还以为是草垛呢。牛粪在藏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最佳的燃料,藏民用牛粪烧茶做饭已有千年历史。高原地区树木稀少,燃料缺乏;而牛粪产量多、燃点低、火力温和且烧起来几乎没有烟。这些都是藏民选择牛粪作为燃料的重要原因。

傍晚回到拉萨城,七点多的时候经过布达拉宫,隔路而望,这座雪域高原的标志性建筑在明净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愈发的壮观雄伟,此时才真切感觉到自己是在拉萨。

西 藏 江 南

经过一晚的休整,我们一早从拉萨出发,经墨竹工卡、工布江达赶往被誉为“西藏江南”的巴宜区(原林芝县)。沿途风景如画,蓝天白云下,远处的牛羊尽情享受着山坡上肥美的青草;近处的村庄、黄灿灿的油菜花、随风起浪的青稞、潺潺的流水……的确让人有种置身江南的感觉。极目望去,经年不化的雪山仿佛被谁淋上了老酸奶,那积雪浓厚绵密。

正欣赏着远处的雪山,司机突然减慢车速,原来是路旁草地上蹲着一只高原兔,我立即按动快门。许是快门声惊动了它,它转身就跑,最后只留下两只耳朵露在草丛间。高原兔,是分布在我国的几种兔科动物之一,也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高原兔较其他野兔体型矮壮,耳朵却是中国野兔里最大的。这算是我在西藏第一次看到野生动物,不禁兴奋不已。

在巴宜区,我们吃了第一顿真正意义上的藏餐——青稞做的藏面。这面看起来很硬,吃起来绵软,味道极好。店内外坐满了吃面、喝甜茶的人,男人聊天说笑,女人织毛衣看孩子,这样的氛围让人一下子放松下来。由南至北,从西到东,茶到处有,类型不同,但喝茶的心情大抵都是相似的,一份休闲几分惬意。

充满惊喜的山南地区

离开巴宜区后,我们经过朗县前往山南地区,一路沿雅鲁藏布江而行,江水时而平缓时而奔腾。江边休息区的木栈道左侧是湍急的江水,右侧是大块的岩石,岩石上趴着很多拉萨岩蜥,一动不动地晒着太阳。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鬣蜥,它们几乎和岩石融为一体,很不容易被发现。江岸边偶尔还能见到一只嘴里衔着虫的白鹡鸰,它站在江边的石头上,丝毫不惧怕湍急的水流。

行车途中休息时,我们发现天空中有移动着的黑点,有人马上警觉起来:“有可能是高山兀鹫!”我们赶紧举起相机抓拍。当把拍摄的画面放大再放大,发现果然是高山兀鹫!真的太惊喜了!高山兀鹫是一种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大型猛禽,分布于中亚至喜马拉雅山脉,在青藏高原较为常见。但对于主要在内地活动的观鸟爱好者来说,第一次见到还是很兴奋的。高山兀鹫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够飞越珠穆朗玛峰,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它以腐肉为食,一般不会像其他猛禽那样攻击猎物,而通常是在高空翱翔、盘旋,寻找地面上的腐肉。

当行驶到加查县一带时,由于路面施工的原因,车子变得愈发颠簸。坑洼的道路左侧是江水,右侧就是陡峭的山崖,全车人都悬着心,嘱托司机尽量放慢速度。突然,车窗外崖壁上有几只正在移动的羊闯入了我的眼帘,其中一只四肢内侧白色,外侧有黑色条纹,这一特征表明了它们岩羊的身份。可以看出来这是一家子,幼崽正在双亲的庇护下一路攀爬。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500米开阔多草的山坡,以禾本科草类、地衣等为食,常在高山峭壁、裸岩上跳跃,是不折不扣的攀岩高手,因此也被称作“岩壁上的精灵”。

同样也是在施工区附近,我还看到了最想看的朱雀,它们紫红色的羽毛总是能让我联想到红酒。当时是一雌一雄两只一起出现的,它们从路旁的水泥墙上飞落到路中间,恰巧这时候下起大雨,豆大的雨点让它们只在路上停了几秒种,然后就飞到路边的灌木丛中去了。

意外的收获

我们在山南地区完成了鱼类采样、生境调查等工作以后,继续驱车前往日喀则,没想到途经尼木草原时,我竟有幸看到两只黑颈鹤。黑颈鹤,顾名思义其整个颈部都为黑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5种鹤中发现最晚的一种。黑颈鹤是唯一在高原上繁殖的鹤类,繁殖地在青藏高原东部至四川西北部的沼泽、湖泊附近。

正当我全神贯注地观察、拍摄黑颈鹤时,眼角余光中时不时有小家伙在迅速移动,我耐不住好奇,转身观察起来,原来是高原鼠兔。很多人第一次听到高原鼠兔都会很奇怪,它到底是鼠还是兔呢?其实高原鼠兔属于鼠兔科,与兔科均属于兔形目。高原鼠兔有极强的挖洞能力,草原上随处可见它们的“杰作”。在某种程度上,高原鼠兔挖的洞能使土壤涵养更多的水分,可减少水土流失,但它们却曾经被视为破坏草甸生态系统的元凶,一度被大量毒杀。其实生态环境中的每个物种都有存在的意义,而高原鼠兔作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和关键种,对维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看西藏地图的时候,发现很多湖泊的名字中都有一个“错”字,了解之后才知道“错”在藏语中是圣湖的意思。西藏是我国湖泊分布最多的省份,纳木错是西藏的第二大湖,与羊卓雍错、玛旁雍错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

当我们到达纳木错的时候已是晚上8点,天还大亮着,湖边有粽头鸥成群在头顶盘旋,也有单只在水中悠然自得。被当地人称为“黄鸭子”的赤麻鸭缓缓下落到湖面上,有时前半个身子没于水下觅食,只有屁股露在水面,画面很具喜感。而凤头 的幼鸟还没长成,脸上花纹明显,依然紧紧地围绕在双亲身边。

通过短短10天的行程想要对西藏进行深入的了解,显然不够,再加上团队有科学考察任务,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细细体会当地的人文风俗。当我下了返程的飞机,坐上地铁的那一瞬间,看到拥挤的人群,对西藏的思念之情一下子涌上了心头,不由得已经开始期待与它的再次相会!

猜你喜欢

兀鹫牛粪青稞
石牛粪金
青稞地里的母亲
丢失的牛粪
无人机:小兀鹫的特殊妈妈
屎壳郎大战牛粪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野保糗事之捡牛粪
兀鹫也会化妆?
胡兀鹫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成效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