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公立医院债务风险识别及其防范

2017-01-07夏志峰

财会学习 2016年23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债务风险管理

夏志峰

摘要:目前加强公立医院的债务风险分析,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债务风险进行归类分析,并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定量识别,提出实行稳健的融资策略、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模型等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债务;风险管理

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卫生事业的载体,它以追求社会效益为宗旨,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要为基本目标,确保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随着我国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和医疗市场的逐步放开,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于财政资金补偿不足,靠财政投入这单一渠道,医院难以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又日益增强,它就必须扩大规模,改善就医条件。由于目前受到所有权以及国家政策的约束,它的外部融资受到诸多限制,为解决医院发展和建设资金短缺的困难,医院管理者只能采取负债经营策略以获得所需资金,这是我国公立医院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一、公立医院债务现状

据卫生部网站统计,至2013年底公立医院负债7668.8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4.17%,近十年来,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可见,公立医院正在处于债务加杠杆时期,存在债务风险,值得重视[1]。

由于公立医院改革滞后,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自医院市场化经营以来,债务规模越来越大,给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风险。严重的是,医院负债融资失控,出现无法按时支付到期债务甚至资不抵债的状况,将会严重影响医院的生存发展,甚至导致医院破产,同时也会给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很大影响和冲击。近年来,公立医院的负债问题逐渐得到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并成为政府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热点。

二、公立医院债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风险识别

公立医院实施负债经营,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析和识别,这对于医院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规模风险

规模风险是指债务规模过大而可能导致的到期债务无法完全偿还的风险。现在,社会各界关注的公立医院债务风险,大多是指规模风险。债务规模越大,风险也越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从2003年的22.3%,上升至2013年的44.17%,年均复合7%的负债速度增长不可持续,按此速度,只要2年就达到距警界线50%不远。

债务规模必须与医院资产规模、医疗收入水平相匹配,也就是说资产负债率、债务负担率这二个指标要适度。由于公立医院是卫生事业单位,对医院资产负债率更应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受国家卫生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及单位经营情况等影响,一般不应大于50%。债务负担率(债务总额/医疗收入)应小于100%。

债务规模必须与医院现金流水平相匹配。从收付实现制角度,可用以下二个指标衡量医院现金流量对债务的偿还力度:医院业务活动现金流入量≥举借债务总额;业务活动现金流入流出净额≥举借债务的年度本息偿还总额。

(二)结构风险

结构风险主要是指各类债务状况所显示的隐患,包括直接显性债务风险、或有债务风险和隐性债务风险。目前,医院会计制度未对或有债务、隐性债务进行核算并反映在财务报表上,事实上,这部分风险隐患很大。结构风险最通常的表现是医院业务收入增长速度持续低于业务支出的增长速度,收支结余出现赤字,财务结构不断恶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下降。从现金流量角度识别风险: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即存在收支结构风险。

结构风险另为表现在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问题。公立医院进行基建和采购大型医疗设备资金需求巨大,这些长期资金若用医院自身结余即短期资金偿还需要许多年。2012年1月1日全国实行的《医院财务制度》第61条规定:“医院原则上不得借入非流动负债,确需借入或融资租赁的,应按规定报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并原则上由政府负责偿还。”在财政补偿不到位情况下,医院只能借入短期借款,通过每年转贷偿还长期建设资金,产生期限错配结构化债务风险。此类风险识别比较简单:债务余额/业务活动现金流入流出净额>1,即表明存在期限错配风险。

(三)效率风险

由于债务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不高,可能导致的债务资金不能得到有效补偿的风险。从对债务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来看,因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导致公立医院债务的效率风险较高;没有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机制,导致投资无效或低效,回报率低;资产管理制度有漏洞,浪费严重。这些都将造成医院营运资金状况不良,进一步影响医院的偿付能力,使其陷入财务困境。

效率风险的识别主要是当项目投资回报收益率<债务资金成本(主要参考贷款利率),借债就不能发挥财务杠杆效应,项目投资负债策略就存在债务风险。

三、公立医院债务风险管理及防范

医院要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风险监控和预警等,做好债务规划,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

(一)适度负债,实行稳健的融资策略

公立医院的发展建设应当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而不是盲目扩张规模,甚至不惜大规模负债来获得投入资金。医院应当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综合权衡负债与发展的关系,考虑业务收入及其增长和自身资金等情况,选择恰当的负债比例,以防止出现资产和负债的结构失衡,从而防范债务风险的发生。

负债是有限度的,根据自身不同特点的公立医院,对其资产负债率有不同的要求。公立医院应当采取稳健的融资策略,充分估计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医院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努力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

公立医院举借债务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严禁向个人借高利贷,严禁医院内部集资,避免高危性债务金融风险和法律纠纷。公立医院不得向机关、事业单位或个人举借债务。公立医院可以向正规合法的金融机构举债,通过拓宽融资渠道,选择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二)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跟踪分析债务风险情况

公立医院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借助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选择有效的预警指标,进行科学组合,建立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及时快速地收集和计算分析财务等数据,使得债务风险预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解决了现行财务分析成本高、时效性差的缺陷。

在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模型时,实证中过分注重财务指标导致预警性不强,应重视先行指标,如门诊人次的同比/环比增长、病人投诉率等,还要重视外部变量,如利率的变化。只有将先行指标与确认指标相结合,将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相结合,才能找出债务风险存在的蛛丝马迹,及时防范风险的发生。

通过预警模型,对风险超过警戒线的进行风险提示,并责成其制定化解债务风险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偿债力度,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对已超过风险警戒线的,债务余额原则上不得增加,如确需新增债务余额,须报上级部门批准。上一年度债务风险未超过警戒线的,其下一年度债务增幅原则上不得超过业务收入增幅,且债务风险不得超过警戒线。

(三)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就是将相关风险转嫁至第三方以避免风险给医院带来的不良影响。以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承担,如医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加医疗业务保险,决定其投保额度和方式,购买了保险的医生出现医疗事故,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四)完善对外信息披露

为实施有效监管、加强风险控制,借鉴企业的经验,建立并完善医院财务信息披露发布制度。通过该制度,规范医院信息发布的内容与方法,及时、真实、透明地报告医院运营效益和重大投资项目执行情况,进一步提高医院资金使用、负债融资运作的透明度,督促医院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2]。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网站http://www.nhfpc.gov.cn/zwgkzt/tjnj/list.shtml或历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电子文献)

[2] 赵红梅.医院负债经营中的财务风险预警与管理[J].会计之友,2009(20):28-29.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徐舍医院)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债务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不知情配偶是否应承担另一方因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所谓夫妻共同债务?
债务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