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提升设备科日常工作执行力的举措与实践

2017-01-07黄海丹彭文献王上东彭天舟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8期
关键词:工程师科室我院

黄海丹,彭文献,王上东,彭天舟

1.瑞安市人民医院 设备科,浙江 瑞安 325200;2.杭州医学院 影像系,浙江 杭州 310053

探讨提升设备科日常工作执行力的举措与实践

黄海丹1,彭文献2,王上东1,彭天舟1

1.瑞安市人民医院 设备科,浙江 瑞安 325200;2.杭州医学院 影像系,浙江 杭州 310053

针对医院设备科日常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失误较多,我院对原有科室日常工作模式进行了改革,建立集维修、管理、反馈、整改为一体的质量管理流程,运行以来保障了日常工作正常秩序,使维修、管理的质量得到提高。

医疗设备管理;预防性维修;质控检测;巡检制度

0 引言

我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乙等县级医院,荣获2014年度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百强榜榜首,医院开放病床1800张,年门诊量330万人次,医疗设备8000多台总价值达3.2亿元。2013年底,我院引进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评审标准,创建医院质量管理新体系。通过改革,我院设备管理有了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流程,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从中探索日常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经过一年多努力,我院在2015年7月以9.85分的成绩顺利通过首轮JCI认证。

1 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院设备科日常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有:① 送修设备维修不及时、设备无人接手、设备随意放置;② 设备的质控没有按时按量完成;③ 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我科利用鱼骨图管理工具进行原因分析,见图1。

图1 日常工作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1)送修设备存在的问题。送修的设备经常无人管理,导致没有对设备的故障及送修科室进行登记,接收的设备随意放置,造成设备的遗失、维修不及时、混淆设备对应的科室及附件等问题,延长了维修时间[1-2]。

(2)急救类设备质控不及时[3]。医院急诊急救类医疗设备(呼吸机、麻醉机、高频电刀、除颤仪、监护仪、微泵等)的质控检测,有时不能按时按量完成质检工作。主要是缺少对质控的计划、监督管理工作经验,给患者与护理工作带来了隐患。

(3)现有的设备管理制度可行性不足:① 在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管理流程上缺少一套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来指导工作。临床科室与工程师分工职责不明确,工程师工作量大,影响故障设备的维修进度,导致临床对工程师的满意度下降。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在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做到任务清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②已有的设备巡检制度过于简单、可行性差,设备的巡检工作过于繁琐找不到重点方向,最后变成例行公事,到场一问,签名了事。改进对设备的巡检管理,完善巡检制度减少被动维修,以主动有计划的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PM)为主,降低维修成本,减少设备故障次数和维修工作量,起到防患于未然之效[4-5]。

2 提升设备科日常工作执行力的对策

2.1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

(1)完善在用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科工程师负责医疗设备的维修、PM、质量控制、计量、使用部门操作和保养的培训工作。使用部门报修时,维修申请单在24 h内完成受理,1周内无法修复的设备必须在维修报告中填写维修内容,用客观的数据评价指标代替以往反应速度快,维修质量高的项目。制定PM周期,并按时完成PM、质量控制工作,贴好维护合格标签。定期联系计量部门做国家强检设备的检测;每年对全院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并贴好资产标签。接到不良事件报告时,严格按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召回制度》执行。以上所有规定的工作都要有文字记录。

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后,使用部门指定专人保管设备,认真填写《医疗仪器设备使用及维护记录本》,负责设备日常清洁、整理、保养工作,对设备表面清洁,整理各类连接线及附件。每日对除颤仪进行功能检查,确保完好待用并保持充电状态。其他备用设备每周检查1次,每2次检查之间的间隔日期为5~9 d;放置抢救车内的设备按抢救车检查周期来执行检查。转运设备及科室对供电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每个月进行充放电测试,电池蓄电能力不达标时立即通知设备科。要注意医疗设备上的时间是否与内网时间一致(误差±2 min),时钟超过规定范围立即校准,无法自行校准通知设备科。设备故障时,尽量移开现场并挂上故障指示牌,更换备用机并及时报修,所有设备不得擅自丢弃[6]。临床科室与工程师分工职责明确,设备科工程师能够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服务质量。对应急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在遇到除颤仪、喉镜等应急事件时,保证了在5 min内开展高级生命支持,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功能齐全的环境。

(2)完善设备巡检制度。规定设备科工程师每3个月对所分管区域的设备进行1次巡检。检查内容:① 设备使用环境是否存在危及设备安全的潜在因素;② 设备功能(包括设备的时钟是否与内网时间一致),配件是否齐全、有无破损,如不能继续使用要挂设备故障牌并及时处理;③ 使用科室的使用记录、日常检测记录;④ 操作人员是否符合操作规定、使用或保存的要求,并提出意见;⑤ 巡检中的问题与建议应记录在案,临床科室的紧急情况维修人员应立即解决或向设备科科长汇报。巡检步骤:告知使用科室来巡查,进行设备使用环境与设备存储环境的安全性评估,进行外观清洁、资产标签、PM标签核实,检查保养使用记录、检测记录,电源插头、附件检查,时钟校准、功能检测、关机断电、设备归位最后与临床交流;巡检报告表:总巡查科室数、总设备数、异常数、台账信息差错情况、排名前5设备的异常数及异常情况、尚未解决的问题与解决计划。

用设计巡检项目表与标准的操作步骤2张表格来防止工程师重复劳动力与遗漏关键项目,减少被动维修,以主动有计划的为主,减少维修工作量。

2.2 全面培训

首先实施工程师内部培训年计划,按照年计划定期定人培训,包括设备管理方面、维修成果分享、规章制度、设备基础知识的学习。邀请厂家工程师来医院对工程师进行技术培训,掌握维修设备的基础知识。设备科专职人员定期到临床科室为医护人员开办设备使用方法、设备原理、操作规程等方面的专题讲座[7]。通过学习对提高整体技术水平、正确操作、熟悉医疗器械的性能有较大帮助,为临床工作提供坚实的医学工程技术保障。

2.3 实行日常值班制度

设备科建立维修区间管理(待修区、完修区、待安装区、检测设备区),改善办公和维修环境,并将设备科10名维修工程师分4组,每组2~3人,分片区负责维修任务。提升设备科日常工作执行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实行工程师轮流值班制度,值班任务要做到送修设备的登记并确保设备实物与登记本一致并转告相关工程师;负责维修间区域摆放、清点维修、检测工具地面整洁监督;做好维修、检测工具归位管理;除了设备的管理工作外,值班人员要完成微泵与监护仪的的质控、PM工作。我院有监护仪597台,微量注射泵416台,每年做两次PM,因此规定值班人员每天完成5台监护仪和5台微泵的PM和质量检测,完成的数据由值班人员输入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对应数据库。完成以上所有值班任务以后交班签字。

3 整改

实行日常值班以来,设备维修管理有很大改进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整改:① 实行目视管理:虽然有设备区间管理,仍然偶尔有将完修设备放在待修区的情况发生。为此,由负责科室的工程师挂设备维修登记卡,实行一机一卡制。登记卡内容包括:科室名称、送修日期、接收人员、负责人员、故障描述、维修状况、完成日期的内容,实行以来无差错发生;② 实行双人监管:个别值班人员在输入质控检测数据时内容不完整,不利于责任追究,为此,将质控检测数据输入交由负责科室的工程师完成,实施以来数据的完整性达到100%;③ 增加质控检测设备:医疗设备甚多,质控检测设备每个类型只有1台,工作效率相对低,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设备科申请增加质控检测设备,质控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4 效果

设备科从2013~2015年改革日常工作执行力以来,维修工作效率、质控检测率明显提高,得到临床科室的认可[8]。① 完善巡检、在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措施并严格执行,经统计设备的PM合格率从55%提升到95%,时钟允许误差的准确率达100%,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② 通过对医务人员与工程师培训,人为故障率从12.4%降到2.6%,节省了维修配件费用,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③ 实行日常值班工作以来,24 h设备受理及时率达到100%,质控与PM能按时按量完成,维修间的井然有序区间管理可以快速找到设备、设备状态一目了然。通过以上的质量持续改进,设备科的日常工作得到明显改善,保障了日常工作正常秩序,使维修、管理的质量得到提高。

[1] 张婧.医疗设备分区管理及巡检制度的作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0):129-130.

[2] 李丽,张艳.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规范化的探索[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1):150-152.

[3] 周丹.医院医疗设备质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J].中国数字医学,2007,2(8):18-21.

[4] 杨波.浅谈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J].中外医疗,2010,(1):126.

[5] 朱亮真.对医院医疗设备巡检管理改进的实践与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4(24):79-81.

[6] 彭磷基.国际医院管理标准(JCI)中国医院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7] 王凯.医护人员使用医疗设备的误区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10(4):1685-1686.

[8] 黄武国.现代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研究进展[J].医疗装备, 2010,(12):38-39.

Measures and Practice of Improving the Daily Executive Ability in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HUANG Hai-dan1, PENG Wen-xian2, WANG Shang-dong1, PENG Tian-zhou1
1.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Ruian People’s Hospital, Ruian Zhejiang 3252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Imaging, Hangzhou Med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In view of the low efficiency and working errors of daily work in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the original daily work model was reformed in the hospital and the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dures were established with integration of maintenance, management, feedback and rectifica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order of daily work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preventive maintenance; quality control inspection; inspection system

R197.39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6.08.046

1674-1633(2016)08-0139-03

2015-08-25

2015-08-31

彭文献,硕士,副教授。

通讯作者邮箱:pwx21cn@163.com

猜你喜欢

工程师科室我院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青年工程师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