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是橙黄橘绿时

2017-01-06

中国摄影 2016年12期
关键词:辛迪金像奖中国摄影家协会

11月初,本期杂志在策划编辑之时正值第十一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北京市怀柔区隆重举行。2016年恰逢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60周年,为期3天的摄影艺术节推出了一系列纪念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60周年的活动。承载着诸多历史与现实的使命,也承载着中国摄影人半个多世纪的光荣与梦想,这届摄影艺术节所呈现的多元而繁茂的摄影生态,正是当下中国摄影样貌的一个意味深长的缩影。

本期专题全面报道了这届摄影艺术节的各项活动。围绕着“传承与创新”的主题,“纪念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60周年研讨会”纪要回顾了60年来中国摄影界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带领下对影像的坚守,在艺术上的突破,对未来的展望。以“名家经典”“影像中的中国故事”“中外青年摄影师的视野” “外国摄影师眼中的中国”等关键词为线索,本期专题刊发了本届摄影艺术节上几个重要展览的部分作品,以呈现艺术节的整体面貌。其中,《中国摄影》杂志为此次摄影艺术节特别策划了《印记·6060—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60周年经典作品展》,精选出记录和应和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历史节点的60幅名家经典作品。当这些经历过时间淬炼的名作充当着此次摄影艺术节,也是本期专题压舱石的同时,更多的作品出自当代摄影师之手,映现出当代中国复杂而充满生机的现实,成为当下摄影潮流的风向标。在此次摄影艺术节开幕式上揭晓的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也成为本期专题的重要内容,20位金像奖获得者的作品集体亮相,于文国、焦波、车刚、钟国华、周梅生、郭际、汤辉等获奖者无不是数十年深耕于自己的拍摄领域,金像奖成为他们摄影生涯闪亮的总结。

本期的“海外”栏目介绍了法国女艺术家帕斯卡尔·贝雷(Pascal Peyret),她的作品“沿着记忆的路径”探讨了生命的力量和诗意,也反思了现代技术对当代生活的改变。

借助对柏林收藏家美术馆举办的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个展的介绍,本期“现场”栏目首先呈现了涵盖这位当红艺术家从1970年代至今每个创作时期的10多幅重要作品。正巧的是,本期“现场”的另一篇文章《什么是女性?为什么是摄影?》介绍了伦敦摄影家艺术馆新近举办的“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展,后文顺理成章地成为对辛迪·舍曼当年文化艺术背景的扩展阅读。

与中国比邻的日本,多年来一直是不少人谈论中国摄影脉络时的参照,但是大多数的说词停留在介绍日本各时期丰富摄影作品的样貌。本期“论谈”栏目中,青年学者林叶的《回归摄影之路——日本摄影论概说》一文深入探讨了从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日本摄影的发展与日本摄影理论演进之间相互影响、互为表里的关系,为我们打开了观察和思考热闹的表象后面日本摄影流向的新视角。

从中国到外国,从国家到艺术家个人,在2016年《中国摄影》的最后一期里,不同篇章不约而同地在这个新旧时间的交接点上回望。

苏轼的一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道出了深秋的美好。在这个在浓墨重彩的收获季节,历史与现实之间曲折而微妙的关联,现实与未来之间复杂而无数的可能在慢慢展开。

猜你喜欢

辛迪金像奖中国摄影家协会
沃野
香港金像奖延至2022年“合二为一”
我的吻在哪里
旺久多吉
扎堆
我的吻在哪里
我的吻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