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高校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17-01-06张大良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慕课的“开放”“共享”理念正在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有助于推进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及学习方式方法变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以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为抓手,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成为新一轮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一、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本定位和思路
自2010年始,教育部就密切关注以视频公开课和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态势,组织考察团调研国外高校慕课及慕课平台建设情况,积极推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讨论。在多年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专题研究、广泛讨论和在高水平大学试点,我们逐步形成共识——我国的慕课建设,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之路;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具体来讲:一要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发达国家的慕课应用对象主要定位于社会学习者以及扩大高校影响力,只有极个别学校用来激励校内
张大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教学改革。我国在线开放课程,一开始就定位于共享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和突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推进高校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兼顾社会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二要多模式建设与应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借鉴了发达国家慕课的“大规模”等优点,以弥补我们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宜采用统一模式。因此,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模式采用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大规模开放”和“小规模定制”并重的多种发展应用模式,我们更为注重的是适应互联网原住民学习习惯的课程体系塑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三要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发达国家的慕课主要采取线上“人机对话”教学方式,缺乏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育人功能。我国的在线开放课程,主要采取线上知识学习和测验、线上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讨论、线下翻转课堂引导讨论、线下辅导及线下考试等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在弥补传统教学短板的同时,尽可能弥补在线课程的特有缺陷,强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强化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要建设、管理两手抓。我们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管理和防范,明确责任主体,谁建课谁负责,谁发课谁负责,谁引进课谁负责,谁选用课谁负责。
二、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成效与经验
通过近5年的努力,我国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大步快进,在课程研发和制作、平台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共建共享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制定了《意见》。在前期开展以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为主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支持“985工程”高校率先试点建设慕课基础上,分析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2015年4月印发了《意见》,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以“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为方针,着力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意见》强调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三项原则,明确主体责任和七大任务,要求相关部门和高校建设好、应用好、管理好课程和平台。
二是我国已经建成若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北京大学“华文慕课”等课程平台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服务于高校本科、研究生、高职教育教学和社会学习者学习,已经赢得我国高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是慕课上线数量持续上升。已经实现手机与电脑同步收视慕课,几大平台陆续开设的以“985工程”“211工程”为代表的高校慕课课程超过700余门,择优引进或链接境外课程近600余门,高校和社会学习者选课数超过1950万人次。
四是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不断创新。与国外慕课主要在互联网上开放共享有所不同,“中国式慕课”重在“建以致用”,定位于高校线上与线下、课堂与实训、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同时兼顾社会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现已涌现出“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等校际协同创新联盟;近40万人次学生已获得线上线下结合学习的慕课学分;“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学需求,提供了一批小规模定制的在线课程(SPOC)。
五是研究工作与建设工作齐头并进。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设立“爱课程中心”,高教司委托清华大学成立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慕课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和信息化教育分会组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工作组。这些研究机构受高教司委托,分别开展了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重点难点问题调研、国内慕课平台运行状况调研、中国互联网学习者学习各类在线课程情况调研等。
六是中国慕课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2015年举行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上,我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向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介绍了中国慕课的发展情况。在国际上,我国8所高水平大学建设的125门优质课程已陆续登陆国际知名慕课平台。
近年来,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带来教学、学习方式的变革,受到了学习者的热捧。手机与电脑同步收视,万名学子同上一堂“中国式慕课”,优秀教师、院士、专家线上与线下结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新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构的课程内容、高水平的讲授、见面课以及加入了助教的互动讨论形式,受到“互联网原住民”——学生的普遍欢迎。
从一系列师生座谈会以及各课程联盟反馈的材料来看,课程应用成效显著。多所高校对慕课混合式教学班与传统教学班学生统考成绩对比分析表明,前者较后者成绩提升明显,特别是因网上学习具有自主性、可重复性,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如留学生等)学习成绩得到大幅提升。慕课主讲教师在谈及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成效时认为:(1)课堂转起来了,“中国式慕课”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前学习、课上讨论的课堂翻转;(2)学生动起来了,教学互动计入学生成绩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网上学习社区讨论和翻转课堂学习讨论;(3)教师教学方法活起来了,最大亮点是教师引导下的线上线下小组讨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4)思政课等课程教学功能强起来了,利用慕课视频、直播课堂等形式,多位名师、名家授课和主导的讨论,强化了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的育人作用。
同样,混合式教学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认为,慕课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懂的地方可反复学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网上发问、网上同学之间互相解答及时得到解决,这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环节可先通过慕课反复预习,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实验效率;通过翻转课堂、角色扮演,护理学等应用技能性较强专业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与全面。学生期待有更多且系统完整的专业核心课能以慕课形式及时推出。
回顾几年来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多部门协调一致。从党和国家领导到教育部、有关部委、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都高度重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工作。在调研分析、深入研究国际上慕课产生与发展趋势等方面,有关部委(教育部、国信办、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积极支持配合,为确定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顶层设计、实施计划等都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有关机构、教育领域企事业单位、互联网企业和媒体积极参与其中。
二是先行试点、稳步推进。以我国高水平大学为主先行试点,选择名师、名课,试点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优化充实后进行面上推开,引导其他高校稳步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工作。
三是建以致用,注重实效。在支持高校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同时,鼓励高校在校内开展多种模式的有效应用,鼓励课程在有需求的高校跨校应用,防止出现重建设轻应用、重自用轻辐射、重过程轻效果等现象,确保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得到广泛共享与应用。
四是管理创新、制度保障。参加课程建设和应用课程试点的高校结合在线开放课程的研发建设、教学实施、学习认定等重要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制度,充分调动课程建设团队的建设服务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是社会参与、服务高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是高校、教师、资源和教学活动组成的一个体系,课程平台建设和服务至关重要。目前由高校和社会参与建设的课程平台是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主体,它们在技术、服务、大数据研究应用等方面努力满足高校需求,力保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效应用。
六是质量至上、塑造品牌。从目前情况看,课程建设高校和平台建设单位能严把课程内容质量、教学活动质量和信息安全关,并针对质量和安全,采取了严格的课程审查、编辑、纠错、网络安全等制度化措施,努力打造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品牌。
七是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学者专家、课程建设与应用者、媒体和社会力量多方联动,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客观宣传,充分展示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思路、理念和建设成果,为在线开放课程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生态。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破
解的突出问题
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已经开始突破现有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学习方式朝着教学方式混合化、教学资源开放化、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过程社会化方向转变。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也引发了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服务模式的创新,必将有力推动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当前,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它既有明显优势,也有一些不足。
一是教学观念转变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在线开放课程快速发展正在倒逼我国高校必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注重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信息化观念、理念和能力的提升,勇于打破传统做法,重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因课制宜,改革甚至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凝聚共识、集聚优势,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慕课教育模式尚未取得明显突破。慕课热潮来袭后,迅速受到社会的热捧,“高等教育教学颠覆”“高校围墙拆除”“高等教育革命”等观点也伴随着慕课的扩大传播效应不断出现,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规模较小,教学模式尚未取得明显突破,未能在面上促进教与学的变革。在线开放课程如何在遵循教育教学既有规律前提下良性发展,不固守传统观念和做法,也避免唯技术论,促进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人才培养,这些都亟待客观分析、研究和探索。
三是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形成。在线开放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多种模式应用,无疑对高校的现行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学分认定、课程管理、学费缴纳、平台选择、教师工作量计算及考评等管理办法或规定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提供制度保障,已成为在线开放课程良性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还要提升防渗透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要推动更多中国优质慕课走上国际课程平台,增强中国慕课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是教学支持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慕课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政府、高校和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包括课程平台以及课程建设团队在内的支持服务方。当前支持服务从整体而言,尚不能满足深度开展教与学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与MOOC学院刚刚联合发布的《中国MOOCs建设白皮书》,主要是针对网上学习者学习数据作分析,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混合式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或许可以弥补一些不足),但暴露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白皮书显示96%的课程仍然是讲授式的学习路径,探究式课程寥寥无几,说明目前学习路径仍然十分单一。白皮书还显示,课程总体交互水平偏低,这说明课程团队支持服务未到位。此外,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关联度不高,这说明我们的课程团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尚不完善,教学改革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学习支持服务还不够深入、个性化,平台探究式、互动式学习技术开发支持不足。我们需要支持服务方加强与高校及师生的沟通,强化支持服务,开发并提供更多个性化精准服务。我们还需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产生的大数据有效应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政府决策,同时,要求平台有效保障这些大数据的安全。
五是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尚未形成。就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而言,课程内容是核心,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是基础,共享应用是目标,这些既要发挥高校和教师及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又需要发挥政府相关组织机构的积极性,做到集聚各方优势,构建良好生态系统,才能实现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的意见》,并开展试点,重点总结、规范、提炼各地高校学分认定和转换的做法,推动各类高校之间学分认定和转换。同时,在教学改革专项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切实采取措施,将教师建设和应用在线课程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将学生有组织学习在线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实施课程建设、质量审查、课程运行保障和效果测评”。
二是做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工作。今后5年,将认定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6年已启动认定标准的制定和第一批课程认定工作。同时,重点支持若干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个性化服务。进一步规范慕课的引进和对外推广,尤其要规范课程审核工作程序。
三是推动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高校,探索通过在线开放课程支援西部受援高校,使受援高校积极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委托教指委等专家组织和有关机构,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重塑、教学内容更新、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研究和实践,加强交流和宣传推广,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
四是加强专项培训。2016年纳入教育部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计划的有3个班,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协助下,已分别在杭州和西安开设了两期培训班,培训的主题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今年下半年将在华中师范大学安排一个研讨班,主题是“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我们办培训班和研讨班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加深理解、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着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我们也鼓励课程建设高校、课程平台对高校相关教师开展更加广泛的培训工作。
五、几点要求
在互联网背景下,衡量学校的课程是不是精品,衡量平台上的课程是不是精品,衡量平台的服务是否优质高效,评价方式将是多元的,专家评价和用户评价同等重要,我们要坚持“先建设应用,后评估认定”的基本方略,确保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质量。希望各地各高校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主题,做好几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领导要尽快提高认识,行动起来,抓住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机遇,否则我们就会丧失机遇,在竞争中落伍。目前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尚未形成量大面广之势,即使在课程应用学校也处于试点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开。这其中原因很多,有的原因与我们校长的认识有关。据了解,有的校长担心外校慕课入校会影响本校教师的饭碗,拒绝使用外校优质课程;有的校长重建设轻应用,片面追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块牌子,忽视引进应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因而学校相关政策不到位,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在学校得不到广泛应用。希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所属区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划,依据本区域高校、专业和教育实际与特色,组织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区域内高校,要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与应用,发挥地域共享便利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切实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扩大优质课程资源覆盖面。
二要加强培训。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用,开展各类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内容重塑、教学方式方法改进。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职务评聘和考核奖励的必备条件,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另一方面,要择优选择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又经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避免唯技术论的低水平课程出现。
三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方式,主动服务师生。高校要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健全服务师生至上的个性化、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机制,要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抓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学分认定、课程管理、学费缴纳、平台选择、教师工作量计算及考评等管理办法或规定进行全面修订,为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四要采取有力的相应政策措施,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学之魂,是所有教学资源贯穿、集成和系统化应用的核心。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对高校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鼓励教师以开放的胸怀顺应时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变革,优化教学设计,重塑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探索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要发挥高校和相关平台的主体作用,确保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质量。从2016年开始,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数量将有大幅增长,课程应用学校数量也会增多,要处理好数量增长与质量保证的关系,在确保课程建设和教学应用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数量。高校和课程平台,在引进境外在线开放课程时,必须遵守我国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互联网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做好课程的审查工作。课程平台要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对在线开放课程内容、讨论内容、学习等教学活动实施全程管理和有效监管,建立由专人负责课程管理和审核的机制,严把意识形态关,杜绝网络有害行为和不良信息,保证上线课程的质量。高校和课程平台要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课程学习、传播、知识产权保护和课程运行的服务体系,适应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多样化学习需求,实现全程的教与学功能,支撑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活动。高校、课程平台和教师,要重视学习行为与学习记录产生的大数据,并合作开展此类大数据的建设和分析,使大数据能够支持教师对教学的改进。
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加强规范管理,是“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各地各高校和有关机构、服务平台继续努力,组织协调更多更强力量,参与到这项富有时代意义的改革中来,研发出、应用好更多高水平的课程,为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