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让人物熠熠闪光

2017-01-06孟迎新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特写镜头长衫铺垫

孟迎新

首先,让我们共同做导演,把《长衫老者》拍成一部微电影:

【镜头一】一条胡同口,过往的行人高高兴兴地走进去,拐弯抹角走了好一阵,见到一堵墙,叹口气,又慢吞吞地走出来;小商小贩推车挑担跑进去,不一会儿,也垂头丧气地走出来。镜头追随他们一去一回的过程中,还拍摄到了胡同脏乱差的环境以及行人带给胡同的喧嚣闹腾。出现在这个镜头里的都是群众演员,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们恨不得一脚把墙踹倒的愤怒以及垂头丧气而返的表情。

【镜头二】一位老者出现了,给了他一个镜头: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还未拍摄到他的太多信息,他便进入了胡同。不一会,他出来了。出来之后,又给他一个特写镜头,重点拍摄他的表情:不愤怒,不叹气,而是思索。继而拍摄他的动作:拿出纸笔和饭盒,写了“此路不通”四个字,贴在墙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身影在镜头里渐行渐远。

【镜头三】依然在胡同口,依然人来人往,但人们的动作与以前不同了,他们先在“此路不通”几个大字前驻足,然后转身走掉,身影渐渐模糊。继而是对胡同全貌的拍摄:有人打扫卫生,有花草摇曳,有鸟雀出没,整洁,美观,安静……

电影结束了,观众似乎听到电影结束时的旁白:长衫老者教会了你怎样的做人道理?相信你一定会给出一个中肯的答案:举手之劳的事,利己利人,何乐而不为?

毫无拍摄经验的我们,为什么能够拍摄出如此精彩的微电影?是因为冯骥才先生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脚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文中精彩巧妙的写作技法。

开头三段,运用了铺垫的手法。第一段写胡同的窄、长、曲,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第二段写胡同给行人带来的不便。作者不厌其烦地讲述胡同之深、行人之怒、胡同之脏,为长衫老者的出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铺垫不力,长衫老者的举动就不足为奇。如果铺垫不够,长衫老者的举动意义就不够大,给读者的印象就不够深刻。

最后三段,运用了衬托的手法。长衫老者在胡同口贴上了“此路不通”四个大字,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胡同自此大变样子”承上启下,转入对胡同变化的描写:“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一条美丽、安静、雅致、宜居的胡同呈现在大家面前。通过最后三段的衬托,不仅体现了长衫老者此举的重大意义,而且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迪:人是会思想的芦苇,要善于思考,善于改变旧有习惯,克服思维惰性。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死胡同,为了避免扎进去,我们就要像长衫老者那样,肯思索,更肯动手来做。

开头和结尾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长衫老者的出现为界,胡同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貌:一是烦恼的、懊丧的、喧嚷的、尘土飞扬的;一是轻快的、宁静的、优美的、和谐温馨的。通过前后对比,既凸显了长衫老者的智慧,也让文章结构首尾呼应、工整圆合。

中间部分,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作者用特写镜头推出了长衫老者,对他的肖像、神情、动作等都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描写。他的外貌不同寻常,他的神情态度不同寻常,他写下“此路不通”的行为更是不同寻常。对长衫老者的这些工笔描写,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他的卓尔不群。因为他的出现,死胡同改变了往日的模样,他所到之处,生活被他的智慧照得熠熠生辉。

(选自2015年第12期《作文与考试》“初中版”,本刊有改动)

猜你喜欢

特写镜头长衫铺垫
铺垫
画与话
下雪了
轻薄长衫
周年庆之窘迫的老师们
一笔做了二十年的买卖
浅谈特写镜头在电视专题片中的作用
穿越幽暗的隧道,世界重见天光
特写镜头
蓝布长衫(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