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苦荞新品种晋荞麦(苦)6号的选育
2017-01-06杨媛,王慧,石金波等
国审苦荞新品种晋荞麦(苦)6号的选育
苦荞又名鞑靼荞麦,属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一年生双子叶植物[1-3]。苦荞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在我国的许多高寒山区,苦荞麦乃是当地人民的主食之一。苦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矿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此外,苦荞还含有糖醇、多肽、酚酸,以及其他禾谷类作物所没有的生物黄酮类活性功能成分[4-5]。
目前,在生产上使用的苦荞品种混杂,生产方式落后,耕作粗放,极大地影响了荞麦生产的发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选育出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10%,生育期在85 d左右,成熟一致,千粒质量18 g左右,抗病性强,适应范围广的苦荞新品种(系)晋荞麦(苦)6号,以满足生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6-8]。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晋荞麦(苦)6号是以灵丘县地方农家品种“蜜蜂”为来源,通过系统选育而成。
2004年种植灵丘地方资源“蜜蜂”,在开花期和成熟期进行单株系统选择,将优良单株分别进行编号、脱粒保存。2005—2008年参加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内品系圃、品鉴圃、品比试验,田间编号为04-46。2009—2010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参试名称为苦荞04-46。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荞麦(苦)6号。
2012—2014年参加第十轮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名称为晋荞麦(苦)6号;与此同时,参加了国家苦荞(北方组)生产试验。并于2015年通过了全国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
2 产量表现
2.1 品系比较
2006年参加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内品鉴圃,平均单产2 545.5 kg/hm2,比对照广灵苦荞净增产468 kg/hm2,增产幅度22.5%,暂命名为苦荞04-46进行品比试验。
2007年品比试验平均单产2 740.5 kg/hm2,比对照广灵苦荞(1 708.5 kg/hm2)增产60.4%。
2008年品比试验平均单产3 540.0 kg/hm2,比对照广灵苦荞增产25.7%。
2.2 山西省区域试验
2009年平均单产2 182.5 kg/hm2,比对照晋荞2号增产4.0%。2010年平均单产2 266.5 kg/hm2,比对照晋荞2号增产17.0%。2009—2010年在山西省内设立11个试点进行示范试验,增产点率81.82%,平均单产2 224.5 kg/hm2,比对照增产10.3%。
2011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荞麦(苦)6号。
2.3 国家区域试验
2012年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晋荞麦(苦)6号平均单产(不包括山西五寨)2625.6kg/hm2,较对照增产9.84%,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增产点率达70.0%。2013年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晋荞麦(苦)6号平均单产2 382.0 kg/hm2,比对照增产13.16%,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增产点率达71.43%。2014年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晋荞麦(苦)6号平均单产2 579.2 kg/hm2,比对照增产8.40%,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3位,增产点率达66.67%。
2012—2014年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晋荞麦(苦)6号平均单产2 519.5 kg/hm2,比对照增产9.55%,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2位,增产点率达69.23%(表1)。
表12012 —2014年国家第十轮苦荞(北方组)区域试验晋荞麦(苦)6号产量结果
2.4 生产试验
表22014 年国家第十轮苦荞(北方组)生产试验晋荞麦(苦)6号产量结果
晋荞麦(苦)6号通过国家苦荞区试后,在适应地区表现较好,2014年在甘肃庆阳、宁夏盐池、宁夏固原、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5个试点进行国家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晋荞麦(苦)6号平均单产为2 104.2 kg/hm2,比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5.74%,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3.41%(表2)。在甘肃庆阳、山西大同试点较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和当地对照品种表现增产;在内蒙古赤峰较对照品种九江苦荞表现增产;在宁夏固原试点较当地对照品种表现增产[9-10]。
3 品质分析
2015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测定,晋荞麦(苦)6号(北方组)籽粒中碳水化合物含量67.81%、脂肪含量2.43%、蛋白质含量13.23%、水分含量10.98%、黄酮含量2.03%。
4 特征特性
4.1 植物学特征
植株根系健壮、发达,株型紧凑,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长势强,子叶绿色,幼茎绿色,真叶绿色,花黄绿色,籽粒形状长三棱型,籽实灰黑色。
4.2 生物学特征
生育期85 d左右,属中早熟品种。株高110~120 cm,主茎节数13~15节,一级分枝4~6个。株型紧凑。单株粒质量3.8~5.3 g,千粒质量17.1~18.5 g。抗病性好,抗倒伏,抗霜冻,适应范围广。
5 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宜在甘肃庆阳、平凉,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宁夏固原、吴忠等荞麦种植区域推广。
6 栽培技术要点[11-17]
6.1 合理轮作
切忌连作,前茬作物以豆类、薯类、瓜菜类、玉米、绿肥等为好。
6.2 早施肥
苦荞生育期短,对肥料敏感,要施足底肥,满足苦荞对肥料的要求,以羊粪最好。羊粪施用量是根据当地农家肥腐化程度和地力情况来确定的,一般情况每公顷施用腐化稀释后的羊粪30 t。
6.3 适时播种
当地温达10~15℃时,为春播苦荞的适宜播种期,在晋北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为宜。
6.4 合理密植
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0万~120万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6.5 加强田间管理
适时中耕,以苗期(苗高5~6 cm)和开花封垄前为宜。
6.6 及时防治病虫害
近些年,苦荞麦在晋北地区发现有褐斑病、轮纹病,可喷洒多菌灵或代森锌防治。虫害有草地螟、双斑萤叶甲等,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或辛硫磷乳液喷洒防治。
6.7 适时收获
当70%的籽粒成熟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应选在早晨和上午,以免严重脱粒。
[1]任长忠,赵钢.中国荞麦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2]林汝法.中国荞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3]张耀文,邢亚静,崔春香,等.山西小杂粮[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赵刚,唐宇,王安虎.中国荞麦的育种现状与展望[J].种子世界,2002(7):3-4.
[5]张以忠,陈庆富.荞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种子,2004,23(3):39-42.
[6]刘宝泉,闫昊,王博.国审大豆新品种吉育86选育报告[J].吉林农业科学,2011,36(1):11-12.
[7]杨媛,杨明君,王慧,等.苦荞麦新品种晋荞6号的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3):128-129.
[8]马宁,贾瑞玲,魏丽萍.优质甜荞新品种定甜荞3号选育报告[J].甘肃农业科技,2014(10):5-6.
[9]吕慧卿,郝志萍,穆婷婷,等.晋荞麦(苦)5号新品种选育报告[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47-1248,1251.
[10]李海,杨如达,梁海燕.高产优质广适糜子(糯性)新品种雁黍11号的选育及栽培[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11-13.
[11]杨明君.荞麦高产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1989(8):17-18.
[12]陈有清,杨明君.晋西北黄土丘陵区荞麦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2(9):12-14.
[13]陈有清,杨明君.播期对荞麦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4(3):4-6.
[14]杨明君,杨媛,郭忠贤,等.旱作苦荞麦籽粒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49-50.
[15]杨明君,杨媛,郭忠贤,等.苦荞麦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129.
[16]石金波,杨媛,赵萍.浅谈荞麦的特征及其种植管理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1(8):57.
[17]杨明君,杨媛,杨芳,等.旱作苦荞麦最佳栽培组合探讨[J].中国农业科技通讯,2011(6):51-53.
杨媛,王慧,石金波,郭忠贤,李占成,李荫藩,杨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037008)
苦荞新品种晋荞麦(苦)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由灵丘县农家种“蜜蜂”经系统选育而成。2012—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19.5 kg/hm2,比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9.55%;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104.2 kg/hm2,比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5.74%。该品种于2015年6月通过了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其主要特点为高产稳产、黄酮含量高、适应性广。
苦荞;新品种;晋荞麦(苦)6号;选育
Breeding of a New State Approved Variety Jinqiaomai 6 of Buckwheat
YANGYuan,WANGHui,SHI Jinbo,GUOZhongxian,LI Zhancheng,LI Yinfan,YANGFang
(Institute ofthe Crops in High Latitude&Cold Climate Area,Shanxi AcademyofAgricultural Sciences,Datong037008,China)
Newbuckwheat variety Jinqiaomai 6,was bred from the'Bee'of Lingqiu local variety through the pedigree selection in the Institute of the Crops in High Latitude&Cold Climate Area,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he results of regional trials during 2012-2014 showed that average yield was 2 519.5 kg/hm2,which was 9.55%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cultivar Jiujiang Buckwheat.The results ofproduction test in 2014 showed that its average yield was 2 104.2 kg/hm2,which was 5.74%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cultivar JiujiangBuckwheat.Jinqiaomai 6 was certified bythe National minor grain and bean varietycertifyingcommission in June 2015.Its main characters were high and stable production,high flavonoid content,wide suitability,and soon.
buckwheat;newcultivar;Jinqiaomai 6;breeding
S517
A
1002-2481(2016)12-1758-03
10.3969/j.issn.1002-2481.2016.12.04
2016-07-11
国家现代农业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大同综合试验站)建设专项资金(CARS-08-E-07);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16yzgc09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基础项目(Yyzjc1402)
杨媛(1982-),女,山西应县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荞麦育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工作。杨芳为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