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的世界你不可以不懂
2017-01-05柳燕
柳燕
身为营销人,如果你的产品受众里有年轻一代,你就必须要了解他们的世界,懂得他们的情感
其实这篇文章的标题若写完整了,应该是“如果你是营销人如果你的产品覆盖到年轻人群体那么魔兽的世界你不可以不懂无论你处在哪个年龄段”。
可是这样巨长的标题投稿出去妥妥地分分钟死定,会不会?虽然当前处在各种4.0时代,到处在讲创新讲突破,毕竟还是有一些界线要守住的。
若是哪天多变的世界颠覆到为了出奇制胜连这样的标题也要被采用了,或者到N.0(目测N大于4但不会超过两位数)时代超长标题变得流行,请大家做个证,这文风的开山鼻祖是我好吗,吼吼。
应该不会太远了,这不,传说中的猴年马月都到了。
每天世界上都在发生许多大事小情,如果想了解它们,早已经不需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了,手机上的应用软件以及朋友圈差不多够了。
就拿刚刚过去的进入端午假期前后的两天来说吧,你的朋友圈都有什么信息在刷屏?
如果你是汽车行业的,朋友圈里一定、肯定、必定会围观并热议一个发布会一一猴年马月的6月8日,汽车界又诞生了一个新的公司,首个汽车互联网生态合资公司。这个公司的定位写出来,跟本文优化之后的标题一样简洁。
其实呢,这个时候它应该越长越好,长到让人们能够看明白它究竟要闹哪样。好在这个公司展示的业务模式看上去是接到地气上的,修车、用车、买车、租车一站式平台,总算让看客听得懂,而不像有的公司总发布PPT汽车,嗯写错了,是互联网汽车,概念玩到越来越炫的境地,酷到没朋友,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如果你是高中生家长或者微信好友里有高中生家长,圈里一定是各种高考场外直播图,加上各地高考作文题大点评,你也很有可能忍不住参与了那个100分掉到98分的好学生被打而55分升到61分的熊孩子被亲的两格漫画的吐槽狂欢。
如果你的朋友圈里那些东西都没有,也一定有另一个话题,即使不被刷屏也会被谈论,那就是:《魔兽世界》电影,上!映!了!
而如果你微信好友里明明有80后以及更年轻的家人或朋友,却真的没有人谈论魔兽世界,也没有朋友圈里踊跃晒电影票的热闹景象,那么我能够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你已经被人家屏蔽了。
嗯嗯,大过节的,吃个粽子压压惊吧。
了解年轻人世界,即使“代沟”的存在天经地义
《魔兽世界》上映了,你是怎么买电影票的呢?
去年读到过一个权威的第三方研究报告,说现如今60%的观众通过在线购票去看电影。如果你碰巧是那60%里的一员,碰巧你打算马上去看《魔兽世界》,碰巧是用APP购票的,又碰巧是用格瓦拉购票的,那么你十有八九会看到红蓝阵营的座位出现了你没见过的画风——怎么全都是沃尔沃的Logo?还有海报里那部落蓝和联盟红之下,漂亮的V40蓝车和红车赫然在目,那是什么情况?广告合作?
说对了,这是沃尔沃市场营销团队与格瓦拉的合作。而这个团队的主要成员,今天的Volvo小伙伴,大都是曾经的wower(魔兽游戏玩家)。
在讨论这个合作方案的内部会上,团队的小男生们大概是太担心以80前为主的决策层会因不懂部落不懂联盟不懂野外PVP大战而粗暴否定他们的提案了,他们为此急切地介绍魔兽世界多么令人着迷,对他们这一代人的影响,电影即将带来的效应,等等。
本来因有一个老外市场总监在场而用英语开的一如往常般平淡的业务讨论会,这个时候都迫不及待地齐齐地切换成汉语了,像是有什么被瞬间点燃,气氛骤然变得热烈,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有话要说,他们太想充分表达他们的情感了。
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忧真心是多余的。这个计划被以65后、70后为主的管理层老总们愉快地通过了。
其实我们完全能够理解,对于他们而言,《魔兽世界》承载了他们青葱岁月的太多记忆。当年的网游让他们得以着陆到艾泽拉斯,在那个虚拟世界里挥洒着肆无忌惮的青春,消费着现实世界里无法找到的快乐和存在感。《魔兽世界》已经远不止是一部电影,它给了他们机会去放纵地集体追忆过去11年的似水年华和成长的岁月。
对于我们来说,青春时代没有赶上这款网游,没有成为全球1亿魔兽粉丝中的一员,只是一场错过而已,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于他们这种情怀的共鸣。
就如同那句话所说,谁的青春不迷茫,谁没有过梦想中的乌托邦。不同的是,wower们有幸在虚拟世界中找到了精神家园,实现了自由和英雄梦。
我可能不懂那些梗那些道具那些副本那些技能的故事,但这毫不妨碍我被海报和预告片强烈吸引,被wower的狂热而感染,为艾泽拉斯大陆夕阳下的美景而动情,以及首映的前夜,路过外滩看到楼宇大屏的魔兽玩家打出霸气广告呼唤同伴时感到内心的震撼。
因为,这个十年磨一剑的鸿篇巨制真心伟大。
因为,每一个激情燃烧的青春都是值得致敬的,也是终将告别的。
也因为,身为营销人,如果你的产品受众里有年轻一代,你必须要了解他们的世界,懂得他们的情感,从而知道如何跟他们沟通。哪怕你处在不同的年龄段,哪怕‘代沟”的存在是如何天经地义。
守住仍然不能穿越的边界
跨越“代沟”,走进年轻人的世界,我们这些“大人”也遭遇了迷茫。
沟通离不开语言。但在今天的沟通中我们发现,我们这些正统语文教育下成长起来的60后、70后,我们这些深爱中华文字并享受其美妙的一代人,对有一些语言不适应,甚至看不懂了。
我一位同龄的朋友说,有一次儿子跟同学的聊天聊得嗨,一高兴就把聊天记录给他看,结果是,很多的句子,“每个字都认识,放到一起不知道什么意思”。
还有一位退休的前同事,有一次给假期来家里串门的大学生侄女发信息说我去跳广场舞了,你要不要一起去?侄女回复说:我去!于是那可怜的同事就一直等在广场边上,直到曲终人散。
记得我的学弟、知名自媒体人童济仁曾发过一条朋友圈,对一个读者来信表达感谢。那位读者是《童济仁的汽车评论》忠实粉丝,看到自己喜爱的公众号上文章有错别字,本着爱护和负责的态度,认真地给指了出来,希望能改正这种“明显的错别字”,以便“越办越好”。那个错字就在“举个栗子”这四个字里。目测读者的指正和学弟的感谢都是真诚的,可是,话说这已经是流行的网络语言,媒体上亦屡见不鲜,热心读者改得过来吗?
基于上一章节的立场,我对网络语言还是持包容态度的,并且在场景自然的情况下,面对的沟通对象是网络住民时,也会自如地使用,以提升沟通到达率和双方愉悦感。
在同龄人中,我大概也算对网络语言“识字”较多了,比如我很早就知道“88”、“9494”用在什么场合,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支持不叫支持叫顶,很早会使用“不明觉厉”之类新词,也会熟练地用“稀饭”表达“喜欢”等等。
有一次公司里两个小朋友在看一幅友商车企做的车型对比微信长图,对里面的BLX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略看了一眼上下文,告诉他们是“玻璃心”,那个85后同事惊到手里的玻璃杯差点掉地上。
我认可诙谐幽默又轻松的网络语言确实能带来微妙的沟通陕意,并强化了语言和符号的表现力。
然而即使包容如我,也无法对所有的网络语言无边界地接受,特别是粗口、低俗甚至污秽、暴力的文字表述。
比如我能够接受“对撕”而难以接受“撕X”,能够适应“妹纸”而不喜欢“小婊砸”,能运用“矮马”而说不出口“尼玛”,能容忍“额了个去”而不能忍受“我靠,卧槽”……要知道每组的后一个词,因行文需要,我是首次引用而勉强写得出来,但万万是无法说出来的。这真心不是装,它就是个客观存在的障碍,至少目前还无法突破。
我相信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网络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网络社交如此发达,新词语总会被不断创建,在得到社会认可之前总会先出现在少数人的沟通场景中。如果这种新词汇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需要,被社会主流所接受,那是要点赞的好事,能够推动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如果没有生命力,定会自生自灭。所以,我们不必一刀切地持否定态度。
但现实是,网络语言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泥沙俱下。当网络人群成为社会主流时,就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了。如果网民们终日沉浸在满屏低俗猥琐、污言粗口的语境里,甚至躁怒的网络暴力谩骂成为狂欢,语格直降的同时人格难免也逐渐丧失,这不仅污染网络语言环境,损害汉语的美感,更对社会风气和青少年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貌似需要“有关部门”来适当的规范和引导,让网络语言能留住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我不是“有关部门”,甚至不是专业写作者,作为网络时代一个语言的使用者,我_直在拥抱互联网,摒弃偏见,打破年龄和代沟的障碍,建立顺畅的沟通,同时,也_直在试图守住那些仍然不能穿越的边界。
怎么守?有话好好说呗。94酱紫,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