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巧思生智
2017-01-05薛兰
薛兰
所谓思维习惯,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自觉性、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劳动技术(以下简称“劳技”)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习惯直接决定着他们认知水平的发展层次和对劳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的广度和深度。如果教师的劳技教学从一开始就重视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就会使课堂变得充实而高效。如何在劳技教学过程中养成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呢?
一、“激发兴趣吸引”与“留足时间思考”并施,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
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悟性,但更需要巧妙地引导和启发,点拨得当可使学生茅塞顿开或触类旁通。由于思维是能动的,所以教师必须调动学生,既要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尽可能地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促进思维的发展。
1.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原发思维
巧妙的问题情境创设,能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和积累,诱导学生的原发思维。问题是思维的发源地,没有问题就不会引起思考。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所研究的问题上来。通过巧妙的问题情境创设,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习惯,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实用结”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了一瓶矿泉水和一根线绳,并向学生出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同学们,你们会用什么方法快速地拎起摆在课桌上的这瓶550毫升的矿泉水呢?”运用这么一个简单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随后学生积极地回答。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你们能否利用一根线绳,将一瓶矿泉水拎起来呢?”学生间引发了激烈讨论,接着利用桌上的材料试着动手实践,印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可见,有了问题就有了思维活动,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问题,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前提。
再如教学“六桶吊索结”一课时,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刚才利用一根绳线捆住6瓶水,拎起来一会儿就容易散掉呢?”这个问题一出,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论学习基础如何,都能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通过情境设置疑问,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继而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时也就会产生内在的快乐。
2.留足时间思考,孕育学生的原发思维
要想让学生充分思考,势必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而要使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准确把握重难点,力求课堂上的每一次示意,对学生的思维都起到启示助推作用。
如在教学“印章镌刻”一课中,教师先播放一长段关于“印章镌刻”全过程的视频,并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镌刻过程有哪些步骤?你们觉得最难的是哪一步,为什么?镌刻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当时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和思考,就让学生起来总结,效果不太理想。教师为了赶快进入下一制作环节,就快速出示三个问题的答案,然后让学生实践操作。结果在练习镌刻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错误很多,哪怕给予及时纠正,最后的成品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每个教学环节切换得不可太快,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速度,要让学生细看和思考,这样才能有利于推动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形成。
二、“提供结构性材料”与“合作交流探究”齐下,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材料引起活动,活动发展思维”,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自主探究材料,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水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明显效果。
1.提供结构性材料,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使用实验材料特别是结构性材料,能引导学生走上认知、探究、发展之路,能清楚地揭示学生探究的思路和探究的方法,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让学生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去了解事物。
例如教学“衍纸贺卡的制作”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了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尺寸的衍纸条、模板、衍纸笔、卡纸、乳胶、剪刀等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亲历探究活动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学生根据有结构的材料动脑设计衍纸的基础造型,用衍纸条反复动手卷制不同样式的造型,并且根据衍纸造型的不同来合理布局摆放在贺卡上的位置,这样就能利用衍纸来美化装饰贺卡了。
这里的“材料”尽管看上去数量、颜色、尺寸上多了、杂了,却改变了学生跟着教师走的机械思维状态,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众多有结构的材料中灵活选用,按照各自小组利用衍纸的基础造型对贺卡的装饰展开设计。这个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得到不断拓展。
2.合作交流探究,锻炼思维的严密性
所谓思维的严密性是指对思维对象全面、深刻、完整的思考。关注和强化学生思维发展,使其对问题的思考更加严密,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思维模式。
笔者主张动手之前先动脑,围绕着要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彼此交流探讨,得出相应的结果。在教学“橡皮章的制作”一课时,笔者在学生动手雕刻橡皮章之前,让他们根据下发的成品,组内成员合作交流讨论得出制作的工艺流程,并从制作的步骤中,发现制作的重难点。
由于受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学生考虑问题往往缺乏周密性,围绕某个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往往是粗糙的、片面的、不完善的,对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
如在制作橡皮章前,除了要学生知道需要橡皮、刻刀、印泥、硫酸纸等工具材料,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制作的正确步骤:先要将图案或文字转印到橡皮上,再进行雕刻,然后修整后钤印。并且要启发学生说出雕刻时的注意点,也就是一些制作技术要领。总之,动脑是为了保障动手的顺利进行,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动手和动脑的紧密结合,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鼓励交流质疑”与“课本问题引申”并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语言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因此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之时往往也是他们的思维活动最活跃之时,也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最好之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把握质疑问难的时机,把问题提在学生疑点上,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还要把问题引申到课外,利用学生所学知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就可以极大地解除束缚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绳索,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蓬勃的创造力。
1.在交流中质疑,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质疑是思维批判性、发散性、创造性的源泉和动力。劳技教学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思考劳技教学问题,能有主见地、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事物。同时,质疑也有利于学生寻找更多的途径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练习团花剪纸“剪刻”这一环节时,学生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到底先剪外面还是里面,先剪上面还是下面,先剪复杂的还是简单的等。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辩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平等、民主、自由的气氛中放松地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沟通。为了帮助学生检验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后选择正确的方法。经过反复的验证,学生最后得出团花剪纸“剪刻”的一般顺序为:先内后外,先上后下或者先左后右,先密后疏或先难后易;明晰了“剪刻”的要求:剪出的线条要整齐、均匀、流畅。通过对问题的研讨,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从而增强识别能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由此可见,加强研讨和辩论是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这些看似平凡的反思、质疑必将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发展。
2.课本问题引申,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适当引申课本素材,增加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会使劳技教学内容更具有活力和吸引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如在教学“印章镌刻”这一课,师生在青田石上镌刻完成了一枚文字印,随后教师提问道:“请同学们想一下,能否用其他材料进行镌刻呢?我们除了刻文字印,还能刻什么类型的印(或者图案)呢?”或者根据用途的不同,让学生设计制作具有个性的标志印,如藏书印、校服标志、书签、贺年片等。再如在陶艺制作茶壶的教学中,大家已知圆型茶壶是用泥片围合拍打而成,那么方型茶壶及一些花茶壶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呢?像这样让学生积极思考,除了巩固课上的知识,也能拓展课本以外的内容,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围绕科学素养这个目标,坚持“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理念进行劳技教学,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更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力。
(责任编辑 张慧籽)